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斯大林与罗斯福的关系之谜

@野蜂狂舞@Bill_Chen你们对雅尔塔问题有长足的思考@子旻您总是视角独特,请大家指正!

突然明白,写拿破仑时,为什么笔头滞涩。原来,我不但靠了机器人写作,拿破仑本人也像个机器人: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所以在军事和行政上特有效。然而,最终,他的自己,就像一个失控了的AI。
反之,罗斯福能够用钥匙打开铁面人斯大林的心锁,看到他“金色的目光如蜜”。所以,我写他们时,笔下生风,

馬雅姐,我剛在另外一個相同主題的貼子裡回覆了。

貌似连续@ @人时,中间应该用空格分开,我没有收到提示,是看到系统提示旻姐的发帖,进来后才看到的。

雅尔塔会议在国际上是显学,我没啥可以补充的,但是其对国内影响却不是国内史家叙述的重点,估计是因为“若了解其过程,对老蒋可能会产生违反“官方价值判断”的认识”。

雅尔塔协定规定中国必须依据其内容和苏方签订一个协议,协议对在华东北的战败国利益全权转交苏联继承会有明确定义。协议签署之后,苏军才会出兵东北。所以这个雅尔塔,当时被国内认为是新版的《巴黎和会》,美、苏、英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联手出卖了战胜国中国的权益。 蒋介石得知后痛心疾首,而毛泽东在49年底访问苏联首要任务就是重签这个协议,因为它算是新国耻。

以下文章转给您,内容不少,但引注十分清楚,是很好的了解雅尔塔会议与中国国民政府之间发生在那一段的史料。有时间可以看看。分上下两部分。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676.html

我等待您这位专家的回复“久矣”,:smile:

请教:老蒋认为的“丧权辱国” , 与老毛后来的力争,到底争回来多少?外蒙未归,东北的港口和铁路过了几年回归即为成果?

不久,又被斯大林绑上战车,丢了台湾。

那还是毛,换了刘周,恐怕连东北都不敢要,给了北韩当联邦:sob:

布热津斯基的“北约东进”,使西方 坐失拉拢俄国、甚至结盟的历史良机,有意或客观地促成了中国的崛起。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西方低估了中国和东方(主要的印度)的潜能。然而,即使像毛这样对中国有强烈信心者,变化之大, 也始料所未及。

@Bill_Chen @Zimin

我就是一爱好者而已…

因为雅尔塔会议根本不允许国府派人参加,所以也没有谁“丧权辱国”,作为民族主义者,蒋介石感到被羞辱是肯定的。

毛泽东的重签且不管内容如何,就是斯大林被迫改变初衷答应重新签订协议,对那时候的CCP和他们身后翘首以待的民主党派人士来说就已经是个大胜利了。何况内容确比之前国府45年的那一份,对主权问题严厉的予以了声索。

但留下了朝鲜战争的败笔……

毛泽东如果不坚持重签这个协议,攻打台湾是不是会先于朝鲜发动?

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会死很多中国人,不会比为朝鲜战争而献出生命的中国人少。台湾也会经历大陆后来经历的一切。所以,也许斯大林苦心经营也帮了中国,留下了一个华人都称道的好地方……以反对派的方式激励对岸要做的更好才行!

我對歷史的愛好,主要是宏觀的,對於重大歷史史實,關注卻无研究。因此,對於您的大作,拜讀而无評論能力。

關於雅爾塔會議,我的關注點,一是其決定了至今為止的世界格局,雖然西方在蘇聯分解後試圖重構,但還是在基本格局上的變化。二是這是英美霸主地位的交接,雖然一次大戰後美國是實際的老大,可是英國認慫是雅爾塔。三是雅爾塔體系正在分崩離析,新的體系沒有形成,這是世界動盪的基本原因。

所以,我覺得雅爾塔會議很有研究價值,感謝您的大作,給了一些新的解讀。

1 个赞

我的解读,是从罗斯福看到斯大林“金色的目光如蜜”,得到启发的。我被震撼。

距离地缘政治很远,但世界和人类的命运之变化,有时候很偶然。@野蜂狂舞

如果当年亚历山大一世从拿破仑眼里,能看到“地中海蓝绿相间的波涛” 世界的历史可能重写。:blush:

Cleopatra’s nose, had it been shorter, the whole face of the world would have been changed."

如果罗斯福像丘吉尔一样长寿,冷战仍会爆发?台海会成为问题?

我覺得不存在這樣的可能,一來共軍沒有渡海能力。連最熟悉海洋的福建人指揮打金門已經一敗涂地,一百多公里寬的海峽,沒有空軍掩護,怎麼過去?

其二,彼時彼刻,東北是亞洲工業之牛耳,朝鮮局勢直接關於新政權的生存能力。而當時(1950年)的台灣,還是一個飽受通脹折磨,一無資源二無人才(不算大陸過去的)的農業島,連土改還未進行。

所以,對於中共來說,東北安危是重中之重,而且只有打了問蘇聯人討回懸地才理直氣壯。入朝的決擇是正確的。

可能不需要通過拿破崙的眼晴,只要沙皇們閉上眼,地中海的藍綠估計就會浮現。

斯大林一开始就拒绝了毛重签协议的要求,后来是迫于形势非要重签不可。毛泽东离开苏联回国两天以后,斯大林即召金日成来莫斯科,同意他半年前就提出的解放南朝鲜的计划。而这个计划是金通过苏联驻朝大使提出的,斯大林一直未予回复,显然他不同意,原因应该是答应了中国解放台湾。

上边这段话除了最后半句实证尚不多,其他都已有多方档案资料证实了。

确如你所说,朝鲜战争一开打,中国必参战无疑,这个斯大林算好了,因为毛49年答应过金日成,一定帮助朝鲜完成统一大业(以及你提到的战略要素也促使中国非要参战),而战端一开,中苏协议中关于中长路、旅顺港和大连港的权益归属立刻实质上作废了……

毛泽东不逼签这份协议,按中苏协定,掩护台湾海峡作战的空军在53年就会整训完毕,海军舰艇也会援助到位,关键是美国已决心放弃台湾,彼时尚无第一岛链的设想。而朝鲜战争将美国的力量吸引了过来,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构成了封锁中国的第一岛链。

而历史没有放过苏联,这次战争战略意义上貌似斯大林很顺手,却从此锁定了和美国的全球对抗,把自己推上了不可能获胜的道路。

這個一廂情願的推論我是同意的,我更認可當時的共、國就是棋子的現實。一方棋手稍動,對手立刻反制,當初承諾的基礎便不複存在了。毛蔣的硬氣就在於明知被請君入甕了,仍能維持底線,甚至還可以小兵聯手反擊,讓大國的操弄適可而止。

@子旻

也许我比你歪。

罗斯福看到斯大林“目光如蜜”。而亚历山大无视拿破仑眼中“蓝绿的海”,所以拿破仑受伤。亚历山大太土。

否则,他们有可能像后来的默克尔与普京一样,结成欧陆同盟(而没有德、俄当今受美国的钳制)。

除了沙俄太土之外,亚历山大跟拿破仑不投缘。这就是我说的历史的偶然性。

如果纯粹利害,怎能有“金色的目光如蜜”?丘吉尔应只见“冰冷如铁”(你这老土、老共!动我的奶酪,后悔当初没掐死你)

1 个赞

確實土。

亞歷山大的沙俄兵進了巴黎,問店家要吃的,"久"等不來,連聲催促bistro(俄語快點之義),結果催出了一種菜式。

这段描述非常传神,很少在爱好者里看到有这样“Balance of Power”的叙述。如此看待历史定然少了虚无主义的遐想,智慧随之而生……

送给你这首我非常喜欢的彼得.博伊尔的Balance of Power第三乐章:A sense of Direction,农历新年快乐:champagne:

1 个赞

好像已經是二推了吧:rofl:這次一定認真聽。

給Bill爺拜個早年,龍年得運,收獲定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