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山水畫,西方人的風景畫(一)

面對自然,中國人畫出山水畫,西方人畫出風景畫!

為什麼?

一,人是觀念的囚徒

談藝術,真如俗話說的:吃飯得從栽秧說起。

人類文明的開始,建立觀念的積極性,往往大于改善物質生活。例如,青銅器的出土,多為祭祀用具,而少生活用品。左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巫文化在東、西方的早期歷史中,都是影響較大的。在中國,從巫——儒——士(文人)——到知識分子一脉相承。這些名稱各異的人,都是觀念的建設者和宣傳者,觀念是行為的導師,生命的依據,有了它,人才能安心!

故而,希臘人看天,看出了邏輯,幾何,數(萬物皆數)⋯⋯,鈴木大拙說(日本思想家):西方是清晰的、邏輯的,而東方是直覺的(藝術)。

西方人面對自然作畫,是主、客兩分(二元論),他是站在自然之外畫自然(室外繪畫),他把看到的這個局部——以几何的精神——精確的畫出來。他沒有要把自然的整體畫出來的欲望.他也不可能看到整體。他畫出的是他看到的這個局部風景,故名:風景畫。它是寫實的。

中國人則不同,他從來就認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齊物論),無主、客之分。他是在自然中畫自然,而依靠的是直覺和體悟,不是几何!觀念、立場不同,名稱、結果也就不相同了。可是,他看到的依然是自然的一個局部.也不可能看到全部,而畫者卻又是整體的一部分,他有要了解自己和整體的關係,以及表現整體的強烈欲望,整體怎麼表現(畫)?只有回到室內,沈思冥想(室內繪畫),澄懷味象(宗炳語),澄懷者,去除一切雜念,和現象學的括弧法則一樣(懸置),味象者,放棄一切雜念,通過對表象——看到的自然局部——感覺以及思考,來把握、認識整體!但感覺和思考是畫不出來的,必須找一個整體的象徵物,找一個能代表觀念的形式,找什麼?不可能找一朶花,一棵樹⋯⋯,必須找一個大物!世間大物莫過于山,所以就選擇了大山!

而這山,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是神聖的。這是歷史的存在事實。巫師們把它看做溝通天地的中介(西方也有地柱說)而中國人的——天的觀念大約形成于堯時代——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史作檉先生如是說),中國沒有一神論的宗教,而天的觀念便是他的形而上自然觀。這山通天的中介意義,可想而知。山對於西方也有重要意義,所以,希臘的諸神住在奧林匹斯山上,摩西接受十戒,也是上西奈山⋯⋯,在中國,不可一世的秦皇、漢武,也要謙卑的上泰山封禪(祭天),通過這個儀式顯示自己的合法性:我奉天承運,我是天之驕子!
儒士不敢和這些不講理的人爭祭天的權力,孔子便說:那我們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吧!可見,這山在中國先民心里的份量有多重! 大山既是形象的山,又是觀念的山。山水畫的山也如是!故畫自然,畫成了山水畫,是寫意的。

山水畫最早的畫論,是南北朝宋人宗炳的巜畫山水序》,開篇明義:聖者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山水以形媚道⋯⋯,聖者就是掌握道(真理)的人,他能解釋萬物的存在,而賢者是能通過對形象的思考,了解真理的人——巫、儒、士、文人、知識分子,藝術家也是這個系列中的一員。而山是用它的魅力釋道!山就是形而下——看得見的道,山和道是形影不離的一對關係。而到了齊朝的謝赫的巜古畫品録》,又提出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映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氣韻生動的提出,更是使山水畫背負著大外宣的任務——解釋真理,彰顯真理!也使後人難以理解,認為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甚至董其昌同志都說,要理解,只能通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靠自己去體悟(禪),畫山水變成畫道(真理)。山水畫發展到五代、北宋時,一個天才群體出現了,天才的出現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出現就是出現,弄不清楚的!這個天才群北有,范寛,荊浩.關同.李成⋯⋯,南方有董源,他們的作品都有很強的觀念繪畫特徵。哲學家史作檉先生說:中國繪畫的最高成就當然在於山水畫.而如果我們把中國山水畫當做一般風景畫來看待是不正確的.因為當唐五代中國山水畫成熟之初期,它就充滿莊嚴與肅穆之情,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種孤獨與沉默的藝術。…它充滿了精神或宗教之理想性。…并富特有之自然精神的山水藝術!宗謝范式,成了自古至今的評畫原則!中國畫論多如牛毛,有的在題款中,有的在詩文中,顯得雜亂,無清晰的路徑,但宗謝范式是基本!

說到這裡,有點玄了,還是來看范寛的巜谿山行旅》,關同的巜秋山晚翠》:


范先生的作品,有很強的圖騰崇拜味道,——尊畏天地。畫中正面主山,象羅馬軍團的方陣,有壓倒一切之勢,顯示出自然〈本體、道)的力量!我看過它類似真品的作品,是日本二玄社和榮寶齋合作,用傳統的水印木刻和現代攝影技術復製的原大作品。站在作品面前,那種震撼,就是我說的:羅馬軍團的方陣過來啦!眾生迴避!或俯伏稱臣。

而關先生的則充滿道教的神秘感,那反S形的結構.綿密的線條.團團環繞.正顯示宗教的神秘性.清王鐸說,又老又細,大氣磅礴!

可惜我手中的資料,不能很好的顯示原作的精神。這是佷大的遺憾!

話說到這裡,我就要不揣陳腐,引兩句老子的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兩個名字,山水畫,風景畫.就是兩種文明的不同的藝術形式。文明的開始就是以符號(文字)為萬物命名.以區分萬物.萬物的出現始於命名,卡西爾說:人是符號的動物,這和老子同志一個意思。文字出現以前是史前文明——圖形文明,也可稱為,原始(自然)的藝術文明,可見藝術是文明的源頭,或者說是文明的生母!

在這裡還要聲明一點:我講山水藝術,主要依據的參考書如下:史作檉先生的《水墨十講,哲學觀畫》,《塞尚藝術的哲學隨想》,邵琦先生的《中國畫文脉》,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散步》,貢布里希的《藝術發展史》,鈴木大拙的《禪與日本文化》。

曬個書單是想說明, 我不是在寫博士論文,我只想用我畫山水及讀書的感受,來講解山水藝術,每句引文都注明出處,太難為自己,讀起來也不通暢,我盡力將它說淸楚,讓大家有個明白。在組織行文上我还是下了點功夫,其中也有我的一些見解。總的來說,沒有以上這些書,我是不敢來講這——山水藝術的!

再不揣自大的嫌疑,放一張我的山水畫在這里,大家對比著看一下,我的山水還有那道教的神秘氣氛?還是充滿欣欣生氣,生命與大地河山共樂!山水畫是否还在進步中?

就到此吧,改天接著聊。

致沙倫藝報

7 Likes

學習了…您的畫裏有人間煙火氣…山含情,水含笑 …不知道我的感受對不對…

3 Likes

對!這山、這水有我的人生在里面!

2 Likes

觀先生畫作,總會感受到一股暖意或者說生機。

3 Likes

從王老言談和畫作裏感受到有蓬勃的生氣,熱烈的豪氣…和謙遜的大氣…:+1:

1 Like

你過獎。我爭取做到誠實。沒有感動我的東西,,我不畫。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