金與正指責特朗普延續拜登的‘挑釁’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烏克蘭願簽署礦產協議,重啟談判 CBS NEWS:六度解析20250304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六度解析節目!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為何指責特朗普政府延續拜登時期的敵對政策。北韓試圖利用特朗普對拜登的敵意,將其政策框架化為對朝鮮的挑釁,進而迫使美方採取更柔和的立場。金與正的言論不僅批評了美國的軍事行動,還暗示北韓可能會加強核威懾能力,甚至展開新一輪的軍事挑釁。

分析人士指出,金與正的聲明似乎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旨在避免與特朗普的直接對立,同時為未來的談判鋪路。她的聲音透露出北韓希望在國際舞台上重新確立自己的存在感,並在全球焦點轉向其他議題時,尋求更有利的談判條件。

而在烏克蘭方面,烏克蘭官員最近表達了願意重啟一項重要的礦產協議,這一行動背後同樣充滿了政治和經濟的博弈。隨著全球對稀土元素需求的上升,烏克蘭的資源將成為各國合作的焦點,這將不僅影響其國家安全,還可能改變全球市場格局。

請大家繼續收看詳細內容!

我們根據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媒體內容進行的整理報導,並且可能加入了我們的信息與分析,完整的原文請看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的一紙聲明,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朝鮮半島乃至國際社會引發了廣泛關注。金與正並未直接炮轟美國總統特朗普,而是巧妙地將矛頭指向了拜登政府,指責其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敵對政策”。這番言論背後,究竟隐藏着怎樣的政治考量?

金與正在北韓官方媒體KCNA發佈的聲明中措辭強硬。她聲稱,自美國新政府上任以來,對北韓的“政治和軍事挑釁”有增無減,這無疑是對前任政府敵對政策的“延續”。這種說法耐人尋味。它似乎在暗示,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對北韓的強硬立場並未發生本質改變。

金與正的聲明還將矛頭指向了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訪問南韓一事。她認為,這是美國對北韓“對抗政策”的體現。她強調,“美國目前對北韓的敵對政策為北韓無限增強其核戰爭威懾力提供了充分的理由。”這番話語氣強硬,暗示北韓將繼續推進其核武計劃,以應對來自美國的威脅。

韓國統一研究院的高級分析師洪敏認為,金與正的言論並非隨意之舉,而是經過了“精心調整”。其目的顯然是為了避免疏遠特朗普,畢竟,這位前總統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衝突中,已經展現出其捉摸不定的性格。

洪敏分析稱,北韓強調特朗普政府本質上遵循了拜登對平壤的對抗政策,其真正的意圖是“希望利用特朗普對拜登的敵意來推動華盛頓改變其路線。” 這種說法頗具洞見。北韓似乎在打“特朗普牌”,試圖通過激發特朗普對拜登的反感,來促使美國調整對北韓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金與正的聲明在措辭上保持了克制,避免了對特朗普的直接批評。這或許表明,平壤正在等待特朗普政府對北韓制定更清晰的政策。洪敏補充說,“平壤正在耐心等待,避免採取會損害特朗普自尊心或影響其第二任期初期的行動。”

在聲明中,金與正還提到了美國一直在向朝鮮半島部署戰略資產,她認為卡爾·文森號的到來是華盛頓對北韓“最敵對和對抗意志”的表現。她斷言,“根據地區軍事形勢,美國及其傀儡的卑劣野心正在發展成為更為魯莽的階段,試圖以武力威脅、施壓並迫使北韓屈服。”

慶南大學東方研究所的林恩哲教授認為,金與正的聲明可能預示著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加劇。他指出,“這表明北韓將對美國戰略資產的持續部署和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下的聯合軍演作出嚴厲回應。”

林恩哲教授甚至預測,北韓可能會測試一種升級的洲際彈道導彈,這種導彈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或者發射潛射彈道導彈,甚至進行第七次核試驗。

北韓研究大學的校長楊武鎮則認為,北韓正在發出“逐步和選擇性升級”挑釁的信號,以回應計劃中的聯合軍演。他表示,“在這些聯合演習期間,北韓可能會發射短程和中程彈道導彈,隨後進行高超音速中程導彈測試,甚至可能在上半年發射軍事偵察衛星。”

楊武鎮還指出,金與正的聲明旨在重新確立北韓在世界舞台上的存在,因為全球焦點已轉向烏克蘭戰爭和貿易爭端。他分析說,“北韓採取了謹慎的態度,發出逐步回應的信號,同時密切觀察局勢,而不是立即採取反制行動。”

楊武鎮補充道,“這份聲明似乎也為談判設定了前提條件,例如停止敵對政策和停止部署戰略資產,因為他們相信在烏克蘭衝突之後,北韓將成為國際談判的下一個議題。”

然而,韓國國防部對金與正的聲明並不買賬。他們駁斥稱,這只是為平壤的軍事挑釁辯護,並強調其核發展“絕不會被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金與正的言論恰逢南韓和美國計劃於本月進行聯合“自由之盾”軍演之際。北韓一直以來都譴責這項軍演是核戰爭的排練。“卡爾·文森號”上週日抵達釜山,也標誌著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航母首次訪問南韓。據悉,這支航母打擊群預計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參加與南韓和日本的三方聯合海軍演習。

這並非美國航母首次造訪南韓。去年六月,“西奧多·羅斯福號”也曾抵達釜山,參加南韓、美國和日本的首屆“自由邊緣”多領域演習。

金與正的聲明究竟是虛張聲勢,還是北韓新一輪挑釁的前奏?特朗普政府又將如何回應?這些問題都牽動着各方敏感的神經。

我們根據CBS NEWS媒體內容進行的整理報導,並且可能加入了我們的信息與分析,完整的原文請看CBS NEWS。

在華盛頓,一場關於礦產協議的風波正在悄然上演。烏克蘭官員向美方釋放了積極信號,表示願意簽署一項重要的礦產協議。然而,這項協議的簽署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此前,由於特朗普總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副總統JD Vance之間的一次激烈會議,原定於在白宮簽署該協議的計劃被迫擱淺。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是與澤連斯基就礦產協議進行談判的幾位官員之一。在CBS新聞的《面對國家》節目中,主持人瑪格麗特·布倫南向他詢問這項經濟協議是否仍然有效。貝森特坦言:“目前並不是。”

儘管烏克蘭方面表達了合作意願,但多個消息來源表示,這項協議尚未最終敲定。更重要的是,由於總統現在希望達成一個“更大、更好的交易”,協議的具體條件可能會發生變化。一位熟悉談判的人士在匿名的情況下透露,其中的細節仍在不斷調整。

政府官員向CBS表示,特朗普或其高級顧問在週二下午並沒有簽署協議的計劃。

面對協議的不確定性,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篇長文,他在文中寫道:“沒有誰比烏克蘭人更渴望和平。” 他同時表示:“我和我的團隊隨時準備在特朗普總統的強有力領導下,努力達成持久的和平。”

目前,約20%的烏克蘭土地,包括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和克里米亞,已經被俄羅斯控制。這片被佔領的土地蘊藏着烏克蘭大量的礦產資源,包括用於國防、航空航天、科技和能源生產的稀土元素。

據估計,烏克蘭擁有全球約5%的稀土元素總儲量。作為對比,美國的面積約為烏克蘭的12倍,但其稀土儲量僅為1-2%。這一數據充分顯示出烏克蘭在全球礦產資源中的重要地位,也讓人們對未來的合作充滿期待。

在這場礦產協議的博弈中,經濟利益與地緣政治緊密交織。烏克蘭希望通過這項協議,獲得更多的國際支持,並在與俄羅斯的對抗中增強自身的實力。而美國則希望通過與烏克蘭的合作,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進一步鞏固自身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謝謝大家收看六度探索!這是一個由科學家、經濟學家、媒體人、工程技術人員合作建立的新型媒體,網友與六度Ai參與、合作完成各種內容,這些內容不能作為任何決策或法律的意見。這是一個新型的試驗性媒體方式,我們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修正錯誤。網友可以參與討論,也可以向萬能的六博士提出你能想出的任何問題,六度世界網址是6do.world!請介紹給你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