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英格蘭足球青訓會突然人才井噴?

英格蘭足球青訓能夠做得出色,主要是因爲EPP計畫。

這個計畫我有看過,內容篇幅非常廣,具體是從賽事計畫、教育項目、教練培養、精英表現這幾個方面重點來實施足球人才的培訓思路。

這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內容。

比如在賽事計畫裏面,有各種錦標賽,這裡的錦標賽包括五人制足球節、動感音樂錦標賽、英超歡迎節等活動,英格蘭足協是把娛樂活動和足球給聯繫起來,不單純是從錦標賽裏面去進行人才選拔。

在各種活動中,積極培養孩子們的踢球興趣,並且拓展人才註冊渠道。

如果有球員能在這些活動表現出色,他們就可以通過官方的註冊通道,來進行人才挑選,專門由註冊委員會的成員來告訴家長,球員註冊以及後面的職業足球該如何發展,告知他們足球協會以及國際足聯(Fifa)國際足聯的規章制度。

這方面的內容我看得是津津有味,計畫裏面很有創新性。

還有就是學習管理以及教育系統方面,這裡EPPP計畫也是非常詳細,深入淺出講解了青訓球員的學習發展,在這過程裏專門有人做這方面工作,有人負責學員的學業跟進工作,還會有人專門負責考試,提供就業等方面的培訓和渠道介紹。

而在精英表現這個項目裏,英格蘭是把全國傷病檢測項目、基準體能測試、生物分組、成熟度篩查、科學與表現認證系統等工作加入了進來,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進行篩查。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考察球員的能力和潛力值,做到及時跟進,優勢劣汰。

有希望踢職業足球的球員,就讓他們更進一步,朝更高的職業賽場去努力;而要是踢不了職業足球,體能測試、傷病檢測發現問題,那就會被刷下來。

這裡刷下來,不是說讓球員無法從事足球運動,而是會告知他們去從事什麼樣的足球相關的職業。

足球記者、足球媒體、足球編輯、足球教練等等,會培訓足球運動員之外的相關工作,讓踢不了球的年輕球員們,尋找到足球的另外一條道路,不用只侷限於非得去參加足球比賽上。

你身體素質不行,踢不了球,但是你還可以擔任管理人員,並不是說你以後就無法從事足球的活動了。

看到這方面的介紹,我是感到英格蘭足球青訓真的做得非常紮實,這個EPP計畫是真的把足球領域的全方位專業方面做到了實處。

從教育、培訓、選拔再到就業,全方面覆蓋,使得英格蘭的足球人口呈現專業化的模式。

也正因爲這番科學地培養,英格蘭青訓最近這十年也是呈人才井噴方式,源源不斷有高質量的優秀年輕湧現,誕生了貝林厄姆、薩卡等天才選手,慢慢讓英格蘭足球走向了正軌。​​

這些年他們成績不錯,多次能在世界盃、歐洲盃大賽上獲得好成績,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些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我是覺得照這樣的趨勢下去,英格蘭足球還將迎來上升期。本來英超聯賽運營就很不錯,投資也多,外籍球員的加入也帶來了鮎魚效應。​​

俱樂部願意花錢投入,也願意給年輕球員出場機會,能多賺點錢,大家一起發展,這隻會越來越好。

通過青訓的培養對比,你也能發現英格蘭足球與德國等地的差距。這些年德國足球走下坡路,昔日青訓總監比埃爾霍夫就說了德國足球人才培養方面的侷限。​​

過於模式化、刻板化,缺少英格蘭足球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和靈活性,為了培養技術型的人才,很多具有特點的高中鋒等球員都很少湧現,使得國家隊選拔用人的時候會陷入瓶頸。

慢慢地時間拉長,就不如其他對手了,導致成績下滑。

幸好德國足球發現了這個問題,及時撥亂反正,才慢慢恢復。

而在意大利等賽場上,他們青訓同樣也出現了諸多問題。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培訓機制不合理,缺乏現代化科學管理以及跟進的狀態,也讓意大利的成績舉步維艱。

青訓不力,就會導致國家隊的成績萎靡,這點是息息相關,也是每個國家需要去面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