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我們的《牆外文章》節目!今天我們有幾則重要新聞要分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Rachel Reeves)最近訪問了中國,並在北京與中方官員進行了經濟財金對話。這是時隔六年後的首次會議,雙方簽署了金融服務和農業出口協議,預計未來五年將進行價值六億英鎊的貿易。里夫斯在會後表示,這次訪問旨在為英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尋找機會,並強調英國將根據自身利益來做出決策。
接下來,我們來關注台灣的局勢。台灣民眾黨最近在台北舉行了一場大型集會,聲援前主席柯文哲,並抗議司法不公。據主辦方稱,約有15萬名支持者參加了此次活動,並有國民黨立委到場聲援。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在集會上批評台灣總統的司法干預行為,並呼籲大家團結起來,要求還給人民應有的司法正義。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TikTok的最新動態。該平台的律師在美國最高法院辯論中表示,若支持對TikTok的禁令,將可能導致其他公司也面臨類似的封殺。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正面臨來自美國政府的壓力,因為擔心用戶數據可能被中國政府利用。律師們強調,禁令將對言論自由造成影響,並質疑為何只針對TikTok而不包括其他中國企業。
請大家繼續收看詳細內容!
英财政大臣里夫斯访问北京与上海,双方签署金服和农业出口协议
美国之音中文网
正在对中国进行访问的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星期六(1月11日)在北京一边为英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做辩护,以安抚英国国内动荡的金融市场,一边强调她的中国之行就是为英国企业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寻求机会和实际利益。
里夫斯星期六在北京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共同主持了第十一次英中经济财金对话。这是这个对话机制中断六年后的首次会议。中国是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约为1130亿英镑(约合1380亿美元)。
里夫斯在对话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双方签署的协议包含未来五年英中两国进行价值六亿英镑(约合7.32亿美元)的金融服务业贸易和英国农作物和食品的出口。
里夫斯在参观北京一家英国品牌自行车店时被问及英国是否会步美国和欧盟的后尘,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而她的答案是英国将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做出决定。
“我们一直在对问题进行检讨,但是我们根据我们的国家利益做决定,”路透社援引里夫斯的话说。
里夫斯强调,英国的汽车公司,“例如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对中国市场出口量很大,我们希望帮助他们成长”。
里夫斯在北京参观英国一家自行车店之后,与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举行了会晤。她告诉韩正,“在我们意见一致的领域和看法不一的领域进行对话都很重要。”
里夫斯率领的代表团成员包括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渣打银行主席何塞·比尼亚尔斯(Jose Vinals)以及汇丰银行银行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代表团随后与何立峰率领的中方代表团进行经济财金对话。
何立峰在对话中呼吁英国金融公司扩大人民币服务,并协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他同时邀请英国金融公司参与中国的绿色融资和养老金产业。
里夫斯表示,她期待中国今年在伦敦发行首批海外绿色债券。
英国工党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去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两国领导人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会晤,从而开启了两国高级官员之间的对话,也导致里夫斯率团前往北京和上海进行访问和经济财金对话。
里夫斯在与何立峰会谈时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地缘政治对抗的加剧以及气候变化意味着国际形势比他们的前任六年前举行上一次经济财金对话时更富挑战。
“防止弱化我们国家安全和经济韧性的经济骤变很重要,”里夫斯说。她表示她和何立峰都希望在这方面“寻求共识”。
何立峰则表示,中方将与英方共同努力,确保互相为对方的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路透社指出,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与之前保守党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差别非常明显。保守党政府的对华政策坚持在人权、香港以及间谍问题上对北京采取强硬的立场。
里夫斯此次出访正值本周英国借贷成本飙升、政府债券收益率达到17年来的最高水平。这进一步加大了执政工党重振经济增长的难度。收益率的上升使提高了英国政府融资和偿债的成本,加大了削减开支或提高税率的风险。但是里夫斯仍坚持她的财政政策。
“我在十月份制定的那些财政规则是不容谈判的,我们将采取行动确保我们遵守那些财政原则,”里夫斯在会晤何立峰之后说。
台湾民众党发动集会声援柯文哲、抗议司法不公
美国之音中文网
台湾第二大在野党民众党星期六(1月11日)在台北自由广场举行“111钉孤枝”集会,号称有15万名支持者和20多名国民党立委到场声援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涉贪受审的柯文哲于1月2日遭裁定羁押至今。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在集会上批评台湾总统赖清德干预司法。不过,民进党立委钟佳滨质疑民众党针对特定案件、恐意在聚众施压司法。
前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因涉京华城弊案、政治献金等贪污案在1月2日晚经法院裁定继续羁押禁见至今。
民众党星期六(1月11日)在台北自由广场举办“111钉孤枝,拒绝绿色威权,还我司法正义”集会,声援柯文哲并抗议司法不公。
15万人声援柯文哲
主办单位表示,参加集会的支持者有15万人之多,他们无畏低温,举着“绿色威权、司法不公、释放柯文哲”等标语加入声援行列,包括20多名国民党籍立委和干部等人到场声援。
民众党代理主席黄国昌在集会现场接受媒体联访时表示,此次动员意在号召民众向“绿色威权”发出怒吼,共同要求台湾总统赖清德的政府还给人民应有的司法正义,他也特别感谢国民党共襄盛举。
黄国昌表示,“台湾人民不分党派都应该要团结在一起、站出来,要求赖清德不要继续的把手伸到司法当中,还给我们一个纯净的司法、一个独立的司法。”
多位民众党支持者也表达对柯文哲的坚定支持。
来自中台湾云林的陈先生告诉美国之音,他认为,目前台湾司法的天秤向执政党倾斜,使得柯文哲遭受不公平的对待。
来自新竹的吴先生则告诉美国之音,如民进党籍的前桃园市长、前台湾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等人涉贪遭起诉后,都已交保候审,但柯文哲却至今仍无法交保。他说,“我希望民进党用同样的标准去判决其他人,不要双标。”
台中市民李小姐说,她也相信柯文哲的清白,并呼吁执政的民进党“做一个清廉勤政爱民主的政党。”
绿营人士:民众党聚众施压司法?
虽然台湾民众党支持者通过街头集会、自由表达对柯文哲的坚定支持,但绿营人士质疑,民众党针对侦查中的特定案件,这样聚众施压,也难脱妨碍司法公正之嫌。
民进党立委钟佳滨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台湾是民主国家,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合法集会游行的权利,但他质疑,民众党代理党主席黄国昌,曾针对柯文哲的京华城弊案,多次率众包围台北地院地检,这“让外界普遍认为说,似乎在聚众施压,那这样子是不是会妨碍到司法公正?”
钟佳滨呼吁台湾民众党,应在集会自由和施压特定个案间,拿捏好界线。
TikTok律师辩称美最高法院如果支持禁令将会导致广泛的后果
美国之音中文网
中国短视频平台TikTok及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的律师星期五(1月10日)在美国最高法院就TikTok在美国市场未来命运而举行辩论中表示,如果美国国会可以对TikTok下达禁令,那么它未来也可以对其他公司进行封杀。
TikTok是中国短视频分享应用软件抖音的海外版,由总部位于北京的字节跳动公司(ByteDance)控制和拥有。美国政坛上一直有人担心字节跳动公司受制于中国政府,因此美国用户的资料有可能被泄露给北京当局,从而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去年四月签署一项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广泛投票支持的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公司出售TikTok或以其他方式与之剥离,否则将于今年1月19日,特朗普宣誓就职前一天在全美对TikTok实施全面的封禁。
TikTok及其母公司要求美国最高法院至少推迟这一禁令的实施,声称禁令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就反对政府限制言论自由所提供的保护。
TikTok和字节跳动公司的律师诺埃尔·弗朗西斯科(Noel Francisco)在辩论中表示,如果最高法院认同这一禁令,可能导致一些基于同样理由但针对其他公司的类似法律。
“AMC电影院公司过去为一家中国公司拥有。根据这一理论,国会可以下令AMC电影院公司审查任何国会不喜欢的电影或推广任何国会喜欢的电影,”弗朗西斯科对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说。
路透社在周六发出的一篇报道中指出,最高法院大法官们通过他们在辩论期间的提问方式暗示,他们倾向于支持对TikTok禁令,但是也有人对禁令可能对第一修正案产生的影响表达了严重关切。
TikTok作为一个短视频平台,在全球用户中广受欢迎,它在美国拥有用户1.7亿人左右,几乎占了美国总人口的一半。美国国会去年通过对其禁令的法案时,受到压倒性多数两党议员的支持,因为议员们非常担心中国政府利用TikTok收集美国人的资料以及进行秘密的影响力渗透活动。
代表TikTok内容创作者的律师费舍尔(Jeffrey Fisher)也在最高法院的辩论中对禁令提出挑战,强调国会通过的禁令仅仅针对TikTok,却没有包括拼多多海外分支Temu在内的主要中国网上电商。
“国会如果真正对这些非常戏剧性的风险感到担忧,怎么会对Temu这样有七千万美国人使用的电商网站网开一面呢?”菲舍尔在辩论中问道。“令人非常好奇的是你们为什么只针对TikTok,而不管那些拥有几千万用户也在收集数据的企业呢?这些用户在使用它们的网站的过程中可能同样也会受到中国的控制,如果不是更多地的话。”
拜登政府的代表伊丽莎白·普雷洛加(Elizabeth Prelogar)副总检察长(Solicitor General)在辩论中为封禁TikTok的行动进行了辩护,她强调,禁令按计划在1月19日生效非常关键,因为这样可以迫使字节跳动公司对TikTok撤资。
“外国敌手不会主动放弃对美国这一大众通信频道的掌控,”路透社援引普雷洛加的话说。
如果美国最高法院不叫停相关法律的实施,1月19日之后美国的手机网店上就无法下载TikTok程序,而已经下载这一程序的用户则可以继续使用这一程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服务将逐渐下降直到最后停止,因为所有的公司将被禁止对TikTok提供支援。
特朗普在第一总统任期内也曾主张美国公司买下TikTok,但是他在2024年美国大选的竞选活动中使用TikTok为自己造势,成功吸引大批年轻的喜爱TikTok的选民,特别是年轻的男性选民,TikTok被视为曾为他赢得总统大选立下汗马功劳,这也使得他对TikTok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特朗普去年12月27日向美国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诉讼摘要,敦促该法院暂停执行禁止TikTok的法律,以便在他就职后,可以寻求“政治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美国司法部随即致函最高法院,要求大法官们拒绝特朗普的要求。
最高法院的辩论除了聚焦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含义外,也涉及中国利用TikTok控制传播内容,扩大中国影响力的行为是否应成为禁止TikTok的理由。
“实际上,人人都操控内容,”弗朗西斯科对大法官们说。“很多人都认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福克斯新闻台(Fox News)、华尔街日报(WSJ)和纽约时报都操控他们的内容。这是保护言论自由的核心。”
德语媒体:特朗普和中国 谁是帝国主义者?
德國之聲
(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出版的**《世界报》**以“对特朗普格陵兰策略的愤怒是虚伪的”为题,刊发评论指出,西方舆论界如今纷纷指责特朗普吞并格陵兰的企图具有“帝国主义色彩”,但是真正的帝国主义是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早就开始经营北极。
“在巴拿马、格陵兰问题上,特朗普只不过是重申了1823年以来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时任美国总统门罗(James Monroe)当时宣布,保持西半球不受外部势力影响是美国的基本国策。早在1803年,杰弗逊总统(Thomas Jefferson)就从法国人拿破仑手中购得了中西部,现在这里成了美国粮仓。1867年,美国又从沙俄手中购得了阿拉斯加。1898年,美国动用武力将西班牙势力赶出了古巴以及菲律宾。1941年,美国将格陵兰宣布为保护领地,以避免其被纳粹德国接管,后者已经占领了格陵兰的宗主国丹麦。”
“格陵兰之所以属于丹麦,其实也是帝国主义的遗产。格陵兰一直到1953年才摆脱了殖民地的地位,理论上而言,每一个格陵兰人从此之后都和丹麦公民有着同等的权利。可是丹麦人对格陵兰原住民的歧视持续至今,许多丹麦人都打着‘现代化’或者‘丹麦化’的旗号被派往格陵兰岛。同时,许多格陵兰原住民的儿童也被送往丹麦本土的寄宿学校,从而能把他们教育改造成‘真正的丹麦人’。难怪5.6万格陵兰人会一步一步地争取自治权,许多人更进一步想要真正独立建国,比如现在的自治领地政府。”
“但问题是,格陵兰人是不是能长久地保持独立。在专家认定的50种未来关键矿产原材料中,格陵兰拥有43种,是中国以外稀土矿储量最丰富的地方。另外,据估计,全球13%尚未探明的石油、30%尚未开采的储备天然气田都位于格陵兰。”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缩小,格陵兰周边海域将会产生新的海运通道、潜艇航路、海底电缆通道。中国从2017年起就在北极地区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其合作伙伴也已经在北极地区重启了475个军事基地。”
“考虑到格陵兰的殖民地过往以及如今面临的新帝国主义威胁,各界对特朗普的愤怒实在是虚伪。其实,特朗普和门罗一样,都想将帝国主义势力赶出西半球。所以,丹麦应该允许格陵兰人举行独立公投,从而让后者可以和特朗普谈判将该岛出售给美国之事宜。根据《经济学人》的计算,格陵兰大概值500亿美元,要是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每一个格陵兰人都几乎是百万富翁。要是这也算帝国主义,那我也支持帝国主义。我唯一想问的就是:如何搞到一本格陵兰护照?”
旗下有着多家地区性大报的**《德国编辑部网络》**以“混乱西方的粗鲁警长”为题,刊发评论指出,特朗普近期屡屡发表吞并巴拿马、格陵兰乃至加拿大的言论,让西方国家蒙羞、正中北京下怀。
“特朗普正在让自由世界蒙羞。没有人预料到竟会出现如此毫无必要的混乱乌龙局面。在一团乱的西方,一个智力有限的粗鲁威权者正在崛起,而美国在全球各地的朋友和敌人则在冷眼旁观新局势,并从中得出结论。”
“对于中国以及俄罗斯而言,局面再好不过了。既然特朗普能处于经济考量而寻求扩张疆土,那么习近平为什么要放弃并吞台湾呢?俄罗斯战争贩子普京也乐见丛林法则从此取代法治。”
“这种想法最终可能让整个地球陷入黑暗,但是‘美国优先’理论家恰恰没有明白这一点。他还很严肃地想要损害盟友的经济利益:他宣布要在第一轮关税上调中就让墨西哥、加拿大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然后还要对来自欧盟的商品和服务加征关税。特朗普就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关税政客一样,有着孤立主义的梦想: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中间是连绵的麦田,其经济结构对外隔绝。至于这种经济结构曾经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崩溃,特朗普则毫不在乎。”
“对于欧盟以及北约而言,特朗普1月20日上任即意味着全球政治要开始激荡。没有人知道最终谁还能坐在木筏上。唯一明确的是:现在大家最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体看中国
时隔六年 中英重启经济财金对话
德國之聲
(德国之声中文网)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周六(1月11日)在北京表示,与中国建立“务实且可预测的”关系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贸易。当天,里夫斯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共同主持第11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这是中英时隔近六年后再次举办这一高层经济对话。
里夫斯此次访华的代表团包括英国央行行长贝利(Andrew Bailey)、渣打银行集团主席韦浩思(Jose Vinals) 和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
在重启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时,里夫斯强调,伦敦是“中国金融服务公司及其客户筹集资本的天然家园,也是中国公司寻求建立全球足迹的一块跳板”。
求同存异?
里夫斯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何立峰时指出:“在资本市场方面,我们有机会深化英中之间的联系。”她补充道:“然而,随着我们继续加强金融关系,加强监管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何立峰则呼吁英国金融机构扩大人民币服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邀请其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行业。里夫斯表示,她期待中国今年在伦敦发行首个海外主权绿色债券。
里夫斯还向何立峰表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以及气候变化,意味着当前所面临的环境比双方前任上次会晤时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她表示,防止经济波动削弱国家安全和经济韧性至关重要,同时希望与中方“在这方面找到共同点”。
何立峰表示,只要中英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两国关系就能够健康发展,香港也能够成为双方更紧密合作的桥梁。
受到争议的访问
里夫斯访华之际,英国政府债券收益率本周达到17年来的最高点,这进一步加剧了工党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困境。反对党要求里夫斯留在国内应对金融危机,但首相斯塔默的发言人回应称,这次访问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不会取消。
这名财相在为期两天的中国之行开始时为其预算政策进行了辩护。“我在(去年)10月预算中制定的财政规则是不可协商的,增长是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以改善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里夫斯周六早些时候在北京一家英国品牌自行车店向记者如是表示。
她接着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来到中国,为英国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出口和贸易寻求切实利益,并确保我们有更多机会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贸易方面,当被问及英国是否会效仿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时,计划于周日访问上海的里夫斯表示:“我们会持续关注问题,但我们会根据国家利益作出决定。”她补充道,英国汽车制造商“比如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大量出口到中国市场,我们希望帮助他们实现增长。”
在参观自行车店后,里夫斯会见了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并对他说:“在我们意见一致以及存在分歧的领域,进行开放且坦诚的对话非常重要。”
关系转暖?
里夫斯此次访问是去年英国首相斯塔默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恢复高层对话后的延续。习近平与斯塔默在巴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期间会晤,是两国领导人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会谈。
斯塔默领导的英国工党政府于去年7月当选,其对中国的政策与之前的保守党政府形成对比。保守党政府在涉及人权、香港以及中国间谍指控方面采取了强硬态度。
本周四,当被问及里夫斯是否会在中国提及人权问题时,斯塔默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她的访问将符合伦敦对中国采取战略性方法的立场,并在必要时“果断地”挑战中国。
斯塔默长期以来表示,希望通过促进贸易与中国建立“植根于英国国家利益”的关系。如果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兑现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威胁,这一任务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中国是英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商品和服务贸易额接近1130亿英镑。
(法新社、路透社)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特朗普就职前,俄乌双方在俄库尔斯克州展开激烈争夺战
美国之音中文网
随着特朗普(Donald Trump)宣誓就职重返白宫日子的临近,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部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争夺战也日趋激烈,双方都意识到对库尔斯克州领土的控制将是特朗普主张的俄乌和谈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路透社星期六(1月11日)援引俄罗斯官员的话报道说,乌军当天对俄罗斯几个州发动了无人机袭击,击中俄罗斯坦波夫州两栋住宅,并导致至少三人受伤。
坦波夫州州长耶夫根尼·佩尔维绍夫(Evgeny Pervyshov)在社媒电报上贴文说,乌军无人机袭击击中了莫斯科东南480公里处科托夫斯克市的两栋住宅,而破碎的窗户玻璃导致三人受伤送医,但是房屋只是轻微受损,居民被提供临时住处,但是无需撤离。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军在多个州的上空拦截和摧毁85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在黑海上空拦截31架,在沃罗涅日州和克拉斯诺达尔州上空各拦截16架,在亚速海上空拦截14架。俄罗斯多个机场一度因为乌军无人机袭击而暂停航班起降。
与此同时,基辅空军星期六一早发表声明说,俄军在星期五夜间和星期六凌晨对乌克兰发射了74架无人机,但是其中47架遭乌军击落,另有27架在抵达目标地点前从雷达上消失。
去年八月初,乌克兰一支突击部队在坦克、装甲车和无人机的支援和掩护下,越境攻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州,并且占领了俄罗斯境内邻近乌克兰边界的一大片领土。乌军此举旨在分散俄军在乌东前线的注意力,迫使其精锐部队后撤回防,减轻乌东前线乌军的压力。乌军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未来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增加自己的筹码。
乌军突入俄罗斯领土初期,俄军边防部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俄军组织调动的增援部队也无法阻止乌军的攻势,更无法围歼乌军或将其赶回乌克兰境内。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俄军调集大量兵力和火力,加强了在库尔斯克州的攻势,并且将上万名援俄的朝鲜特战队员投入当地的战斗。乌军则在俄军的强大攻势面前节节后退,早期占领的俄罗斯领土目前已经丢失了将近一半。
为了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乌军上个周末在库尔斯克州对俄军展开反击,试图重新夺回早期占领但后来又丢失的领土。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曾在社媒上贴文,欢呼乌军展开的反攻,甚至说俄军“罪有应得”。
美国《国会山报》(The Hill)星期六(1月11日)报道说,乌军连续几个星期在库尔斯克战场遭遇俄军和援俄朝军的进攻之后,于一周前发动了一次小规模的反攻,试图夺回此前丢失的领土,并且巩固对目前仍然被乌军占领的大约300平方英里俄罗斯领土上的防御阵地。
但是华盛顿邮报在星期六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指出,乌军反攻将近一个星期来,在战场上取得的进展似乎非常有限,而俄军则在乌军左翼持续向前推进,并且捕获一些乌军俘虏。
“那些是非常困难的日子,”华邮援引一位身在库尔斯克州战场的乌军士兵的话说。这位不具名士兵谈论的就是乌军反攻初期的状况。“俄国人同时从多个方向发动袭击,他们在某些地方是成功的…他们在某些地点还越过边界(进入乌克兰),但是我们设法又夺回了阵地。”
华邮指出,俄罗斯军事博主近日来在社媒频道上报告了俄军在库尔斯克州州前线的一些战果。“钢铁攻势势不可挡,”一位军事博主写道。
华邮援引俄罗斯官媒记者和军事博主安德里·鲁坚科(Andrei Rudenko)的话说,乌克兰的反攻“悲惨地失败了”。另有博主还贴出了乌军士兵被俘的视频。
邮指出,乌克兰持续聚焦库尔斯克州的战事表明基辅十分重视坚守被占的俄罗斯领土,因为特朗普就职后有可能施压俄乌双方走向谈判桌。乌克兰官员还警告说,乌军如果退回乌克兰境内,目前在库尔斯克州与乌军作战的六万俄军就会尾随乌军攻入乌克兰境内,占领更多的乌克兰领土。
军事专家认为,突入库尔斯克州是乌军过去一年在对俄军作战中一次最明显的战役胜利,象征意义也十分巨大,这也是乌军不愿放弃库尔斯克州领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俄罗斯也迫切希望歼灭攻入俄罗斯领土的乌军突击部队,或将其赶回乌克兰境内。但是俄军在乌东前线一直占据着战场主动权,并且在过去几个月中持续攻城略地,对乌军进行蚕食和施压。
謝謝大家收看以上節目。這是我們的編輯團隊為大家搜集、整理的,認為有價值的信息、觀點,但是並不一定代表我們立場,不作為任何行為的建議。歡迎大家為我們的節目點赞,訂閱我們的頻道。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