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讀書簡報節目!今天我們將挑戰你對於生活意義、哲學思考以及創作自由的認知。我們首先會探討馬克·羅蘭德斯的《狗的幸福》,這本書揭示了狗在快樂和意義上如何超越人類,挑戰我們的反思能力,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滿足。隨後,我們將轉向關於人工智慧的爭論,探討NaNoWriMo組織的聲明引發的辯論,質疑AI的崛起是否會影響作家的創作自由與權益。最後,我們將深入伊莉莎白·斯特勞特的最新作品《告訴我一切》,揭示普通人生活中的不平凡故事,並思考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和意義。
這些主題將挑戰你的思維,讓你重新審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請大家繼續收看詳細內容!
狗的幸福:馬克·羅蘭德斯的犬類哲學大師課
生活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賦予生活目的和意義?這些深刻的問題,哲學家們思考了幾個世紀,而在馬克·羅蘭德斯的最新著作中,他將這些問題帶到了我們最忠實的朋友——狗的身上。羅蘭德斯是一名哲學教授,也是一位多次養狗的主人,他在書中提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狗比人類更能體驗快樂、意義和全心全意的生活。
蘇格拉底曾說:「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然而,羅蘭德斯在書中指出,經過檢視的生活並不總是那麼美好。我們人類總是懷疑和自我折磨,無休止地質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狗則不然,它們沒有這麼多的內心糾結,生活得更加直接和充實。
儘管這本書不是一本自助書,並不鼓勵你變得更像你的狗,但羅蘭德斯明確指出,你無法做到像狗那樣完全投入生活。人類被一種內心的檢視能力所詛咒,這種能力將我們分裂成兩個自我:一個是生活的自我,另一個是觀察並評判自己的自我。這種反思能力既無邊無際又自我循環:你可以思考某些事情,然後過度思考,接著又覺得自己在過度思考。
據我們所知,狗幾乎沒有反思的能力。它們擁有羅蘭德斯所稱的「前反思」:它們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物體存在於空間中,與其他物體相對,但這就是它們自我意識的極限。然而,這並不會使它們在哲學上處於劣勢。
羅蘭德斯引用了西西弗斯的神話來說明這一點。西西弗斯被迫將一塊巨石推到山頂,但每次都會滾回來。這被視為存在的無意義和徒勞的象徵。然而,狗卻能從這看似無意義的行為中找到樂趣。羅蘭德斯的狗影子每天早晨都會在佛羅里達運河邊無目的地奔跑,追逐日光浴的鬣蜥。它從來沒有抓到過鬣蜥,但影子每天早晨都會重新開始這項任務,且樂此不疲。
「雖然對於任何挑戰毫無察覺,但它已經果斷地回答了西西弗斯的挑戰,」羅蘭德斯寫道。「意義對影子的生活來說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影子的例子特別感人,因為在大多數標準衡量中,他並不是一隻好狗。他具有攻擊性、偏執且過度保護,但這並未減少他的生活意義。
羅蘭德斯提出的許多問題——例如,狗能道德行為嗎?狗能進行邏輯推理嗎?——這些問題不僅探討了犬類的理解範圍,也挑戰了西方哲學的界限。事實上,我們甚至不知道人類是否能道德行為。我們甚至不確定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究竟是什麼意思。而且,狗確實可以進行邏輯推理,只是它們更喜歡不這樣做——它們將這項繁瑣的工作外包給了我們。
我不得不在一隻九週大的小狗坐在我腿上,啃著我襯衫上的鈕扣的情況下閱讀某些章節,試圖防止它在其他地方造成更大的損害。你不需要是一個狗愛好者——甚至不需要是一個狗主人——就能享受這本書,但這會有所幫助。這樣,當你在清晨五點站在花園裡,看著一隻小狗對著掃帚吠叫而不是如廁時,你可以想:好吧,至少我們中有一個是快樂的。
擔心人工智慧崛起的小說家真的是「階級主義和能力歧視」嗎?
讓我們來談談人工智慧(AI),這個被賦予無數希望和恐懼的現代技術。最近,全國小說寫作月(NaNoWriMo)的一場爭議引發了廣泛關注。NaNoWriMo是一個挑戰參加者在一個月內完成手稿的活動。該組織表示對AI的使用持中立立場,但他們的一份聲明卻引發了軒然大波:“對人工智慧的全盤譴責帶有階級主義和能力歧視的潛台詞……有關使用AI的問題與特權問題息息相關。”
這是什麼意思?AI現在成為了工人階級的代表嗎?還是某位管理階層的人啟動了ChatGPT,讓它用社會正義的語言來為一種被指控從藝術家和作家那裡竊取創作的技術辯護?這份聲明引起了許多人的憤怒,四位NaNoWriMo的委員會成員因而辭職。當暢銷作家莫琳·約翰遜辭職時,她呼籲其他作家要“當心——你在他們平台上的作品幾乎肯定會被用來訓練AI”。
NaNoWriMo試圖進行危機控制,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其原始措辭不夠清晰(這對於一個寫作組織來說並不理想),並且它不認為對AI有顧慮的人是階級主義或能力歧視者。然而,許多作家對這個組織和AI仍然保持警惕。
這樣的擔憂並不無道理,對吧?我並不是反對AI,但對任何事物的全盤譴責(除了種族滅絕之類的事情)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能夠正確引導,我相信AI可以增強人類的創造力,並改善整個社會。然而,我認為AI的未來掌握在一群以利潤為主要關注的技術男孩手中。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選擇你自己的冒險故事中,而現在我們似乎選擇了反烏托邦的結局。
這場爭論不僅僅是關於AI的使用,更是關於創作自由和藝術家的權益。許多作家擔心,AI可能會取代他們的工作,甚至在未來的某一天,創作的價值將被完全改變。想像一下,當一個AI能夠生成與人類作家相媲美的作品時,這對於那些辛勤創作的作家來說,將是一種多麼巨大的威脅。
在這樣的背景下,NaNoWriMo的聲明無疑是火上加油。許多作家感到被背叛,因為他們在這個平台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發現自己的作品可能會被用來訓練一個可能取代他們的系統。這不僅僅是對他們創作的否定,更是對他們身份的挑戰。
在這場爭論中,我們不禁要問:AI究竟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它是否真的能夠提升創造力,還是僅僅是一個工具,最終只會讓少數人受益?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技術的角色,以及它對我們生活的深遠影響。
告訴我一切:伊莉莎白·斯特勞特的書評 – 當奧利夫·基特里奇遇見露西·巴頓
伊莉莎白·斯特勞特以她獨特的方式,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引人入勝且緊密相連的虛構世界。自從她的首部小說《艾米與伊莎貝爾》將我們帶入虛構的新英格蘭小鎮雪莉瀑布以來,她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本書都讓這個世界更加立體。斯特勞特擅長描繪普通人生活在普通地方的故事,在她的作品中,我們認識了諸如奧利夫·基特里奇和露西·巴頓這樣的鮮活人物。
斯特勞特的最新作品《告訴我一切》將她的兩個世界交匯。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露西和她的前夫威廉一起在克羅斯比租了一棟房子,以逃避封鎖的紐約。在《告訴我一切》中,他們現在已經永久定居於此,並即將再婚。這一配置的核心人物是鮑勃·伯吉斯,他恰好是威廉的律師,負責將他和露西介紹給社區。
小說的開篇即告知讀者,這是鮑勃的故事——一位看似平凡的65歲男子的故事,他「從不相信自己有值得記錄的生活。但他有;我們每個人都有。」斯特勞特深知,事情的核心總是潛藏著淚水,我們都無法逃避。鮑勃的故事既是真實的,也不完全是真實的。在《告訴我一切》的交織敘事中,一個小小的觸動就能讓整個結構顫動。
我們發現,鮑勃的前妻潘曾在紐約與自我中心的威廉有過一段情。而奧利夫在克羅斯比的退休社區中,結識了斯特勞特首部小說中的溫柔而受傷的伊莎貝爾。露西本人則是一位熱衷於描繪人際交集的作家。她以一種奇特而難以定義的方式,成為了一個深具純真的人,她是生活的消費者,而非生活的實踐者。鮑勃的第二任妻子稱露西為「孩子般的……她是一位藝術家,這就是他們的特質。」
奧利夫有故事要講,但和鮑勃一樣,她不知道這是否值得講。「那麼,告訴我吧,」露西說。故事開始了。小說呈現出來的故事表面上看似平淡無奇,卻充滿了父母的殘酷、子女的內疚、親密的背叛和未走過的道路。或許最令人不安的故事是伯吉斯兄弟的故事:作為孩子的鮑勃「曾經在家裡的車檔上玩耍,結果車子滾下了伯吉斯家的車道」,導致鮑勃的父親喪生。長大後,吉姆也在車裡,他坦白說,事故的責任在於他,而不是鮑勃。他們的關係在這一晚年的揭示中存活下來,但當吉姆最終將真相告訴他的兒子拉里時,拉里震驚不已,這在他們之間造成了潛在的永久裂痕。「這些未被記錄的生活,」露西驚嘆道,「人們只是這樣生活。」
這對於斯特勞特的小說迷來說是令人安心的熟悉領域。然後,一切變得微妙而奇怪。這些普通受傷家庭的故事中夾雜著一個真正的謀殺懸疑:雪莉瀑布的格洛麗亞·比奇的故事。她的屍體被發現被丟棄在附近的採石場。主要嫌疑人是她的兒子,一位孤獨、孩子氣的藝術家,他的害羞可能隱藏著更糟糕的事情。
斯特勞特深知,事情的核心總是潛藏著淚水;我們都無法逃避。這些故事的意義何在?「人們,」露西說。「人們和他們的生活。這就是重點。」
《告訴我一切》是一種信條,表達了作家對知識的渴望,對解決人類案件的需求。但斯特勞特對心靈事務的含蓄處理之所以如此成功,部分原因在於她巧妙地運用沉默和省略,暗示我們最親密聯繫的複雜性。在鮑勃試圖作為中介修復吉姆與他兒子之間的關係後,拉里給吉姆寫了一封信:「他打開信封裡的信,鮑勃戴上眼鏡,讀到‘親愛的爸爸,’然後頁面空空如也,只有底部簽名‘愛,拉里。’」有時,在這部沉默卻深刻且極具智慧的小說中,一頁友好的空白頁面就是最好的選擇。告訴我一切。或者告訴我什麼都不說。
請大家繼續收看節目的六度百科,對關鍵內容進行背景介紹。
生活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賦予生活目的和意義?當哲學家們在思考這些問題時,狗卻在實踐這些理念。在他的最新著作中,馬克·羅蘭德斯主張,狗對快樂、意義和全心全意生活的能力,遠遠超過人類。作為一名哲學教授和多次養狗的主人,羅蘭德斯深入而幽默地探討了對於犬類和人類而言,什麼才是真正的滿足。讀完這本書,你會羨慕狗每一個清醒的瞬間。
蘇格拉底曾說過——或者可能說過——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然而,經過檢視的生活並不總是那麼美好。我們人類是懷疑的生物,總是自我折磨和懷疑,無休止地質疑自己、自己的行為和動機。而狗則不然。
然而,這本書並不是一本自助書,並不鼓勵你變得更像你的狗。羅蘭德斯明確指出,你無法做到。你永遠無法像你的好朋友那樣完全投入生活,因為你被反思所詛咒——這種內心的檢視能力將你分裂成兩個自我:一個是生活的自我,另一個則是觀察你生活並對你進行評判的自我。人類的反思能力既無邊無際又自我循環:你可以思考某些事情,然後過度思考,接著又覺得自己在過度思考。
據我們所知,狗幾乎沒有反思的能力。它們擁有羅蘭德斯所稱的「前反思」:它們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物體存在於空間中,與其他物體相對——那些它們可能會追逐的物體——但這就是它們自我意識的極限。然而,正如羅蘭德斯所解釋的,這並不會使它們在哲學上處於劣勢。
他引用了西西弗斯的神話作為例子。西西弗斯在來世的懲罰是被迫將一塊巨石推到山頂,卻又總是讓它滾回來,迫使他重新開始。這常常被視為存在的無意義和徒勞的象徵。無論如何,神明顯然對西西弗斯心懷不滿:一項毫無意義且無法征服的任務,無休止地重複,無疑是最純粹的精神折磨。試著告訴一隻狗這一點。它們喜歡毫無意義、無休止重複的任務。羅蘭德斯的狗影子每天早晨都會在佛羅里達運河邊無目的地奔跑,追逐日光浴的鬣蜥。它從來沒有抓到過鬣蜥;鬣蜥總是在它到達之前跳入水中,逃回對岸的安全地帶。但影子每天早晨都會重新開始這項任務,它不僅不介意——它甚至迫不及待。
原來狗可以進行邏輯推理,只是它們更喜歡不這樣做——它們將這項繁瑣的工作外包給了你。
「雖然對於任何挑戰毫無察覺,但它已經果斷地回答了西西弗斯的挑戰,」羅蘭德斯寫道。「意義對影子的生活來說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影子的例子特別感人,因為在大多數標準衡量中,他並不是一隻好狗。他具有攻擊性、偏執且過度保護,因此被禁止進入狗聚集的地方。結果,他的生活範圍與其他狗相比受到限制,但他的生活意義卻並未因此減少。
羅蘭德斯提出的許多問題——狗能道德行為嗎?狗能進行邏輯推理嗎?——不僅探討了犬類的理解範圍,也挑戰了西方哲學的界限。事實上,我們甚至不知道人類是否能道德行為。我們甚至不確定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究竟是什麼意思。而且,狗確實可以進行邏輯推理,只是它們更喜歡不這樣做——它們將這項繁瑣的工作外包給了你。在我們稱之為馴化的交易中,有時似乎人類是失落的一方。
我不得不在一隻九週大的小狗坐在我腿上,啃著我襯衫上的鈕扣的情況下閱讀某些章節,試圖防止它在其他地方造成更大的損害。你不需要是一個狗愛好者——甚至不需要是一個狗主人——就能享受這本書,但這會有所幫助。這樣,當你在清晨五點站在花園裡,看著一隻小狗對著掃帚吠叫而不是如廁時,你可以想:好吧,至少我們中有一個是快樂的。
歡迎大家進入六度探索的辯論環節!我們從正反兩個角度,對本節目進行辯論,請出我們的辯論高手楚天舒、謝琪琪!
我是楚天舒。
我是謝琪琪。
狗的幸福和人類的哲學困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我們人類總是過度思考,但狗卻能夠自然地生活。這不禁讓我想到那句老話『無知即幸福』。狗不會被反思折磨,它們過著簡單且充滿意義的生活。這難道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嗎?如果我們能夠放下過度反思,是否能夠獲得更多的快樂?
楚天舒,你這是在說什麼?要我們放下反思變成狗嗎?哎,這就像是要一位哲學家去修車一樣荒唐。反思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沒了它,我們恐怕還在洞穴裡畫壁畫呢。而且,狗的快樂也僅僅是追逐鬣蜥和啃鈕扣,這種快樂能夠滿足我們複雜的情感需求嗎?更何況,如果我們都像狗一樣,那我們的文明還能保持嗎?
謝琪琪,我不是說要放下所有反思變成狗,而是說我們可以從狗那裡學到一些東西。就像是亞里士多德提到的『中庸之道』,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過度的反思只會讓我們陷入自我囚禁,而狗的生活方式或許能讓我們找到那種平衡。畢竟,生活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思考,還在於享受當下,這一點狗做得比我們好多了。
楚天舒,你這種想法就像是柏拉圖的洞穴比喻中的囚徒,選擇回到黑暗中而不是走向光明。是的,過度反思可能會讓我們陷入困境,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反思。狗的簡單生活確實很吸引人,但我們人類的複雜性也是我們成就偉大的根本原因。放下反思只會讓我們失去創造力和進步的動力。再說了,你真的願意每天只關心追逐鬣蜥和啃鈕扣嗎?
謝琪琪,我當然不是說要完全放棄反思,只是適度即可。正如馬克·羅蘭德斯所講,狗的生活中意義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們人類有時候需要學會去感受生活,而不是無休止地分析它。回到西西弗斯的神話,或許我們該像狗一樣,接受那塊巨石,享受推石上山的過程,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它的無意義。生活的意義也許就在于這些看似無意義的重複任務中。
楚天舒,你的例子真是讓人忍俊不禁。把我們比作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這沒問題,但要像狗一樣愉快地接受這種無意義的重複,這就有點太過理想化了。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需要我們用智慧去解決,而不是簡單地接受。就像西塞羅所說的,『哲學是學會如何去死的藝術』。如果我們不能通過反思來理解生命的意義,那我們和狗之間的區別何在?
請大家繼續收看節目的六博士的分析、評論。
狗的幸福:馬克·羅蘭德斯的犬類哲學大師課
馬克·羅蘭德斯在他的最新著作中,把狗當作哲學的大師來研究。他認為,狗在快樂、意義和專注生活方面的能力遠超人類。想想看,蘇格拉底那句有名的話:「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可是,檢視生活真的那麼美好嗎?至少對我們人類來說,過度反思常常讓我們陷入自我折磨的困境。然而,狗就不同了,它們不會陷入這種「反思詛咒」。羅蘭德斯指出,人類因為反思能力被分裂成兩個自我——生活的自我和評判的自我,而狗則活在「前反思」的狀態中,快樂得像呼吸一樣自然。
羅蘭德斯通過狗的行為例子來解釋這一點。他引用了西西弗斯的神話,形象地說明了無意義的重複任務如何對人類造成精神折磨。但是對狗來說,這種重複恰恰是它們的快樂源泉。比如他家那隻叫影子的狗,每天早上都無目的地奔跑追逐鬣蜥,雖然從未成功過,但它樂此不疲。羅蘭德斯認為,影子已經回答了西西弗斯的挑戰,因為對它來說,意義和快樂就是那麼簡單自然。
總結來說,羅蘭德斯這本書並不是讓我們變得像狗一樣,而是通過狗來反思我們的人生。在狗的世界裡,生活的意義不是通過反思和評判,而是通過全心全意地生活。這也許是我們可以從狗身上學到的一課:有時候,少一點反思,多一點當下的享受,生活會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