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24美国大选年政治压力罩顶 印太经济架构前景黯淡
贸易专家与商业团体指出,尽管拜登政府誓言继续谈判雄心勃勃的印太经济架构(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然而美国明年总统选举年的压力与国内劳工团体的反对,使得达成这项协议的前景黯淡。
印太经济架构贸易谈判 参与国分歧大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政府在今年11月于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之前,强调将在这场年度经济盛会上,完成印太经济架构(IPEF)有关贸易支柱(trade pillar)的重要谈判。不过,在印太经济架构各参与国举行部长级会议后,仅就供应链、绿色经济和公平经济等三大支柱达成协议,最关键的贸易部份仍未达成共识。
拜登于2021年10月举行的东亚峰会上提出印太经济架构倡议,目的是拉拢亚太盟友与包括印度和印尼等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大国,推进将中国排除在外的经济合作,并希望借此恢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
不过,自从2022年9月正式启动谈判进程以来,14个参与国在扩大贸易与投资方面的贸易领域谈判上,出现很大分歧,使得贸易支柱一直是谈判中最具争议的部分。
其中一些印太经济架构参与国一直不愿意满足美国的劳工和环境标准,并且该倡议也不寻求降低关税或改善市场准入。因此包括越南与印尼在内的一些参与国不愿承诺改善其劳动及环境标准,使得谈判陷入困境,甚至印度因为国内企业的压力,已于2022年9月退出印太经济架构的贸易谈判。
IPEF恐落入TPP后尘 劳工与议员反对
此外,拜登政府主导的印太经济架构可能会像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样,再度激怒美国工会。劳工是民主党重要的支持选民来源。
美国工会曾在2015年极力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认为这项协定将导致美国更多的工作外包、劳工的薪资更低,以及造成更大的经济不平等,并且主要有利于大型企业。
美国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则是指控印太经济架构将掏空美国制造业并引发失业,他指印太经济架构就是他任内退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二号(TPP Two),并扬言他若当选下届总统,将在上任第一天就宣告印太经济架构失败。川普在2017年1月20日就任后,23日就签署行政命令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
美国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布朗(Sherrod Brown)在亚太经合会召开之前,要求拜登从印太经济架构中删除整个贸易支柱,并指“任何不包括可执行劳动标准的贸易协定,都是不可接受的,…这些都是在我们领导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协定时,曾经成功反对过的内容。”
美国商会国际政策资深副总裁墨菲(John Murphy)表示,“在我们进行谈判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后,如果我们对印太经济架构的贸易部分做了类似的事情,那么将对美国的信誉造成可怕的打击”。
两党贸易怀疑论甚嚣尘上 IPEF前景黯淡
面对印太经济架构的贸易谈判卡关,美国副贸易代表毕昂奇(Sarah Bianchi)告诉路透社,印太经济架构合作伙伴将在2024年“重新调整”贸易谈判。
代表美国主要公司处理贸易问题的组织、美国“对外贸易委员会”(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总裁柯文(Jake Colvin)则表示,在这项经济架构倡议的谈判方面,“拜登政府将面临一项挑战,即如何透过强而有力的保护措施,满足劳工和环保团体的要求,并同时为企业和参与国提供更多福利,进而减少亚太地区的贸易壁垒。”“在他们做到这一点之前,贸易支柱将是一个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
另一方面,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文章分析,当前华盛顿的政治环境,在国会两党民粹主义式的贸易怀疑论(trade skepticism)盛行下,似乎不太会让拜登政府谈判任何类似贸易协定。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承认,随著总统选举年的逼近,印太经济架构本身不太可能完成贸易协议。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主席、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前首席谈判代表柯特勒(Wendy Cutler)指出,从现在开始,谈判会变得更加困难。
参加本届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活动的柯特勒说:“我的感觉是,每个人都试图在这件事上展现最好的一面,包括我们的贸易伙伴,但私底下他们却是相当沮丧。”
她接著说:“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在2024年继续与我们合作,但是他们也认识到,在美国选举年解决这些谈判问题的前景趋近于零。”
Mon, 20 Nov 2023 13:16:28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