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中國!印度正在努力,與孟加拉、越南比一比:六度解析20241125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六度解析節目。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印度在全球製造業格局中的挑戰與機遇。隨著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印度本應迎來一波製造業的發展契機,然而,實際情況卻顯示出一系列的障礙。

我們將聚焦印度製造業的現狀,特別是服裝行業所面臨的困境。高昂的勞動成本、繁瑣的法規和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讓許多企業難以擴張。即便如此,孟加拉國和越南等國卻在這一領域快速崛起,搶走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印度的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的表現不容樂觀,經濟學家警告,如果不迅速改革勞動法和產業政策,印度將永遠無法實現成為經濟強國的夢想。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也影響到數以百萬計的工人和未來的經濟增長潛力。

我們將詳細分析這些挑戰的根源,以及印度能否在這場全球製造業的競爭中逆風翻盤。請大家繼續收看詳細內容!

我们将深入探讨印度制造业的现状,而我们的故事从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开始,穿越时间和地理,最终落在印度的服装制造业上。欢迎收看六度解析节目的深入探索。

首先,我们得感谢特朗普(Donald Trump),这一位美国前总统的政策,竟然为印度的制造业带来了曙光。正如《华尔街日报》所指出的,特朗普承诺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这可能会使许多制造商转而投向南亚,尤其是印度的怀抱。可别急着欢呼,印度政府首先得确保本国的制造业没有被自己人添堵。

在南部城市班加罗尔,A. Dhananjaya经营着一家服装制造公司。30年过去了,他已经看尽了高昂劳动力成本和无数劳工合规规定带来的痛苦。这位可怜的老板告诉我们,如果他的员工超过100人,那他就得填写更多表格,申请更多许可证,还得掏更多腰包。他梦想着扩张,却被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复杂的法规捆住了手脚。

“真的一败涂地,”Dhananjaya无奈地说道。面对中国和孟加拉国的竞争,他不得不裁掉了一半的工人。五年后,服装行业是否能继续存在,成了一个未知数。疫情之下,许多国际大牌如苹果公司(Apple)开始寻求生产多元化,但印度似乎总是在障碍赛中给自己设置绊脚石。

印度的制造业发展一度被寄予厚望,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3年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年前的17%左右降至13%。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农业就业人数是制造业的四倍。每年都有大量年轻人涌入劳动力市场,他们渴望工作,但却发现制造业并没有为他们大开绿灯。

在这场对服装出口的竞争中,印度显得尤为吃力。尽管技能和劳动力的潜力巨大,印度的服装出口还在苦苦挣扎。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的服装年出口额环比下降了逾11%。反观孟加拉国和越南,前者的出口额增长超过50%,后者也在300亿美元以上。

《法国外贸银行》的经济学家阮纯(Trinh Nguyen)指出,印度作为一个大国,不能完全忽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虽然这些低端产业可能不如高科技产业闪闪发光,但它们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印度服装出口的困境不仅是因为外部因素,还有许多内在问题。孟加拉国和越南等国在为企业铺路方面做得好得多,印度的法规,尤其是有关劳工的法规却阻碍了企业的扩张。印度的员工人数超过100人的工厂在裁员时必须获得政府许可,这样的规定无疑让老板们头疼不已。Dhananjaya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员工人数,以免陷入繁琐的官僚程序。

而在孟加拉国,企业则享受着更为简化的流程。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Bangladesh Garment Manufacturers and Exporters Association)处理企业的许多行政事务,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这个组织的负责人肖冯·伊斯兰(Shovon Islam)甚至透露,他们的工厂平均每有5,000名工人,这种规模经济效益让成本降低了30%。

看着孟加拉国的快速发展,印度服装制造业者们不禁心生羡慕。以班加罗尔制衣厂的老板萨迈尔-亚达夫(Sameer Yadav)为例,如果他能在现有工厂增加一个晚班,成本会低得多。然而,由于政策的限制,他被迫在2016年开设了第二家工厂,以满足大订单的生产期限。

由于这些限制,印度的许多工厂每天只能安排一次轮班,生产效率低下,竞争力也随之下降。正如《彭博社》指出的,这样的政策导致印度平均每家工厂只有150名工人,而孟加拉国却有3,000名或更多工人的工厂多达60%。

印度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公司因无法扩大规模而陷入困境。尽管莫迪政府试图通过改革放宽劳动法,但遭到工会的强烈抵制。工会们坚持组织抗议,呼吁废除这些法律,而企业则担心有组织的劳工力量可能带来的冲击。

在南印度,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苹果供应商富士康(Foxconn)都曾遭遇过罢工事件,甚至一度瘫痪。新德里智库经济发展基金会的拉胡尔·阿卢瓦利亚(Rahul Ahluwalia)表示,没有哪个制造商愿意建立一个万人工厂,因为这种规模不仅带来管理上的挑战,还容易成为政客们的目标。

印度在与其他国家签署降低出口产品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方面步履维艰,这使得印度服装对全球零售企业来说越来越昂贵。与此同时,快时尚所需的合成纤维还要征收高额关税,这让印度的制造商颇为头疼。

面对这些挑战,印度的制造商如Anurag Kapur仍在努力创新。作为新德里服装制造商Radnik Exports Global的董事,他通过生产高价值服装和涉足技术面料,发现了新的生存之道。他期待着特朗普当选后的一些机遇,尽管特朗普取消了印度的特殊贸易地位,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

谈起这些,Kapur感慨万千:“我们就像自生自灭的群体。”他认为,印度政府应该给予更多支持,而不只是将其视为一个产业的困境。

Kapur知道,在印度这样的环境中,要想生存下去,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他坚持重塑公司,不再依赖于低端制造业,这样才不至于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从A. Dhananjaya到Anurag Kapur,印度制造业的故事中充满了挑战与机遇。面对复杂的法规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印度亟需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正如我们在《经济学人》和《纽约时报》上看到的,印度需要的不仅是政策上的改革,更是思维上的转变。

请大家继续收看六度解析节目的深入探索,了解更多关于印度经济和全球制造业的动态。

請大家繼續收看節目的六度百科,對關鍵內容進行背景介紹。

印度制造业是指在印度境内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加工活动,是印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汽车、纺织、制药、电子、化学品和食品加工等。近年来,印度制造业被视为实现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国民收入的关键驱动力。

印度的制造业历史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当时基础设施和工业化程度相对落后。独立后,印度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和政策改革,逐步推动工业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自由化政策为印度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投资。

近年来,“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于2014年启动,旨在推动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该计划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简化法规、提供财政激励和吸引外国投资等措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目标是在2022年将制造业占GDP的比例提高到25%。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制造业占印度GDP的比重约为15-16%。印度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第三大药品生产国,以及纺织品和服装的重要出口国。然而,印度制造业仍面临若干挑战,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法规复杂性和劳动力技能不足等问题。政府和企业持续通过政策改革、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来解决这些挑战,以期实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

謝謝大家收看六度探索!這是一個由科學家、經濟學家、媒體人、工程技術人員合作建立的新型媒體,網友與六度Ai參與、合作完成各種內容,這些內容不能作為任何決策或法律的意見。這是一個新型的試驗性媒體方式,我們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修正錯誤。網友可以參與討論,也可以向萬能的六博士提出你能想出的任何問題,六度世界網址是6do.world!請介紹給你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