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博物館紀實(2023年3月22日)

昨天我在包頭遇到了沙塵暴,被迫躲避到博物館。今天內蒙地區還有沙塵暴,外面依舊哪裡都不適合去,只好開車來鄂爾多斯的博物館了。

1 个赞


早白堊世三葉蟲化石。發現於遼寧錦州。化石是埋藏在地層裡的古代生物的遺骸及遺留下的痕跡。這些遺骸之類被當時泥沙掩埋,其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被分解,而堅硬部分,由於地下水溶解岩石中的礦物質沉積在其中,替代了骨骼原有的有機質,就發生了石化,形成了化石。此時動物骨骼完全被無機物取代,但保持了原來的骨骼形態。

4 个赞


寒武紀中間型古萊德利基蟲化石,發現於雲南澄江。寒武紀是顯生宙的開始,「寒武紀」之名來自英國威爾士的一個古代地名「Cambria」,這裡的寒武紀地層最早被研究。日文將其音譯爲「寒武紀」,被漢文借用。雖然目前已經在南非等地發現了35億年前的細菌化石,但那時生命演化緩慢,到了寒武紀早期地層中卻出現了具有堅硬物質的動物,有了大量肉眼可見的化石群。這個時期也被稱爲「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2 个赞


奧陶紀舌筆石化石。發現於鄂爾多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到了奧陶紀,各類海生無脊椎動物逐漸繁盛,有三葉蟲、筆石、腕足類、腹足類、介形類、海百合等。奧陶紀之名來自英國威爾士一古代凱爾特人部落ordovices。

2 个赞


晚石炭世至早二疊世鱗木化石。到了晚石炭世,鄂爾多斯地區海水時進時退,爲海陸交互環境,因而此時的鄂爾多斯地層中,既保留有海洋生物化石,亦有蕨類植物化石。​

2 个赞


中三疊世無齒芙蓉龍化石​。發現於湖南桑植。二疊紀末期發生了一次生命大滅絕事件,標誌著古生代的結束。其後爬行動物佔領了陸地,恐龍遍佈地球。圖中的無齒芙蓉龍出現在中三疊世,有著像鸚鵡一樣的角質喙,上下頜無牙齒,以角質喙取食,爲草食性恐龍。背上有長長的背棘。

5 个赞


侏羅紀單嵴龍化石。發現於新疆準格爾盆地將軍廟附近。​是一種中等大小的肉食性獸腳類恐龍。此龍頭顱骨上有一高聳的脊突,由兩片連在一起的頭骨向上生長而成,頭骨間氣縫同鼻孔相同,可能同類會以此交流。

1 个赞


早白堊世鸚鵡嘴龍化石。鸚鵡嘴龍屬下有十二個有效種,以蒙古鸚鵡嘴龍最著名。這類鸚鵡嘴龍化石在國內各類地質博物館中非常多。此鸚鵡嘴龍發現於遼西熱河生物群,這裡發現了不少帶羽毛的恐龍化石,爲鳥類是恐龍後代的說法提供了依據。

2 个赞


早白堊世中華神州鳥化石,​發現於遼寧朝陽。

1 个赞


中新世古山西獸化石。發現於山西省。山西獸是一種史前的古長頸鹿,屬於薩摩獸的近親。它們的頸部並沒有現在的長頸鹿長,眼睛後方長有四隻大角。

2 个赞


中新世薩摩獸化石。​屬於古長頸鹿。薩摩獸眼睛後方有對角,口鼻部很長,嘴呈圓形,臼齒齒冠很高,適合側面咀嚼食物。薩摩獸和山西獸都是現代長頸鹿的祖先類型。

1 个赞


中新世到上新世鏟齒象化石。鏟齒象是長鼻目中一類大型的食草哺乳動物。它們的下頜非常長,前端並排長著一對扁平的下門齒​,形狀像一個大鏟子,故名鏟齒象。

1 个赞


上新世大唇犀化石。大唇犀是犀牛的祖先類型。體型矮狀,四肢短粗,前後腳均爲三趾。頭骨短,鼻骨長而弱,沒有角。下頜結合部粗壯,比上頜大。爲食草類的哺乳動物,生活在沼澤一代。

1 个赞


晚更新世披毛犀化石。披毛犀是一種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其頭骨長而大,頭部和頸部低垂,額上和鼻上各有一犀角,鼻角尤其大,向前斜出。披毛犀臼齒齒冠很高,釉質層厚,適合咀嚼質地乾燥的草本植物。​

1 个赞


早更新世猛瑪象化石。猛瑪象身上披著棕褐色長毛,皮很厚,皮下還有非常厚的脂肪層,適應​在寒冷地區生存。頭骨比現代的大象短而高,體型比現在的大象還要大兩倍多。

1 个赞


晚更新世王氏水牛​化石。王氏水牛是一種在鄂爾多斯薩拉烏蘇發現的水牛新物種。其身軀龐大,頭角短粗並指向後方,從角基到角尖逐漸變細。多和猛瑪象、披毛犀一起出土,可能也是身披長毛的大型哺乳動物。

1 个赞


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巨鬣狗化石。巨鬣狗​是一種大型食肉動物,體型之大超過現在的非洲雄獅。它們擁有強大的雙顎和鋒利的牙齒,咬合力驚人。

1 个赞


晚中新世和政羊化石​。和政羊眼眶後有一對粗壯短平的羊角,腦顱部分很短,頭骨與牙齒型態與近旋角羊接近,可能是近旋角羊的祖先類型。

1 个赞


​中新世至更新世三趾馬化石。三趾馬是原始的古代馬類,其前後腳均爲三趾,三趾馬屬下的馬種非常多,分布也很廣泛,是一種已滅絕的馬類,但不是現生馬的直系祖先。

1 个赞


舊石器時代廣河套人頭骨化石。河套人生活在距今大約5萬至3.7萬年間,爲晚期智人。發現於鄂爾多斯南端的薩拉烏蘇河流域,屬於薩拉烏蘇遺址。該遺址由法國學者桑志華於1922年發掘,是當時中國境內發現的較早有可靠地層學依據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