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博物館紀實(2023年3月22日)


新石器時代喇叭口尖底瓶。喇叭口尖底瓶是一種汲水工具。由於其造型像甲骨文中的「酉」字,故也稱「酉瓶」。這種喇叭口尖底瓶放置於較淺的河床內時,可以較輕鬆的使容器內注滿水,罐身肩部和腹部的弧形也使其方便把持,且水不容易外溢。

1 个赞


新石器時代斂口甗。甗是古代用來蒸煮食物的炊具,類似現在的蒸鍋。甗的下半部分是個有三個碩大袋足的器物,叫鬲,鬲是一種煮水和煮食物的炊具。甗的上半部分爲甑,用來放置食物。鬲、甑​中間類似篦子,有孔。以上合之爲甗,可蒸煮食物。此甗出土於永興店遺址。永興店遺址是一處龍山文化時期的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在鄂爾多斯的遺址中,上呈上文喇叭口尖底瓶出土的海生不浪文化及阿善文化,下啟朱開溝文化。甗中白色部分爲現代考古工作者所補。

1 个赞


​朱開溝文化三足甕。三足甕是朱開溝文化中的常見器物,有三個袋形的小足。若把小足去掉,則叫蛋形甕,也是一種盛儲類的器物。朱開溝晚期已出現了少量的青銅器物。此遺址還有用牛、鹿肩胛骨等製成的卜骨。

1 个赞


羊首青銅短劍。​該短劍鑄造時間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代。那時的鄂爾多斯屬於北方草原的「方國」文化。從商至戰國,這裡出土有非常多具有草原民族特性的青銅器,被稱作「鄂爾多斯青銅器」「北方系青銅器」或「綏遠青銅器」。「鄂爾多斯青銅器」以兵器、生產工具類爲多。這類短劍是近距離搏鬥和護身的利器。

1 个赞


棍棒頭。這類棍棒頭內部有圓形銎空,用來安裝木柄,棱表面有突起,是一種裝柄使用的砸擊工具。

1 个赞


鶴嘴斧。因其造型與鶴長長的喙部接近,故名​鶴嘴斧。其前端細長,後端短粗,中部鼓凸。其橢圓形銎用於安裝木柄。是一種裝柄使用的啄擊工具。

1 个赞


驢形青銅仗首。驢下的圓管狀銎是用來安裝木柄的。​這類仗首可能是標識族群、身份地位、神權的器具。

1 个赞


串瑪瑙耳環。該耳環以黃金製作而成,中間穿紅瑪瑙,​時代相當於戰國。

1 个赞


​橋耳銅鍑。該鍑爲遊牧民族炊煮食物的炊具。鄂爾多斯並非富含銅礦的地區,所以其鑄造青銅器的銅多爲商品交易而來。位於巴彥淖爾的霍格乞古古銅礦可能是鑄造「鄂爾多斯青銅器」的原料來源。

1 个赞


方體銅鍑。鍑是北方遊牧民族常用的生活器具,用來炊煮食物。這類形制的方鍑是從西亞乃至更遠處傳播而來的,可見當時中西各地已經有了廣泛的文化交流。​

2 个赞


銅鎛。鎛是一種打擊樂器,形制略如鈕鐘,平口環鈕,有的是復鈕,器身爲橢圓形或合瓦形,是一種節奏性樂器,用來加強樂拍和主音。​

2 个赞


秦繭形瓶。該器物爲橢圓形,似蠶繭,故名繭形瓶。​

2 个赞


漢曲頸蒜頭瓶。是一種盛放酒的器物,曲頸,頸端爲蒜瓣狀。​

2 个赞


漢彩繪銅壺。該壺爲盛酒器。侈口,高領,鼓腹,圈足。腹部兩側有獸首銜環。通體有紅白綠彩繪雲紋圖案。​

2 个赞


北魏人面紋瓦當。該瓦當爲半圓形,正面以高鼻深目,橫眉高翹,鬍鬚飛揚,張口露齒的人面爲飾。

2 个赞


唐仕女俑。​該仕女俑直立於隨形地板上,頭梳拋家髻,面部豐餘,五官小巧,身著寬袖直領襦裙,下裙曳地,履尖上翹。衣袖和長裙上刻有衣褶。雙手隱於袖中,拱於胸前。具有典型的唐代女性陶俑特徵,體現了當時以富態、雍容、開放爲美的風尚。

4 个赞


​西夏牡丹紋梅瓶。該瓶通體施褐釉,台形小口,斜折肩,弧腹略鼓,平底,施釉不到底,采用了剔釉露胎的技法,刻出兩組牡丹紋圖案,牡丹紋之間刻划組合平行弧線。下部刻有小鹿,口吐祥雲。工藝精湛,技法嫻熟。

3 个赞


元荷葉杯。該杯爲白玉雕刻而成,整體呈桃形,杯身兩側有浮雕的荷花。杯身保留有黑色的斑塊。

3 个赞


清祭紅釉碗。祭紅釉也稱霽紅釉,寶石釉,屬於銅紅釉的一種。古代在燒祭紅釉時,往往會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摻入釉料中,用料珍貴。該碗釉色凝厚,釉面光潔,色彩均淨,非常難得。​

3 个赞


太陽鳥啄星樹葉型掛鏡。此鏡距今3000-4000年,屬於早期銅鏡。太陽鳥即金烏,居住於扶桑樹上。該鏡整體形制類似於布拉克文明的凸目神人日月星紋鏡,但神人變成了鳥,兩隻鳥​曲頸回頭,啄食筆直通道內的星星。那個筆直的通道即代表扶桑樹的樹幹。太陽鳥將星星啄盡,天就亮了。

3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