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和南美洲的政治趨勢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對中國有利

歐洲正朝向右派轉變,甚至在一些國家出現極右派勢力的情況。 同樣的情況也在拉丁美洲出現,變得更加極左派。

這兩者都代表了與近期過去的明顯分歧。 美國曾經在歐洲共和國社會民主共識中起到推動作用,並在南美鼓勵極右派,包括獨裁政權。

最近的逆轉可能意味著在歐洲出現更不自由和民粹主義的未來,以及越來越不願接受美國在西半球的長期主導地位的南美洲極左派。

歐洲戰後由溫和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派系統治理的形象仍然存在,但已不再反映現實。

烏克蘭戰爭暫時創造了西方團結的假象,但對這場戰爭的精神或道德疲勞正在迅速擴散。

無論如何,在七國集團中,主要支持這場戰爭的是自由派、中間派和布魯塞爾的官僚。

但同時,正是他們的支持部分推動了更極端的左派和右派的迅速崛起。

在法國,極右翼的國民集會黨和極左翼的法國不屈運動在最近的選舉中擊敗了傳統中右派共和黨和中左派社會黨。

在德國,由自由派和綠黨組成的奧拉夫·舒爾茨的聯合政府越來越不受歡迎,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咎於他們對烏克蘭的大力支持,許多人將這場衝突歸咎於他們的生活成本危機。

因此,在區域選舉中,中右派基督教民主黨和極右派民粹主義者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崛起是可預見的。

在意大利,朱利亞·梅洛尼總理領導的意大利兄弟黨(曾被視為新法西斯主義)組成了右翼聯盟,打破了曾一度無可撼動的左派長期主導地位。

在波蘭、號稱極端自由主義的瑞典和荷蘭也是同樣的情況。

突然之間,維克多·奧爾班的匈牙利長期以來被廣泛譴責的右翼政府看起來不再像是一個異類,而是成為常態。

土耳其剛剛重新選舉了對歐洲自由派來說是可恥的國家元首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儘管該國不是歐盟成員國,但它是北約的一部分。

當然,很難預測這種歐洲范圍內的右傾趨勢將如何影響中國和美國的關係,但華盛頓不應將其視為理所當然的有利。

至少,在備受吹捧的西方團結方面,歐洲右派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存在深刻分歧。

在整個南美洲,中右派和極右派的優勢地位已經被推翻,這被稱為“粉紅潮流”。

在過去的五年中,墨西哥、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智利、哥倫比亞和巴西等國的政府都被左翼當選者接管。

墨西哥的安德烈斯·曼努埃爾·洛佩斯·奧夫拉多爾現在是華盛頓的眼中釘,以至於華盛頓的一些共和黨議員呼籲——盡管聽起來非常愚蠢——派遣美國軍隊,以打擊毒品販子為名。

美國對中國和墨西哥的實施制裁

在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的領導下,巴西,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已明確傾向於中國。

而且,盧拉作為人們廣泛知道的總統,公開倡導在全球經濟中“去美元化”。

儘管美國對此給予了預料中的負面評價,但值得記住的是,在他在2000年代擔任八年總統期間,他通過政府的反飢餓和收入轉移計劃,使約2000萬人擺脫貧困。

今年4月,巴拉圭在選舉中僅僅擊敗了長期主導地位的保守派科羅拉多黨的聖地亞哥·佩納,而未選擇埃弗拉因·阿萊格雷所領導的真正激進自由黨。

阿萊格雷承諾改變對中國的外交承認。

由於他的失敗,巴拉圭現在是南美洲唯一仍然承認臺灣的國家。

結論

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陳詞濫調,認為中美之間的競爭將決定本世紀全球政治的走向。

這可能是事實,但世界其他地區的走向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它們的未來。

當然,由於有許多國家擁有自己的利益、內部爭議和相互衝突的意識形態,無法預測世界將會走向何方。

但歐洲和南美洲的政治趨勢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對中國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