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句話結合上下文,意思很明顯。是說在文人詩配樂演唱的情況下,更主要的是音樂和歌詞的配合關係,當其脫離音樂後,特別到了魏晉以來,格律問題才開始成其為問題,這構成了永明體產生的一個因素。
討論切記不要偏題,我在之前回覆你問題的那個帖中,完全都不涉及到格律詩誕生及以後,如宋代。
之前填词的贴发了吗?我没找到?谢谢
發了,當時發的這首。
不知道您收到沒有,看上貼。
看到了!谢谢
我来尝试解答一下,说的不对请林小姐指正哈。
音律和格律不同,曲谱的音律更严格,词谱的格律相对简单很多了。根据林小姐的文章《什么是十二平均律》所述,音律分宫商角徵羽五声,又分黄钟大吕等十二律,所以曲谱”因声以度词“要按音律来填词。
后来词与乐分离,成为纯文字的文人词。到南朝永明年间,萧衍等人总结出诗词的格律,只分平上去入四声,简称平仄,后来逐渐形成唐诗和宋词的格律。直到今天我们填词都是按这个格律的词谱来的。
律这个字在这里出现多次,但是含义不同,容易误解。
唯一一處可能需要指正的地方是,我不太清楚您說的「詩詞」中的「詞」指什麼。在文學上,一般「詞」指「曲子詞」,「曲子詞」是唐五代產生的,宋人寫的「宋詞」即曲子詞。南朝永明體「四聲八病」主要針對當時的文人詩,從而推動了格律的發展。音樂旋律和漢語聲調起伏變化關係,在剛剛的帖中,我進一步談及了。
即這個帖子中
这样理解对吗,词谱也是有个变化的过程,早些的曲子词也是讲音律的,直到宋代柳永、周邦彦等人的词都是这样。苏轼那时代开始有部分人填词只按平仄,而不再按音律填词了,后来大部分曲谱都流失了,所以后人填词都只讲平仄,直到今天。
是的。目前尚能有據可言復原的宋人曲子詞是《白石道人歌曲》裡的一些曲子。按照詞譜,蘇軾的詞肯定是都合格律的,沒有問題。李清照說其「不協音律」肯定也是真的。我們只能認為是按照後來的詞譜合律可按照當時的音樂的確有很多不協音律的地方。
听说敦煌莫高窟发掘出来不少早年的曲子谱?
以我所了解的現有資料,蘇軾的詞大概率還不是按詞譜平仄填的。在文獻上由於沒有宋元詞譜流傳,我只能從文獻角度說蘇軾也是以聲度曲的,只是可能不是很講究。但如果哪天發現有北宋詞譜或有詞學研究者在研究中發現一些鐵證,那我才敢說可能是按詞譜填的。學術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只能說不知道,或按照現有證據及自己所知的範圍來談。
是的,敦煌發現的是曲項琵琶的燕樂半字譜。那個似乎目前還沒有研究者有辦法做到相對靠譜的復原。
所以如果我理解准确的话,林小姐的意思是,唐宋人填词是根据音律,而不是根据格律,只是音律比格律更严格,因而包含格律?
if so, 能否解释一下:
1,为什么同样配乐演唱的诗经和乐府诗里的句子几乎全部不是律句,而唐宋词里基本都是?十二平均律略于诗经同时,如果诗经和乐府诗也要按照音律,为什么就不符合格律了?
2,按照我粗浅的理解,音律有两个因素,一个是音高,比如1234567,宫商角徵羽,一个是音长。不过格律主要是平仄,而平仄区别主要是同一个音的变化,比如平声是平缓,上声去声有抑扬,入声短促且有塞音韵尾。这个与音律似乎侧重不同。同一个平声或仄声字,都可以唱1234567,音长也都可以或长或短。
没有挑错的意思,只是不理解,所以想请教一下。我从小喜欢提问题,学贵有疑,而且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言语中有不敬之处,还望多多包涵。
劉禹錫《憶江南》:「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可知劉禹錫不是按譜填,是依曲子詞詞牌「曲拍為句。」元稹《樂府古題序》涉及「因聲以定詞」即根據樂曲來定詞和「選詞以配樂」即現有詞再譜曲兩類詞樂關係的韻文,而根據樂曲來定詞一類則說:「因聲以度詞,審調以節唱。句度短長之數,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準度。」那麼詞有沒有可能先有詞再譜曲呢?有可能,但絕大多數情況應該是反之,理由是有詞牌,除非自度曲,否則應該是根據詞牌音樂定詞。至於什麼時候有詞譜,目前還不知道明代之前有,在清代時,四庫館臣研究時所見最早的已經是明代的了。可以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那本書值得過一遍。
另外,我不認同「學貴有疑」。當年教過我的老先生說:「我說啥你記住就行了。」我就聽老先生的,他說啥我記住就可以了。但讀書量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有疑,知道哪些可能說得不對,我要核實材料。疑是一定會有的,從讀書和積累中就會有,然後再找資料核實,但不是沒讀過書材料不足就可以推導來的。五四之後的學者疑太多,傳承太少,書都沒看過幾本,寫什麼論文天天商榷啊,好像古人都不如他。其實,反而是我們對先人不夠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