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博物館紀實(2023年3月21日)

刚才在飞机上,现在在美国了:us:

所有民族的文化源头都仰赖他们原始宗教文化的滋养。最早的知识分子阶层就是宗教巫师。

春秋时代瓦解了华夏民族的原始宗教以后,儒墨道法的相互登场,极大的丰富了中国人的思想领域,并在几百年的延续中形成了系统的说教内容。其中“敬鬼神而远之的”的儒家系统,对这类问题阐述的最完整,价值观最清晰,即:远而不失,敬而不迷。

法家则是痛恨宗教信仰对人民的愚弄,同时他们认为这会(普遍的宗教信仰)不利于统治者。

它们在秦汉一代同流,和其他民族最显著的区别是“教”与“学”分离,其他原始宗教和后来演化的一神教都是仪轨、戒律、教团,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我们这里则只保留了宗教宗法性的特点,而剥离它的学术灵魂,“祭如在”便是“信则灵”,一方面要礼仪上一丝不苟,另一方面,不祭的时候,宗教仪轨就可以滚远点了……

这种实用主义,和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个方向需要多点意识形态引导,就在那个方向上用力多些,从而形成了华夏民族从上至下特有的实用主义社会价值取向。

大多数社会成员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被一代代的叠加灌输既要“敬祖、畏天”,又要“时刻想着光宗耀祖”,这种“霸王道杂之”的世俗化宗法社会成就了二千年的文化禁锢土壤,并越来越“肥沃”。

2 Likes

你们都彼此认识(知道长什么样)?:blush:

1 Like

Get known by heart.

1 Like

這樣的推論,感覺上還有點單薄。

即便我們“只保留了宗教宗法性的特點”,變得世俗化甚至實用功利,并不必然就導致思想上的禁錮。甚至剛好相反,恰恰世俗化才是思想勃興/復興的基礎。從這一點上來講,孔孟的原始人本主義,在那個還非常蒙昧、極易滋生信仰的時代,實在是太超前了。

用這套理論來治理以牛和鐵為最強生產工具、以集體協作為生產方式的農耕社會,是高度相適的。生產力沒有突破,社會結構就很難創新,也就沒有新思想萌芽的溫床。在不進則退的原理下,華夏文明還能保持穩定,其實已經很幸運了(某種程度上要歸功於處在世界邊緣)。看看羅馬帝國的結局,我們真的不必太苛責傳統文化。

當時運改變,歐洲人拜地緣所賜率先掌握新的更强大生產力,我們的落後就難以避免了。而傳統文化這麽長的歷史積澱,作用於這麽多人口,不可能說停就停。所以我覺得,過去這一百多年的激蕩,是我們躲不了的宿命。

歷史的血淚,每個民族都躲不過,即使天選的也不例外。但兩千多年前種下的世俗化基因(以人爲本),仍然是我們民族的壓艙石。

2 Likes

我们的意见汇聚在一起,就是“李约瑟难题”中的一个表现层次了。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发生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而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漫长的古代史中,即公元前1世纪开始到15世纪之间,中国的文明在应用自然知识来满足人类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更有效率?】(大意)

历史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主线就在观察者眼里,其它的辅线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李约瑟按自己的观察主线,是这样回答他的问题的:

【不同文明所处的(包括地理、水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背景)环境中存在着某些促进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或抑制因素,这一正一负两种因素的作用,决定了一个文明发展的轨迹。】

事实上,东西方宗教思想演变的进程也同样参与了这个过程,成了推动了他们在各自必然轨道上前行的主要动力之一。西方对神圣权威的批判性思考,与东方永远实用性第一的功利倾向,如此不同的思考范式,潜移默化中渗入人心,慢慢成为东西方文化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思考和采取行动的重要区别。

从这个意义上看去,世界上各个不同的文明(以及他创造的文化),宏观上看去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但是按照发展阶段却有先进落后之别的。

所以我们要对历史做反复的回顾阅读,当我们看到凡是开放的时期,我们民族就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封闭的时期,则压抑而充满恐惧。我们因此知道民族之路在何方?同时我们也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handshake:

3 Likes
1 Like

外观青铜般淳朴,大厅低调的奢华。文物持续搬迁中,展品和空间搭配合理,充分照顾到了游览和思考的空间,非常不错的设计。:+1:

1 Like

挑了两件妇好墓的文物拍给狐狸,@Fuchs ,司母辛大方鼎是妇好墓发掘的,司母戊大方鼎是妇妌幕发掘的,两位女士前者为妃,后者为后,皆侍后商时期名王“武丁”,“司、后”两字至今争执未决,两鼎一在今日国都,一在“国”兴故地,似乎两位美女的争宠,绵延至今!:smile: 有意思

1 Like

殷墟博物馆真正的核心主题—“多元一体,兼收并蓄(开放包容)!既往伟大,今日依旧”

无论同意不同意:arrow_up:的观点,这个地方,值得一来,看一看,想一想:thinking:

母以子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