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谦:辛亥革命:百年梦想,百年教训

原载北京之春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个日子很有纪念意义。作为历史学者,抚今追昔,回顾百年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有很多感慨和悲哀。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亚洲第一共和,其后经历了百年动荡的历史,帝制虽去,专制依在,由家天下变成了党天下。中国至今仍在宪政的大门外徘徊,不得其门而入。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鉴往知来。

辛亥革命是一场各派政治力量妥协的温和革命,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中国向来缺少妥协的传统和文化,从来都是成王败寇,零和游戏,所以辛亥革命最初能够获得成功,就在于各方的妥协,十分难得,是各种历史因素和机遇凑在一起的结果,可遇而不可求。

辛亥革命成果有三个:一是结束两千年帝制,二是初步建立起三权分立的宪政架构,三是实现了言论自由。现在回过头来看,民国初年恐怕是近代中国最开明和自由的时期。前一条,后面两条,中国至今仍然可望而不可求。这是辛亥革命最值得纪念的地方。

可惜的是,当年参与博弈的各派政治力量并没有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使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宪政框架破局,其中革命派中的激进势力起了相当的破坏作用,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在先,袁世凯解散国会在后,由此开启了中国百年动荡的历史。教训十分惨痛。

回顾辛亥革命的成败,对朝野双方都有很大的警醒意义。

首先,对当朝者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局面和晚清一样,各种社会矛盾已经逼近全面爆发的临界点,整个社会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如果执政的共产党继续贪恋权力,拒绝改革,迷信武力,死抱摄政王载沣“不怕,有兵在”的思路,到头来会死得会很难看,结局比满清皇族更惨。

对民间这一方来说,我觉得辛亥革命也有很多值得记取的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打破“革命救国”的迷思,不要迷信革命,尤其是暴力革命。革命不是万能的,往往是南其辕而北其辙,误入歧途。当然,革命是民众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民间的理性力量应该既维护基本人权,同时记取历史教训,避免再度误入歧途。

可以说,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是一部“不断革命”的历史,是各种激进势力比赛看谁更革命的历史,比赛看谁的拳头大,拳头硬,能用武力统一中国。国民党比北洋政府革命,出兵北伐推翻北洋政府;共产党又比国民党革命,消灭国民党八百万军队,建立共产中国,整个中国成了乌托邦的试验场。接下来,中共内部又开始比赛看谁革命,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比刘少奇的坚持新民主主义更革命,最终国家陷入文革浩劫。

殷鉴不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纪念辛亥革命也是如此,其中重新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过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我认为,应该根据近年来发掘的史实,廓清多年来国共两党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而对孙中山的粉饰拔高。

孙中山究竟在辛亥革命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对当代中国的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应该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还他历史本来面目,既肯定孙中山多年来的推动之功,也不回避他的过错,更不应过分拔高。实际上,后来对中国造成很大危害的一些事情,无论是联俄,还是搞党国体制(党军)、效忠领袖、个人崇拜这一套,孙中山都是始作俑者。造成更严重后果的是,孙中山鼓吹的国民革命,打开了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的魔瓶,给后来共产党上台搭了戏台,影响至今。

《北京之春》主办纽约辛亥百年座谈会发言稿

作 者 :高文谦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1年10月15日10:12

十余年後讀馮丶高二文,只能一笑了之。

1 Like

是,我也觉得他的历史研究“成果”,问题太多了。

馮先生文章裡的觀點,有些我認同的,但結論(就是標題)太跳躍(近乎嘩眾取寵)了。

用人品道德以及後來的史實(這裡的意思是consequences)去評價歷史人物,不僅對這個人非常不公允的,也會誤導其他人。

比孫文稍長、跟他有共同經歷、視野和情懷都不逊於他的容閎,作為同時代的觀察者,跟孫有很多交往與合作。他的記敘,是了解孫文其人的一個比較貼近當時實情的角度。

容闳曾任清驻美副公使吧?郭嵩焘式的人物

最近看了他的文章,说到宋教仁案,安到了孙文头上,这个也太难以接受了,还有就是宋不死,加上章、黄等人,中国宪政早一百年就实现了,这种结论都有点夸张

冯先生的文章和节目读起来就是有点这个问题,最后他的结论主观性很大,感觉给读者没留多少"讨价还价"的空间. :smile:

1 Like

我国文人既不重事实,也不重逻辑,只要反党一切皆可利用。反党反到要批孙中山,也算反到失心疯的一个典型案例了。

容閎學童時起便在澳門接受西式教育,一路讀到美國大學畢業。入了美國籍,娶了美國太太。他的西化程度,在當時亞洲是罕有的,他的評價體係與當時的時代是同步的。

容先後與曾國藩(留美幼童一事就是他向曾建議的)等朝廷重臣、康有為等維新人物以及孫文等革命黨人都有過直接、有時候還很深入的交流(甚至合作),識人可謂廣矣。

西方式的mindset和超然的positioning,加上深諳中國現實,這就是我比較願意采信他敘述的原因。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