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在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永恒的组成。”
死亡是什么?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从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不同角度,对死亡会有不一样的解读。
此话题的提出,Guti酝酿了一些时日,灵感来源与六度世界成立以来几个被热议的话题都有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那场“熵”的大论战,以 @野蜂狂舞 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利用熵增定律来解释生命走向死亡的不可逆过程, @海涯 认为此定律不能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的理由是生命系统非“孤立系统”。 @Tianxian 在“也谈博弈—给麦哲团站台”的帖子中引述《自私的基因》,从基因的角度阐述对博弈的理解,这给了我开脑洞的灵感,如果从基因的角度,是否可以将生命系统近似看作“孤立系统”,从而避免上述分歧? @海涯 以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一贯的严(杠)谨(精),将我从“中医楼”追到“水浒楼”,指出基因并非孤立系统,基因的表达也并不取决于基因本身,并借用表观遗传学的理论将细胞死亡和老化归因于环境影响。对此,涛哥 @David 提出异议,认为细胞老化的主因是细胞在复制过程中端粒的耗尽。由于当时正值春节,Guti无暇回复,于是争议便搁置了下来。将死亡的话题重新提出,真正带给我此番冲动的导线是与小狐狸 @Fuchs 在“育儿楼”中关于如何面对孩子像父母提出“死亡要求”的讨论,这让我思考,死亡的确是一个蛮值得探讨的话题。
我创建此话题的目的,一是对过去众多话题的重新梳理,感谢各位提供的思考;二是对与老朋友争议的交代,虽然时至今日,那些争议点已经不再重要。三是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将死亡的话题进一步延伸。
以上,便是此话题的由来。我曾感叹,人类在聊天时的大脑竟如此奇妙,可以从一个话题瞬间转向另一个话题,如果不喊停,可以无限拓展下去,这是题外话。
回归正题,下面我将试着从基因的角度聊聊对死亡的认识。(为了减少分歧,先声明,我并非遗传学科班出身,此处的基因是指广义上的遗传物质,而非狭义上的核苷酸序列)
如果生命的本质是基因的表达过程,那么死亡意味着这种表达走向终结,是什么导致其走向终结的呢?目前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是涛哥 @David 提到的“端粒说”,另一种是 @海涯 提到的表观遗传学。为了使表述不过分晦涩生硬,专业的概念请自行Google,这里我打个生动的比方以便理解:
端粒有点类似游戏里的血量,控制着游戏人物的生命,每受伤一次,就会减少一格;人体染色体每复制一次,也会消耗一段端粒。血量打完,游戏人物就死了;端粒被消耗完,人的生命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表观基因组就像运行在硬件(DNA)上的程序, 控制着哪些基因应打开,哪些应保持沉默,借由不同的指令控制着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拥有各自的身份和功能。一些未知因素(主要是环境影响,如吸烟、抑郁、化学污染等)会造成程序错误而发生系统崩溃,导致细胞老化死亡。
比较这两种观点,端粒说更强调先天的底子,表观遗传学更关注后天的际遇(环境)。
我眼中的死亡,是一种被设定好的程序,一种模型,而环境是模型中需要输入的参数,参数不同,会让死亡的进程产生差别,但无法阻止死亡的结局。
那么,这个模型背后的设计者到底是谁?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我们是否可以改变这一模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