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狂舞的亂彈

我看明鏡

我与明鏡,与何頻先生結緣,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彼時,大陸人剛剛開放出境,香港澳門是封閉了三十年后,人們首選的透氣口,電器、化妝品、書刊是最受歡迎的東西,記得當時的期刊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頭條何頻先生的文章(以其他筆名發表)。

何頻先生的文章,專注分析大陸政治,其研究方法獨樹一幟,以政治人物的履歷、社會關係、環境、體系中的地位作用等人生要素為基本框架,把體制中的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而判斷這些人的行為模式。這完全不同于其時分析大陸政治的各種流派,他們把共產黨當做鐵板一塊,認為領袖是這個組織的唯一意志來源,黑箱政治就是死水一潭,以為从概念上把握就能夠完全理解中共(這種狀態至今改變不大)。

那些洛陽紙貴的雜誌,有價值的其實也就是頭條何頻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極具價值的信息、觀點,當然也有許多散漫的想法、觀點,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點點今天事”,看上去鬆散,內藏機鋒。我的感覺,作者應該是四五十歲,有相當閱歷的中年人,根本想不到,那麼老辣的文筆,敏銳的分析,出自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屁孩。

我的印象中,真正奠定何頻先生江湖地位的是“中國太子党”,一本書,一個概念,厘清了當代中國的權貴階層,也埋葬了這個階層的政治企圖。在那個年代,互聯網還沒有普及,一張紅二代太子們職位名單,私下流傳中國多年,給人以觀察中國獨特且更有故事價值的視角。

以後,明鏡出版集團,多維网,都是何頻先生事業的亮點,不過,我与何頻先生的交集,也僅僅衹是先生出版的那些書籍,也有某次香港回大陸,被查扣幾千元人民幣購買的明鏡出版物的經歷。

紙媒時代的“禁書”,網絡時代的“多維網”,總是勇立潮頭的媒體人,註定在視頻媒體時代要折騰點事,於是出現了“健身教練(郭文貴)事件”。

這個時期,何頻先生似乎開始進入半退休狀態,多維網送人,紙媒出版收縮,遊山玩水,好不快活。某一天,何頻先生和他的好基友、好搭檔陳小平先生,用他們的手機,發佈了第一個視頻節目“今天我們心血來潮”,開始了明鏡集體的視頻時代,也開啟了“點點今天事”的歷史,從此,我基本上一集不落的參加了何頻先生的普通話培訓班,到今天落下一听到字正腔圓的中央台聲音,馬上汗毛豎起的後果。

彼時的健身教練,還沒有開始健身,他流轉于海外各中文媒體之間,請求哪個媒體能給他一個驚天爆料的機會。可是,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土老闆看不起沒有興趣;中文媒體,或許是對教練的過往歷史,或許是對炙手可熱的中國二號不敢得罪,也不接這個活。教練非常焦慮。

於是,就有了明鏡作為媒體平臺,以訪談的形式,發佈了教練的驚天爆料。此前,教練輾轉于海外各個媒體,幾個月一事無成,毫無反響,明鏡訪談一發佈,頓時成為現象級事件,直到美國之音斷播門,教練爆料轟動全球,明鏡視頻節目一夜爆紅。

教練与川普有許多共同點,私德有虧,語言行為粗俗,極具表演天分,有很好的鏡頭感,感染力(蠱惑力)很強。就像一個好廚師,即使原料有限,也能給你燒出美味。更何況,教練確實有料,馬建、傅政華、王岐山、海航等等,都是多數中國人聞所未聞的,在明鏡的加持下,強強聯合,教練和明鏡都成為華人關注熱點,何頻先生在視頻媒體時代又成為聚焦中心。

川普的大嘴巴,既是其成功的原因,也是其風險所在,教練也是。熱衷于媒體寵兒的教練,或許是被轟動的新聞效應沖昏頭腦,或許是原來的計畫目標就太高,走出一條非常怪異的公開以反二把手向一把手表忠心的戲碼,讓人覺得政治操弄痕跡遠遠超過其經濟訴求,另外,初期爆料后,教練為維持熱點而許諾的核彈級大料水分太多,疑惑開始產生。

在這個轉折點,明鏡開始轉身,也或許,明鏡的轉身導致轉折點出現。總之,明鏡的平臺不再為教練發佈,教練也有了自己的陽臺、甲板發佈會,走向自媒體健身之路。

明鏡与教練的合作分手,是明鏡視頻媒體時代受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和考驗,點點的訂戶數減少恐怕超過一半,何頻先生受到兩方面的夾擊。明鏡發佈教練專訪時,人們質疑,教練作為權貴白手套,私德有虧之人,眾多華文媒體將其拒之門外,明鏡為什麼給他發佈?這是否喪失底線見錢眼開?當明鏡与教練分手時,另一邊群體的反應更加激烈,許多聽眾認為:即使教練造謠,出於反共大目標,應該理解包容,支持其繼續在明鏡發言,不幫助教練就是中共海外分支。我們知道,無論是海外華文媒體的海外受眾,還是翻牆出來的國內受眾,政治異議者是主體,明鏡得罪了這些人,就是得罪多數,就會失去大量支持者,明鏡視頻媒體在一段時間非常艱難。

明鏡點點的第二次重大考驗是川普四年。隨著川普執政的展開,其不靠譜、無厘頭,尤其是破壞民主政治的行為越來越明顯,何頻先生的憂心和警惕也在點點中逐步表現出來,這就引起何頻先生与其支持者的第二次分裂。海外華人,鑒於其移民身份,政治光譜偏向於民主黨,本來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由於川普在競選中特別強烈的反中共態度,吸引了多數八九一代的中老年華人,他們也是何頻先生同代人,親朋好友革命戰友,在川普反中共的旗幟下他們成為川普支持者。而當何頻先生對川普越來越警惕,批評越來越多時,分裂就產生了,這一次失去的支持者雖然不如教練事件,可是有刻骨銘心的痛。

第三次就是新冠病毒問題。本來是一個科學問題,何頻先生也一直當科學問題与人討論,可是潛流底下或許依然還有政治問題。目前感染人們的新冠病毒是天然的,還是人工合成的?主流科學界一致認為是天然的,可是網絡上許多人認為是人工合成的,更少的人認為是中國的實驗室合成后洩露出去的。合成説的支持者,並沒有可核實的事實證明其觀點,衹是以邏輯上“不能排除”可能性作為其論據,這種詭辯手法是方舟子長用的,以“可能性”偷換為“必然性”,以“莫須有”代替“有”,本來不值得討論。可是,合成説的支持者,在得不到科學支持的情況下,再一次用前人用過的政治化、汙名化手法,攻擊何頻先生認為新冠病毒天然説,就是爲中共洗地,就是包庇中共,把科學問題政治化。這次爭論,雖然失去了一些支持者,可是已經影響不了明鏡受眾的基本盤了,衹是,以為病毒話題被油管賦黃標(大陸的健康碼跳碼学的是油管?),一段時間明鏡失去了廣告收入,生死存亡系與一線。

何頻先生陷於紛爭中,常常被人以政治性解讀,什麼江派代理人,大外宣,上海局,洗地(有一陣何頻先生天天在點點題頭上頑強的聲明“想點就點,想洗就洗”),二十年來,一部分海外的紛爭,常常以抓特務的鬧劇翻臉絕交告一段落,足見階級鬥爭的餘毒流傳之廣,沉積之深,回想起來總是讓人唏噓不已。

第四次紛爭是俄烏戰爭。戰爭一開始,作為人所共知的和平主義者,何頻先生就持堅決反戰的態度,認為祇有談判才是解決國家紛爭的唯一途徑,二十一世紀了,不應該通過戰爭解決糾紛,也不能夠通過戰爭徹底解決紛爭。本來這也是類似常識性的命題,但杠精們永遠能从另一個角度挑刺,你説政治他説道德,你説道德他説正義,有人就把何頻先生的觀點歪曲為要求烏克蘭投降,他們站在道德高地審視何頻先生的談判呼籲,把他扣上綏靖主義的大帽子,好在這一次的紛爭沒有階級鬥爭化,流失的支持者也不是太多,衹是個別多年的受眾居然就此翻臉,不僅讓人困惑。

花了那麼長的篇幅回憶過去,本人的興趣在於,這些紛爭,恰好反映出媒體人常常困惑的問題,比如,事實与觀點的關係,言論自由的界限,等等,明鏡何頻先生經歷的這些風波,是一個極好的教材。

在健身教練事件中,紛爭的焦點是:媒體能否給爭議人士(壞人)以發聲機會?不完全準確的事實媒體是否有權發佈?事實和立場上,能不能為了立場,放棄(放鬆)對事實的要求?媒體人能否認同,或者共同參與,用謠言攻擊壞人?新聞從業者(媒體人)能否把對“正義”的追求置于對事實真實性的追求之上?

在川普問題上,實質性的爭議其實也在這裡,即使是正義的事業,能否用下三濫的手段達成?能否用歪曲事實來煽動群眾達成崇高的事業?真實是不是媒體人的生命線,為了正義能否放棄這個生命線?

病毒合成問題上,爭議的焦點是,什麼是事實,沒有得到證實的可能性是不是事實?已發現的事未必真實,未發現的是未必虛假,二者在認識中是否等價,區別何在?

俄烏戰爭問題上,國際政治現實与公平正義的關係,利益考量与道德要求,普世價值理想与叢林法則的現實,生命至上還是正義至上?兩個方面如何取捨,如何調處?一些人用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思維方式,根本無法思考如此複雜的國際現實。

明鏡就像一把篩子,何頻先生天天點點,反復的篩選,得出把事實,現實,真實,放在首位的思考者,或者是願意成為這樣的思考者,大家聚集到六度電報群,匯集在一起,也難怪他沉迷于六度,不務正業了(他説六度才是他的正業)。

明鏡還在發展,何頻先生還在開拓,相信今後的故事會更加精彩。

33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