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中國研究院節目。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美國對中國科技的戰爭為何適得其反。拜登政府最近推出的限制措施,旨在保護美國經濟安全,卻不斷引發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後果。無論是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打擊,還是對電動車市場的高關稅,這些政策的實施似乎正在促進中國的技術進步,並使其在全球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這場科技衝突不僅改變了中美之間的競爭格局,也讓中國更加重視自力更生,推動了其在多個領域的迅速發展。儘管美國試圖通過出口管制和其他措施減緩中國的進步,但結果卻是讓中國企業加速建立本土供應鏈,並在電動車和清潔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不過,美國的這些行動並非沒有代價。隨著與中國的經濟脫鉤,華盛頓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也面臨挑戰。政策制定者需要仔細平衡經濟安全與創新的關係,否則美國可能會陷入一場無法贏得的技術冷戰。
請大家繼續收看詳細內容!
美國對中國科技的戰爭為何適得其反
《外交事务》
9月下旬,拜登政府發布了一項規則草案,禁止中國的連網和自動駕駛汽車及其零件進入美國市場。這是美國政策制定者為保護美國經濟安全而採取的眾多措施中的最新措施之一。在川普第一屆政府執政期間,華盛頓對電信公司中興和華為實施了限制。喬·拜登總統維持了川普的許多對華政策,並提出了新政策,包括於 2022 年底對先進半導體和半導體設備啟動廣泛的出口管制。隨著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似乎準備進一步加速和擴大這些限制,值得考慮這些政策的記錄,並評估它們所帶來的權衡。
華盛頓的一系列工具非常廣泛:出口管制、關稅、產品禁令、境內和境外投資篩選、資料流限制、供應鏈轉移激勵、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限制、產業政策支出和購買美國貨激勵措施。這些措施的目標同樣多種多樣:減緩中國在具有雙重用途潛力的最先進技術方面的進步,減少對中國作為投入來源和西方商品市場的過度依賴,阻止中國獲取敏感數據,保護關鍵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抵制經濟脅迫,保護美國的工業競爭力,並促進製造業就業。
北京轉向更廣泛、更自信的重商主義技術民族主義,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繁榮和經濟安全構成了真正的風險。誠然,我們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但華盛頓日益嚴格的政策所產生的結果卻參差不齊。以減緩中國尖端技術進步並維持美國的相對技術優勢為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華盛頓在某些領域取得了進展,例如放慢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速度,但也見證了中國在電動車和電池等其他領域取得更快的成功。華盛頓的各種經濟安全目標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張關係,某些目標的進展不可避免地會減緩其他目標的進展。此外,美國政策制定者尚未充分考慮中國和其他國家將如何適應美國的限制。
隨著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重新掌權,他的政府應該明智地反思這樣一個事實:現有對中國技術的限制已經產生了明顯好壞參半的結果。拜登政府將其策略描述為“小院子、高圍欄”,即對少數關鍵技術實施嚴格限制。這個院子已經在擴大,為美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如果川普政府尋求更廣泛的脫鉤,成本將倍增。
在審查所針對的特定公司和行業的狀況時,特別是在出口管制和進入美國市場的限制方面,美國行動的有效性看起來最為明顯。中國半導體產業遇到的困難最為嚴重。過去幾年,美國商務部已將大約 850 個中國機構和個人列入實體名單,這實際上阻止了他們獲得美國最先進的技術。 2022年10月,美國商務部也對美國企業向中國企業銷售先進半導體和設備實施了嚴格限制。華盛頓也迫使其他晶片強國,尤其是日本和荷蘭,限制對中國的銷售。對於幾家中國公司來說,影響是立竿見影的,也是毀滅性的,它們不再能夠購買某些晶片,例如英偉達用於人工智慧應用的最先進的半導體。此外,西方設備和軟體供應商紛紛退出在中國的製造工廠,讓中國人自行解決問題。正如一位中國高管最近告訴我的那樣,“我們從廚房裡的廚師變成了田裡的農民。”較低的收益率和較差的業績使受影響的公司比以前更加落後於西方競爭對手。
北京已經向中國晶片公司提供了空白支票和一切可以想像到的監管激勵措施,以努力填補這些漏洞並縮小差距,但它們仍然遠遠落後於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同行。而中國的製造設備製造商和軟體供應商則更加落後。中國人工智慧公司的企業家告訴我,英偉達晶片的禁令阻礙了他們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和開發其他類型的定製商業應用程式的努力。
現在,美國正處於針對其他行業採取措施的早期階段。拜登今年對電動車和電池徵收高額關稅,加上可能即將出台的連網和自動駕駛汽車進口禁令,將實際上使所有中國汽車製造商無法進入美國市場。美國甚至有可能阻止美國藥廠利用中國公司進行臨床試驗,限制美國在華醫藥投資,禁止中國研發的藥物進入美國市場。如果中國能夠提高其新型商用客機C919的產量,並開始向世界各地出口,華盛頓很可能會將該飛機的一些美國製造的零件添加到出口管制清單中,這將是毀滅性的打擊鑑於幾乎所有使C919 保持飛行的系統都來自美國或歐洲供應商,中國商飛是中國製造商。
除了個別產業之外,美國的壓力也間接抑制中國經濟。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導致北京領導層比以往更加強調國家安全。北京對技術自力更生的過度關注意味著對高優先產業的過度投資,導致供應過剩,這損害了許多中國企業的利潤,並導致與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由此產生的不確定性令中國私營企業家和許多家庭不滿意,導致投資和消費下降。北京對經濟放緩負有大部分責任,但其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西方日益增長的壓力的回應。
許多中國經濟學家對本國經濟政策的民族主義方向感到震驚,並對自力更生能否奏效表示懷疑。他們認為,有必要回歸更有利於市場的方式。有些人公開表達了他們的擔憂,但他們的職業生涯面臨的危險是真實的,因此大多數人保持沉默。
儘管西方的限制具有破壞性,但收緊控制也刺激了中國的技術進步,否則這種進步是不會發生的。最近,當我問及美國的限制是否無意中刺激了中國的科技發展時,一位參與這些政策審議的美國官員反駁道:“他們難道不會做這一切嗎?”答案是斷然的「不」。
自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以來,中國把加強自力更生作為戰略目標。但最近以美國為首的措施導致北京加速了這項使命。中國於2015年宣布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核心目標是提高中國科技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直到華盛頓開始展現實力後,北京的目標從頭到尾轉向本土化供應鏈,特別是在半導體、電信和人工智慧等戰略技術領域。過去五年,中國在最先進的半導體設備和工具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北京還試圖開發幾乎完全基於中國零件的高科技解決方案,以期「刪除A」——即,將美國技術從其供應鏈中移除。
中美科技衝突曾經是中國官方關注的焦點,現在已成為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商業策略的一部分。無論是出於國家忠誠或商業野心,中國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目標越來越高,將投資和研發擴大到東南亞、歐洲和拉丁美洲等境外。
諷刺的是,這些旨在遏制中國技術進步的限制在某些領域卻促進了中國的技術進步。中國在研發、製造業產出和出口產品國內含量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進展。我最近對中國電動車電池企業和汽車製造商的訪問發現,這些企業對全球競爭格局有清晰的認識,在產品和工藝創新方面具有強大的能力,並且擁有成功的財務資源。在華外國企業的高層代表對中國的歧視性產業政策感到不滿,但他們現在不斷強調,他們的主要挑戰是越來越多高能力的中國競爭對手。
中國企業在半導體產業的競爭中仍遠遠落後,但他們正在逐步建立國內生態系統和供應鏈。他們正在囤積外國光刻設備,並與本地設備和軟體製造商取得漸進式進展。國內公司似乎正在遵循北京方面的指示,增加國產晶片的使用。中國研究人員正在探索材料、晶片架構和運算方法的新途徑,這些途徑可能使中國半導體製造商超越外國競爭對手,就像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超越西方在內燃機領域的主導地位一樣。當我向中國人工智慧技術高管詢問哪些中國公司最有可能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領域取得成功時,他們最常提到華為,這家公司被美國制裁擊倒,但並未被淘汰。它的智慧型手機業務遭受了巨大打擊,但它現在擁有一個完全獨立的作業系統Harmony,在其設備上運行。
中國現在在清潔技術方面也超越了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它對電動車的冒險賭注得到了回報,在原材料加工、電池、遠端資訊處理、汽車模型和充電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太陽能、風能、水力和核能也是如此。最近,中國企業在自動駕駛汽車及相關基礎設施的開發方面取得了實質進展。中國也是越來越多進入後期試驗並進入全球市場的創新藥物的來源。儘管西方跨國公司正從中國轉向多元化,但東南亞、歐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最大的新投資者卻是中國公司。旨在阻止他們獲得西方技術的技術限制正在導致他們以比其他方式更快的速度全球化並建立廣泛的跨國網絡。
美國決策者必須權衡美國的經濟安全措施如何減緩和加速中國的科技發展。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評估這些措施如何塑造了美國自身的技術軌跡。在這裡,結果也好壞參半。
《CHIPS 和科學法案》和《降低通貨膨脹法案》等主要立法為基礎科學、半導體產業、清潔技術和其他投資提供了超過 6000 億美元的預算。這些措施還旨在動員私人資本和外國投資,半導體工廠、電動車電池和其他技術的投資確實激增。
但華盛頓也對美國創新施加了限制,迄今為止這些限制超過了投資帶來的好處。出口管制減少了美國半導體公司的商機;收入減少意味著研發投入減少,創新減少。具體的限制,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產生的寒蟬效應,減少了美國企業的機會和收入。
美國司法部對與中國的學術合作進行限制,導緻美國科技學者的生產力下降。美國人工智慧科學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他們數量的下降意味著美國創新能力的下降,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則有更多的機會進步。華盛頓也對中國學生赴美攻讀科技研究生學位實施限制,導緻美國大學失去了許多高素質學生。
隨著中國政府推行本土解決方案,中國企業試圖將美國技術從其產品和生態系統中剔除。有跡象表明,由於擔心高關稅和其他限制,其他國家也在迴避美國技術。
對中國電動車提高關稅將保護美國汽車製造商免受價格不公平的進口產品的影響,而對中國連網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禁令將降低美國消費者的資料安全風險。但這種保護可能意味著美國電動車車型減少、價格持續高企、交通能源轉型放緩以及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下降。
產業政策可能會培育一些否則無法發展的新興產業,但華盛頓也有可能在白象項目上揮霍無度。美國正在建造的每座耗資數十億美元的新半導體製造廠(部分費用由美國納稅人負擔)可能都是站得住腳的。但考慮到巴西、中國、歐盟、日本、韓國和台灣的製造廠同時受到國家支持的投資,未來十年內全球很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這將意味著今天的一些投資將是不可持續的,導致庫存未售出、企業績效不佳和失業。
至少在一些領域,美國及其盟國可能正在逐漸與中國同行分享甚至讓出領導地位,這不是以任何一項技術的技術成就來衡量,而是以生態系統的主導地位和產品的擴散來衡量。儘管中國崛起為科技強國並不是單純地應對西方壓力的結果,但緊張局勢可能加速了其進步。隨著中國企業擴大影響力,美國科技在世界某些地區將不再那麼不可或缺。
去風險——減少美國及其盟國因技術洩露到中國、對中國供應鏈的過度依賴以及不安全的數據和關鍵基礎設施而面臨的脆弱性——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國的經濟安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果川普政府採取更激進的措施使美國和中國經濟脫鉤,經濟和國家安全的負面影響將更加明顯。
華盛頓應採取措施確保美國繼續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和國會需要認識到,經濟繁榮目標(例如更大的創新和財富)與經濟安全目標(例如更大的彈性和防止技術洩漏)之間存在潛在的權衡。美國政策制定者必須設定可衡量的目標,對不同政策選擇和情境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並仔細評估各項政策的實際結果。
華盛頓需要製定明確的優先事項,確定值得應對的最緊迫威脅。否則,美國將被拖入一場打地鼠遊戲,或者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將試圖阻止與中國的所有商業聯繫。如果美國試圖拒絕向中國提供技術,唯一可持續的方法就是與盟友和其他國家合作,這樣美國就不會被中國包抄,從而失去在世界其他國家的技術領先地位。如果川普政府追求與中國的廣泛脫鉤,結果很可能是一個孤立、更窮、更弱的美國。
川普政府忽視世界貿易組織等全球機構也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樣做會大大增加無限衝突的可能性。相反,華盛頓應該加強多邊合作,為全球經濟活動制定新規則,以避免逐底競爭。美國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採取單方面措施來維持其相對技術優勢,但過度的經濟安全措施將意味著創新減少、經濟成長放緩、利潤減少和就業機會減少。透過明智的國內政策、與盟友的合作以及對國際機構的投資,美國可以實現繁榮與安全。
謝謝大家收看六度探索!這是一個由科學家、經濟學家、媒體人、工程技術人員合作建立的新型媒體,網友與六度Ai參與、合作完成各種內容,這些內容不能作為任何決策或法律的意見。這是一個新型的試驗性媒體方式,我們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修正錯誤。網友可以參與討論,也可以向萬能的六博士提出你能想出的任何問題,六度世界網址是6do.world!請介紹給你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