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器進口下降顯示軍事自給自足的巨大增長:南華早報;中國最大的私營金礦公司在香港上市以促進全球增長:日經亞洲評論:六度解析20250310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六度解析節目。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中國在武器進口方面的驚人變化,以及中國最大的私營金礦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最新動態。

首先,根據瑞典智庫的報告,中國的武器進口在過去五年中驟減了近三分之二,這不僅顯示了中國在軍事自給自足上的巨大進步,還可能改變全球軍火市場的格局。隨著國內武器產業的快速增長,中國已經能夠設計和生產包括戰鬥機和艦艇在內的多種高科技武器,這一切都表明中國不再依賴於俄羅斯的軍備供應,從而使其在全球武器進口國的地位出現了顯著變化。

接下來,我們將轉向赤峰吉龍金礦,這是中國最大的私營金礦公司,最近在香港成功上市。儘管市場對於經濟前景持謹慎態度,但該公司仍然在金價上漲的背景下籌集了資金,並計劃進一步擴展海外業務。赤峰吉龍金礦的成功不僅是其自身的成就,也反映出中國在全球資源市場上的雄心,以及政府對企業在國內外發展方面的支持。

這些發展無疑會引起全球的關注,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的背景下。請大家繼續收看詳細內容!

我們根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媒體內容進行的整理報導,並且可能加入了我們的信息與分析,完整的原文請看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中國武器進口驟降,軍事自給自足之路大步邁進

一陣微風拂過北京上空的霧霾,彷彿也吹散了籠罩在軍事進口領域的陰影。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一份最新報告,如同一聲驚雷,震動了全球軍事觀察家的心弦。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間,中國的武器進口量驟降64%,這一數字並非冰冷的統計,而是中國軍事自給自足能力大幅提升的有力證明。

西門·維澤曼,SIPRI的武器轉讓項目高級研究員,是一位長期關注中國軍事發展的專家。他以一種略帶讚許的口吻說道:“中國花了30年的時間,一步一個腳印,逐步用本土開發的技術取代進口的高科技武器。”這句話簡潔而有力,概括了中國軍事發展的艱辛歷程。

曾經,中國的軍工體系如同一個稚嫩的孩童,仰賴著進口的奶水滋養。從俄羅斯進口的戰鬥機、運輸機、艦艇,甚至連關鍵的發動機都依賴著海外供應。但時間,這位最公正的雕刻家,在中國軍工的身上雕琢出了自強不息的輪廓。

如今,中國已經能夠為戰鬥機、運輸機和艦艇製造自己的發動機。想象一下,轟鳴的引擎聲不再是舶來品的專利,而是由中國工匠親手打造,那是何等的驕傲和自豪!直升機方面,中國也已經開發出完全自主的型號,那些曾經仰賴俄羅斯和歐洲設計的日子,正在逐漸成為歷史的塵埃。

武器進口的下降,也直接影響了亞洲和大洋洲地區的整體趨勢。該地區的武器總運輸量下降了21%,全球武器進口份額也從2015-2019年的41%下降至33%。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大陸需求的下降,還有台灣和韓國的購買量也分別下降了27%和24%。這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味,是地區安全格局的微妙變化,是各國對自身防禦戰略的重新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自1990-1994年以來,首次退出了全球十大武器進口國的行列。取而代之的是來自亞洲和大洋洲的四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日本和澳大利亞,它們成為全球最大的武器接受國。這也暗示著全球軍事力量的再平衡,亞洲地區正成為新的焦點。

維澤曼敏銳地指出:“儘管對歐洲和中東的武器進口仍然吸引媒體的注意,但亞洲和大洋洲在2020-2024年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地區,自1990年代初以來幾乎一直如此。”而對中國的威脅感知,無疑是該地區武器採購的主要驅動力。

與此同時,烏克蘭危機也對全球武器流動產生了巨大影響。歐洲的武器進口量激增了155%,烏克蘭更是以9627%的驚人增幅,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武器接受國,佔全球武器運輸的8.8%。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以來,至少有35個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武器,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軍事援助行動。

這些武器大部分來自美國,佔45%的份額,其次是德國的12%和波蘭的11%。北約的歐洲成員國的武器進口增長了105%,其中64%的武器運輸來自美國。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威脅的擔憂,以及對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美國外交政策的不確定性,都在推動著武器進口的增長。

在武器出口方面,SIPRI報告顯示,2020-2024年有44個國家接收了中國的武器,其中大多數位於亞洲和大洋洲,佔77%的份額,非洲則佔14%。巴基斯坦是中國最大的武器客戶,佔中國出口武器的63%。中國武器在巴基斯坦進口武器中的比例也從74%上升到81%。

儘管中國是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但與2015-2019年相比,其武器運輸量下降了5.4%,全球武器銷售的份額也從6.2%降至5.9%。這並非中國軍工實力下降,而是受限於地緣政治因素。

維澤曼一針見血地指出:“許多國家購買武器,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需要武器,還因為他們希望與供應商建立關係——一種聯盟。”像印度、日本和中東等主要市場,由於擔心影響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關係,對中國供應商敬而遠之。

“美國能做到這一點,並且有著援助國家的良好記錄,而中國尚未展現出這種能力。”維澤曼的這句話,揭示了中國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面臨的挑戰。

這一切將中國的市場限制在非洲的小國、傳統盟友巴基斯坦以及一些對中國相對友好的亞洲國家,如孟加拉國和緬甸。

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武器供應國,其武器出口增長了21%,使其全球市場份額上升至43%。歐洲首次在二十年內超越中東,成為美國最大的客戶地區,佔美國武器出口的35%。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的軍事出口下降了64%,其全球市場份額從2015-2019年的21%降至7.8%,使其在全球武器出口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法國。

我們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媒體內容進行的整理報導,並且可能加入了我們的信息與分析,完整的原文請看Nikkei Asia。

赤峰吉龍金礦香港上市,掘金全球的野心勃勃

香港股市,金融界的舞台,今天又迎来了一位新的舞者——赤峰吉龍金礦,中國最大的私營金礦公司。儘管籠罩在中國經濟前景不明朗的陰影下,市場仍然對金價創下新高的樂觀情緒抱有期待。

這家公司的股票以每股13.72港元開盤,與發行價持平,這個價格已經被設定在了定價範圍的下限。這似乎暗示著,市場對這家新上市的公司還在觀望,等待進一步的驗證。

赤峰吉龍金礦在上海市場早已上市,作為中國前五大金礦公司中唯一的私營企業,這次在香港的上市,為其籌集了28.2億港元(約合3.62億美元)。在週一的交易中,該公司在內地上市的股票小幅下跌0.7%,報19.15元人民幣。

募集來的資金,將被用於何處?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該公司計劃將50%的資金用於升級現有的礦場,40%則用於海外交易。首席執行官楊毅方在2月27日的上市前媒體簡報中,透露了公司的雄心壯志:“該集團希望吸引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外資礦業基金,因為這些資金將有助於集團未來的海外收購計劃。”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和渴望,仿佛已經看到了一幅宏偉的藍圖,在全球範圍內開疆拓土,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黃金帝國。

然而,該公司引入的兩位基石投資者,卻都由國有礦業公司支持。紫金礦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金山(香港)國際礦業承諾持有11%的已發行股份,而最終由招金礦業控制的斯巴基國際,則將持有15.37%。這種股權結構,是否會對公司的決策產生影響?這是一個需要仔細觀察的問題。

根據上市文件,該公司原本計劃在2022年通過在瑞士交易所發行全球存託憑證來籌集資金,但該計劃在2023年被終止,因為中國監管機構停止了對類似申請的批准。德勤資本市場服務部的服務領導迪克·凱在上市儀式上,解釋了這一轉變背後的考量:“北京對於允許公司在瑞士上市變得愈加謹慎,因為當局希望將資本留在國內。”

他提到,類似於寧德時代的情況,政府希望這些公司留在香港,以便與內地保持更好的聯繫。他還補充道,中國股票在瑞士上市時,其價格會被低估,這實際上導致中國公司以低價出售。

凱還解釋了為什麼內地股票在香港交易時通常會以折扣價進行交易。除了稅收差異外,他指出,香港擁有更多的機構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更喜歡低價。

赤峰吉龍金礦是第三家在香港尋求二次上市的內地礦業公司,之前的兩家是擁有海外礦產的紫金礦業和山東黃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截至2024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金礦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全球金儲備的5.5%。

許多中國礦業公司正在收購海外資產,以確保資源。儘管2024年整體中國的併購活動仍然低迷,但根據Natixis的數據,礦業行業的海外收購卻穩步增長。這也印證了中國礦業公司積極拓展海外業務的趨勢。

作為中國前五大金礦公司中唯一的私營企業,赤峰吉龍金礦比國有競爭對手更依賴海外業務。該公司的擴張始於2018年收購一個來自中國同行的老撾銅礦,並於2019年將重心轉向金礦開採。2022年在加納的收購進一步提升了產量。截至2024年9月,這兩個礦場貢獻了公司71%的收入。

金礦在赤峰吉龍的業務中占據主導地位,佔收入的87%。楊毅方在2月底的簡報中表示:“我們將繼續尋找大型金礦作為收購目標。”

受老撾和加納礦場的推動,赤峰吉龍在2021年至2023年間實現了33.1%的年均產量增長,超過了國內同行16.4%的增長率。由於該公司專注於上游開採,其收益對金價高度敏感。

隨著貴金屬在2024年達到歷史新高,該集團的淨利潤在今年前九個月翻了一番,達到12.6億元人民幣(約合1.73億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62億元大幅增長。

高盛將其2025年金價預測上調至每盎司3100美元,超過目前的每盎司2909美元,這主要是受到中央銀行需求和隨著利率下降的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入的推動。這也為赤峰吉龍金礦的未來發展,增添了一份信心。

謝謝大家收看六度探索!這是一個由科學家、經濟學家、媒體人、工程技術人員合作建立的新型媒體,網友與六度Ai參與、合作完成各種內容,這些內容不能作為任何決策或法律的意見。這是一個新型的試驗性媒體方式,我們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修正錯誤。網友可以參與討論,也可以向萬能的六博士提出你能想出的任何問題,六度世界網址是6do.world!請介紹給你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