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后印太地区迈向隐定? 澳专家有不同看法

“拜习会”后印太地区迈向隐定? 澳专家有不同看法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上个星期在旧金山会面,成为国际舆论焦点;其中最为引起澳大利亚战略专家关注的话题之一,是“拜习会”是否标志着印太地区将迈向隐定? 对此,专家们有不同看法。

前美官员:美中蜜月期可能长至两周 "拜习会"落幕 美中关系将何去何从? 拜登在"拜习会"强调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 台湾回应 美陆军太平洋司令:中国对印太国家主权构成挑战

“这次旧金山会面的意义, 类似于当年尼克松访华之前, 基辛格首先前往北京的会议。是一场先导会议, 是良好的第一步。”

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全球未来研究中心”主任锡拉库萨教授(Professor Joseph M. Siracusa) 向本台表示, 从“拜习会”以及近期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与中国关系回温, 均有助印太地区迈向稳定。

“工党明白, 只要维持现状, 正如基辛格和尼克松所构想的一样, 就没问题了。”

2023年11月17日,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习近平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会谈。(路透社)

锡拉库萨相信, 美、中两国互相依赖, 双方均不愿意与对方发生战争。

“这次在旧金山简短会面, 显示中、美依赖彼此的程度, 比两国所愿意承认的来得更高。我认为, 习近平说'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这句话所指出的, 正是共产主义阵营于1950和60年代采取和平共存的概念。”

对于 ‘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这句话, 其他战略专家则有不同的解读。 曾于澳洲通讯局(Australian Signal Directorate)和防卫情报组织(Defence Intelligence Organisation)担任情报分析官员, 现任澳大利亚战略分析研究所(Strategic Analysis Australia) 总监休布瑞吉(Michael Shoebridge )向本台表示, 习近平的这句话, 并未反映印太地区将会迈向稳定。

“我认为习近平所说的,是他想要的, 是不受干扰地,让中国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澳大利亚退役陆军少将莱恩(Mick Ryan)向本台指出, 要了解中国的目的, 不能忽略中国的军事活动情况; 特别是习近平在2014年曾经向奥巴马说过“宽广的太平洋足够大, 容得下中美两国”, 但随后中国对印太地区的军事威胁却不断扩大。

“上次他说过类似的话之后,中国于南中国海兴建军事基地; 而且推出一带一路, 又在海外增设领事馆, 扩大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我认为习近平这样说, 是向美国表示: 他是要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 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休布瑞吉提醒, 习近平这次与拜登会面, 是为了争取继续获得美国的经济和科技资源,以便增强中国的实力。

“尽管沟通本身是有价值的,但仍只是表面沟通。战略情势依然没有改变。”

休布瑞吉又提醒, 习近平过去长达10年来,不断在中国国内指出要与美国斗争; 因此,不应该一厢情愿地以为中国会突然放弃挑战既有的国际秩序。

“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持续制造不稳定局面, 造成我们和中国的关系无法保持稳定。稳定的国际局势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了。”

休布瑞吉强调,造成印太地区紧张的因素持续存在; 故此,要是以为“拜习会”后印太地区将会迈向稳定的话, 那将会是错误的看法。

记者:丘德真 责编:嘉远 网编:瑞哲

Mon, 20 Nov 2023 17:18:40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