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改良派与革命党之争
此时在国内,康党虽被杀的杀,赶的赶,可连慈禧太后也明白,如果再不实行新政,大清的江山就会不保。因此,她被迫采取一些有限的新政措施。袁世凯本来就支持君主立宪,不过他是随机应变之人,戊戌政变时不会以卵击石。可现在,不管是权宜之计,还是为苟延残喘,“上边”已经对新政点头,况且,袁世凯本人的翅膀也比原先硬多了。于是,他对新政推波助澜,心气和底气都挺足。
1906年,慈禧太后宣布预备立宪,领军人物正是掌握北洋大权的袁世凯。经过月余准备,由袁世凯主导的官制改革方案出炉,但因对满清亲贵不利,遭到激烈的反弹。慈禧又改换其他大臣继续制定方案,最终形成对满人有利的方案。然而同一年,就在袁世凯的运作下,中国第一支新式地方警察队伍,以及最早的近代地方议会组织(天津议会),均在天津正式成立;袁世凯还下令:直隶各州试验地方选举、地方自治和司法独立。在国际上,袁世凯则被公认为清廷里思想开明、举足轻重的实力派。
至此,满清亡,民国立。中国有两位杰出人物待命,来领导这千疮百孔的国家:孙文,一位心志高远的理想主义者、职业革命家,但从未有过任何从政和治理政府的经验。袁世凯,了解国情,具有丰富的执政经验,操作能力很强,但在关键时刻,容易打个人算盘。至此,中国面临两千年未有之变局,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革命还是改良?而阴差阳错地,中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结果呢?“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到如今,谁还能断言当年的革命必胜于改良?
辛亥革命后,国家陷于分裂。从表面上看,南方是革命党,北方是保守派,因共和与帝制的理念不同,不能达到共识,所以国家不能统一。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晚清时中央政府的权力已江河日下,无力真正统领地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曾国藩练湘军起,到李鸿章的淮军,再到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各省的都督权势之大,都可拥兵自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满清亲贵,对这些汉人的重臣十分提防和猜忌,基本上是内控使用。他们只利用汉族重臣来戡长毛、平捻军、镇压义和团,以维持家天下。清国的国力用于内耗,而并非用于图新自强。
中国的内地,或南北对立,或军阀混战,国家从未真正统一过。即使北伐战争已结束,中央政府坐镇南京,也有共产党的红色根据地与其分庭抗礼,国家也依然分裂。而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而从边境地区看,革命党的纲领明确提出要“驱逐鞑虏”,于是满人应该回到满洲去。那么,满洲还属不属于中国?当时蒙古、西藏与中国的隶属关系,是由于它们承认清廷的宗主权。所以,辛亥革命导致的共和,立即引发了外蒙的独立,也为未来满洲国的后患埋下了伏笔。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国家,再加上孙文这样一位国家首领,使得英国对西藏的渗透,俄国对新疆的插手,如天赐良机;且不说,日本对山东、满洲和内蒙觊觎已久。
日本一贯认为袁世凯是强人,要比孙文难对付得多,而他的当政有可能使中国由弱变强,故欲除之而后快。“二十一条”的出笼,其实就是要把袁世凯搞臭。在国贫兵弱而内乱不绝的国情下,北洋政府当时如何为国家利益力争的历史真相,早已被掩埋在尘埃之中。
但是,近年来面世的新史料却证明,孙文为反袁获取政权,不惜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同日本做交易,其出让的国家利益远甚于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而环顾当时的世界,大约同在一个历史时期,国际上有几个大国,社会曾发生过剧烈变动,曾试图由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中国与它们相比,社会转型的前景又当如何?
1871年,普鲁士的威廉一世在俾斯麦的辅佐下, 德国实现了900多年来第一次国家的统一;同年,德国宣布德意志帝国宪法,正式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于19世纪末,德国的GDP已超过英国,在世全界仅次于美国。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1889年日本伊藤博文内阁颁布明治宪法,于1890年实施,这标志着日本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完胜。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军又告捷。
俄国的情况则比较吊诡。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之后,原打算把俄国从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但他的新政措施触犯了许多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立宪遭受极大阻力。保守势力借革命党之手,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使俄国的立宪搁浅。于是,1905年,日俄战争时,立宪的日本战胜了专制的俄国。而俄国的战败,实为沙皇帝国敲了丧钟。
从以上的例子看来,德、日两国因君臣同心,立宪成功,国家进步。俄国则因统治阶级内部不和,立宪失败,国家停滞不前。这些国家,无论立宪成败与否,现代化的程度均高于满清,但它们都没有建立共和的雄心与尝试。这里,笔者姑且不论当时大清国的广大臣民,包括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对共和、对议会、对三权分立等等,究竟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
笔者仅仅质疑:以中国当时的国情,从君主专制跳过君主立宪,“一步登天”,直接跨入共和,其条件成熟吗?
多年来,史学界和社会上已作定论:袁世凯的“称帝”,是开历史的倒车。而有人认为,他若无此举,有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功绩最大的伟人,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过,这观点是不是也值得商榷?试以拿破仑为例。经1879年的大革命,法国面临内忧外患。1804年拿破仑称帝,大权在握,对内平息保皇党和雅各布宾的左右夹击,对外出击奥地利、普鲁士和英国,保卫了法国,从而也捍卫了大部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的“称帝”,也有他防范国家出大乱子的考虑。
况且,共和或立宪,不能光看“面子”,还要看“里子”。历史证明,“面子”上的共和国,目前多在非洲和南美;有“里子”的君主立宪王国,现却多在西欧和北欧。而像希特勒这样真正的独裁者,实行暴政其实并不需要“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