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对一国之兴衰
漢族先人在黃河中上游地區的開墾,創造了漢唐盛強的物質基礎。
而開墾(還有爭戰)帶來的大規模砍伐,導致土壤大量流失,又埋下了數百年後黃河下游淤塞的埋筆。
其實這本身並不是一個太嚴重的問題。華北在胡人治下由農耕轉為放牧,治水變得irrelevant。而南宋偏安一隅又剛好助力華東、華南的發展,時代的重心本來就在南遷。
時代的初衷,應該讓胡漢分離,空出中間地帶一一所謂豫魯蘇皖黃泛區,讓黃河自由改道,自枯自涌。
若按此軌跡,南方極有可能發展出海洋文明。即便在崖山之後,漢民族也很快恢復了元氣,並利用元朝開放的慣性,把影響力擴張到了整個南洋。
然而,慣性畢竟沒有動力來源。當朱棣猶豫再三,非要把國都逆時代潮流北遷,漢文明的衰落就注定了。
歷經蒙古百余年統治的華北平原,已經更像是草原。水利設施荒廢許久,重新整地通渠談何容易。於是,朝廷所需糧食就得從南方運來,沿著忽必烈修通的京杭運河山東段。
誕生於元朝的漕運(當時還是玩樂性質),自此成為了帝國的重中之中,而黃泛區成為了漕運的必經之地。這是一個致命的十字交差。
農業時代的技術手段,對於黃河這樣級別的淤塞,是無法根治的。無論用多少人工、花費多少銀兩、任用怎樣的天才,水患始終難絕。在朝廷眼中,其患最甚之處在於黃河氾濫之水(沙)會溢入運河(特別是奪淮以後),雍斷漕運。
因此,從嘉靖到同治的三百年間,河漕之患成了一個無底洞,消耗了中華文明絕大部份財富積累(康、乾多次下江南,首務也是察考河漕)。與此同時,西方卻正在大航海中乘風破浪,財富滾滾。
所以,李約瑟之謎,真的很難回答嗎?
我倒是想問,漕運那麼艱難,為何不海運?
中英鴉片戰爭能夠在南京結束,一個原因就是,英海軍控制了漕運通道(鎮江),清朝咽喉被扼。
1431年鄭和最後一次率艦隊南下,20年後漕運總督設立。
佩服! 能把古今中外的前因后果串联起来,更提出“假如……”之扼腕叹息。
黄土国的国运,将过渡到蓝海洋?
在漕運總督設立的同時,葡萄牙恩里克王子贊助大量民間商船沿非洲西海岸向南探索,引爆了地理大發現。
南辕北辙,更加拉开了“东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