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津逮》(祀)

祀 祭無已也。从示巳聲。(詳里切)禩,祀或从異。

今:邪紐,止開三止韻上聲。古:(1)賈海生:定紐,陰聲噫部舌音。(2)黃侃:定紐,咍部。
《周禮•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鄭《註》:“故書祀作禩。”《釋文》:“禩,音祀,又作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从示巳聲,或从異聲。”婉清按:祀、禩同字異文。或曰从巳聲,或曰从異聲。巳、異古均乃定紐,二字雙聲。王力、董同龢、李方桂、周法高‘巳’‘異’皆入之部,二字亦疊韻。黃侃分古韻二十八部,‘巳’乃咍部,‘異’爲德部。賈海生《說文解字音證》據曾運乾三十部,‘巳’乃陰聲噫部字,‘異’爲入聲肊部字。然陰聲噫部、入聲肊部可陰入對轉。《詩經•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異、貽韻,‘異’乃入聲肊部字,‘貽’乃陰聲噫部字。《詩經•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祀’乃陰聲噫部字,‘食’乃入聲肊部字。此類通協爲韻甚多。王力諸先生學語音於西洋,黃侃、曾運乾諸先生繼音學於清儒,故有是別。今之學者承西洋語音之學,故多不言韻部通轉之則。戴震《轉語二十章》、程瑤田《果臝轉語記》至太炎先生“成均圖”,古之對轉,亦有定說。後人或謂太炎“無所不轉”。余以爲求古音,非獵奇也,欲通古籍文義故也。古之通假,未必音同,亦或音近,通轉之音,或雙聲,或疊韻,求諸通假,多可取法,非“無所不轉”也。祀、禩二字,考之甲骨文,余未見以異爲聲符者。‘巳’或乃胎兒之象。徐鍇曰:“鍇按:老子曰:‘子孫祭祀不輟’,是也。”此蓋許慎所言“祭無已也”之義,亦合‘祀’字从示从子之形。張文虎《舒藝室隨筆》:“案:祭無已,語簡未達。定公八年《公羊傳解詁》云:‘言祀者無已,長久之辭。’《疏》云:‘見其相嗣不已,長久常然。’此蓋漢儒相傳之訓,謂子孫世祀不絕也。”張說是也。

林婉清
2023年1月10日

8 Likes

這篇是解釋「祀」字。

對於一般讀者,這篇可能是比昨天的「齋」稍微難懂點,因為涉及一點音韻⋯⋯但是以後也會有些字的內容比較好懂。關於「祀」字大家也可以進行討論。

今天的讀不懂。巳有胎兒之相,所以祀有傳承之義?

2 Likes

絕大多數類似昨天那篇,這篇由於涉及到音韻,所以屬於難懂的。

我怎麼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講音韵的:joy:

巳像胎兒之形,子則像嬰兒,未出生前是巳,出生了是子。「祀」則是「祭無已」,就是文中所說的「子孫世祀不絕也」。所以从示从子。

這個字涉及到需要談的音韻問題,這樣的字極少⋯⋯

"未出生前是巳,出生了是子”,這句便是收獲。

考究一个字的本义常常有以下步骤。一,根据字形推敲表达的含义;二,根据含有这个字的古文献去考察该字的意思;三,这常常是被忽略的方法,根据含有这个部件的其他字推演它的含义。比如一个常用字“包”,一说是包裹胎儿的包膜,也有说是胚胎,胎儿。根据这个“包”字,也可以侧面论证“巳”的本义或者含义。

1 Like

子通常是比较大的孩子了,前面还有一个儿,就是头盖骨还没完全长好的幼儿。

是的,包和孕都可以作為巳和子的旁證。

1 Like

茅塞頓開。

1 Like

巳是不是有快要开始,马上要成了的意思?《晋书‧乐志上》: “巳者, 起也。 物至此时毕尽而起也。结合林小姐说的:”未出生前是巳,出生了是子“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十二时辰中的巳时是指中午9点到11点,接近正午。所以南唐宰相冯延巳,字正中,巳时延一下就到了中午。巳这个字应该有好兆头的意思吧。

2 Likes

巳的確有起義,但實際文獻中,基本還都是做地支第六位用的。

1 Like

那巳與蛇之間的連結,該如何理解呢?抑或蛇壓根就和地支沒關係?

1 Like

十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為什麼會那樣對應我也不知道,這是個目前材料還無法解決的問題。「巳」在許慎那裡的確認為和「蛇」有關,但目前材料還是更傾向於朱駿聲等人看法指胎兒。這個字回頭單獨談時會說比較細。

2 Likes

甲骨文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简单绘形导致了有些不同的字书写起来相似。蛇这个字最早的就是三尖头和弯曲的蛇身,尾巴勾起来了。我看到过有一些学者还专门谈过蛇这个字最早到底是南方毒蛇(三角头)还是普通蛇。而胎儿蜷曲身体,刚好比较像。

汉字在演化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书写形式,一些图画被拉直写成标准的汉字时也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有的相似部件或者汉字合并了,比如肉和月;有的以前相似,但是后来有了不同的形式,比如手的各种变形部件。

这里面还涉及很多其他问题,比如说字义演变,一字身兼数职,后来很多是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上各种形旁,分担该字负担。而本字却用来表示跟本字大相径庭的意思。要具体字具体分析。

3 Likes

讀之如飴,非常開心。

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