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程是一位粒子物理学家,同时也是耶鲁法学院保罗·蔡中国中心的法律研究学者和研究员,她的工作重点是中国的科技发展以及中美关系。
1974年,李政道(T.D. Lee)访问了上海的一所舞蹈学院,并提出了一个想法:少年班,天才少年特别班。三十年后,我在李所构思的项目中学习物理。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几代中国科学家来说,我们的职业生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不仅因为他对粒子物理学的贡献,还因为他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和促进中美科学交流方面的卓越努力。李政道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誉教授,也是首批两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他于8月4日去世,享年97岁。
李政道以无尽的好奇心、对美的敏锐眼光和对人类的深厚热爱,探索宇宙的奥秘,揭示科学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他的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教训,并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如何运作以及科学家应如何履行公民责任的问题。
李政道于1926年出生在上海,1946年移居美国攻读研究生。两次世界大战为物理学带来了黄金时代,这得益于这一学科的军事和工业应用。国民政府选择了一小部分学生向美国学习核技术,美国是中国在二战中的盟友。李政道和他的同学朱光亚是该小组中的两位物理学家。美国当局禁止分享关于原子弹的知识,因此中国学生转而追求基础科学。朱光亚去了密歇根大学,李政道则去了芝加哥大学。两人都在1950年毕业,恰逢共产党在中国赢得内战,国民党退守台湾。朱光亚回到祖国,后来成为中国核武器计划的领导者。李政道则留在美国,继续在理论天体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有前途的道路上前行。
1956年,李政道和他的同事杨振宁(Chen Ning Yang),同为芝加哥大学的中国毕业生,提出了检查“宇称破缺”的新方法,即宇宙的镜像反射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与原始状态不同。他们的理论经过实验验证,首先由华裔美国物理学家吴健雄(C.S. Wu)及其团队证明,随后其他人也进行了验证,二人因此在次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冷战将这一基础科学的突破提升到了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华盛顿、台北和北京的当局都试图将这一成就视为国家自豪感的象征。
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推翻了长期以来对宇宙基本原则的假设,并反对了西方对中国科学家的种族歧视。宇称破缺的概念在毛泽东的中国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意识形态作用。当时,许多科学家因其工作被认为与共产党教义相悖而遭到迫害,但党拥抱了李和杨的理论,不仅因为他们的中国血统。毛和他的追随者认为,如果宇宙的基本对称性确实被打破,这证明了没有什么是永久的,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群众斗争而改变。1966年,毛泽东因担心社会停滞和自己统治的衰退,发起了文化大革命,使国家陷入混乱。学校停课,知识分子被迫进行劳动改造。
但随着中美关系因对苏联的共同担忧而缓和,李终于在1972年得以回到故乡,恰逢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的破冰之旅。这是李26年来第一次回国。他目睹了政治狂热带来的破坏,并在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议中倡导基础研究。但说服党内的激进派并非易事。
在1974年的第二次访问中,参观上海芭蕾舞学院激发了一个想法。李注意到舞者们从小就开始训练,并免于从事体力劳动。他立即给中国当局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这个初步的建议:“虽然基础科学与舞蹈截然不同,但是否可以在科学家选拔和培训中采用一些类似的方法?”李请他的老朋友朱光亚将信递交给周恩来总理,周恩来将其转交给毛泽东。
几天后,1974年5月30日,李被召唤与毛进行一对一的会谈。李在随后的文章中回忆了这一经历。“告诉我,为什么对称性重要?”主席问。李从桌子上拿起一支铅笔,在记事本上来回滚动,同时向毛解释动态过程如何也可以体现更高层次的对称性。谈话从自然法则转向人类事务,李成功获得了毛对科学天才少年班的批准。
政治不确定性阻碍了这一计划的实施。直到1978年,即毛泽东去世和文化大革命结束两年后,天才少年特别班的首批学生才被录取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该校位于中国中部的合肥市。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所有人必须在15岁或以下。该项目的目的远不止为一小部分青少年提供精英大学教育:其建立是新一代中国领导层发出的重要政治信号,他们寻求通过科学和技术实现国家复兴。
当我和我的同学在2005年抵达USTC时,李的手写纪念信在天才少年楼的入口处迎接我们:“创造的责任在于青年。”公告栏展示了著名校友的成就,包括杰出的科学家、科技高管以及一些在华尔街发家致富的人。我们的老师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不受“天才”这一概念的公众迷恋;几岁的年龄差异根本不值得关注。正如李在该项目27周年纪念的文章中反思的那样,他最初提议的真正目标并不是设立一个天才少年班,而是促成一个开放的机会,在政治动荡中为科学教育铺路。该项目是其时代的产物;其具体要求,包括年龄限制,都是反映李卓越政治智慧的劝说策略。
作为中国政府的非正式顾问和他出生国与他所选择的家园之间的科学大使,李在中国的各种教育和交流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李发起和管理的中美物理考试与申请(CUSPEA)项目,为中国学生在后毛时代进入美国研究生院提供了首批途径之一。
李还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最早和最重要的倡导者之一,这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高能粒子对撞机实验。今年10月标志着该设施奠基40周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参加了仪式并给予项目个人祝福。中国的对撞机还获得了来自外部的重大支持,尤其是来自美国。经过几次升级,该实验仍在进行,并保持着活跃的国际合作。
我在这个实验上完成了本科论文,并于2009年来到美国,在李的母校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系办公室外的墙上挂着一排长长的肖像,展示了曾在该机构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李和杨的照片。第一次站在他们的照片前,我感到像是朝圣。
我从未有机会亲自见到李,但他的存在总是感觉很近。我在论文和教科书中遇到过他的名字。我的博士导师在1980年代参与了CUSPEA的招生工作。我的同事们在那个时期上研究生时常提到他们的中国同学有多优秀:通过CUSPEA后,作业简直轻而易举!
自1979年以来,CUSPEA项目在十年的运行中,近千名中国物理学家得以在美国学习。许多人在各自领域成为了领导者。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毛时代的灾难中恢复,学生们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学校,最后一届CUSPEA学生于1989年被录取。
那年6月,当坦克开进天安门广场镇压以学生为主导的民主运动时,李正在北京主持一场国际物理研讨会。他安排与会者安全离开,并将次年出版的会议论文集献给天安门的受害者:“许多人是理想主义者和无辜的。”对此暴行,许多美国学术组织暂停了与中国的合作。一些科学家倡导持续抵制。
在大屠杀后的三个月里,邓小平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当这位中国领导人在9月再次出现在镜头前时,李在他身边。两人握手并长时间交谈。他们微笑的照片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头版。
李与邓的会晤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批评。这位受人尊敬的物理学家将自己的声誉借给了一位残酷的领导者,并帮助恢复了后者的形象。在给他的同事斯坦利·德塞尔(Stanley Deser)的一封信中,李解释说,他向中国领导层提出了三个请求——公布伤亡名单、给予学生抗议者特赦以及为受害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持——并对所有请求都得到了积极回应。“我很高兴,尽管动荡,今年的74名新CUSPEA学生都被允许来到这个国家,”李补充道。
在与邓小平握手一个月后,李会见了乔治·H·W·布什总统,传达了来自中国领导人的和解信息。
在天安门大屠杀35年后,中国当局并未兑现其透明度或宽容的承诺。我想知道李是否后悔自己的行为。当我反思他在其无可指摘的职业生涯中的这一事件时,真正让我痛心的是,李预见到了来自中国政府的背叛和在美国的职业后果,但他相信自己必须尝试。他在向中国官员提供建议方面有着悠久而成功的记录,但只有在他与国家的目标一致时。
北京采纳了李关于推进科学和技术的建议,以增强自身的权力,但国家不会在挑战其统治的问题上让步。李在天安门之后的选择悲剧暴露了精英劝说作为变革工具的局限性:要想在桌子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接受房子的规则。即使是像李这样聪明的头脑,或许也更容易提出打破宇宙对称性的建议,而不是想象中国的替代治理。
在给德塞尔的信的结尾,李强调了与中国同事保持联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希望以真正的方式帮助他们。”李的立场与布什的立场相呼应。这位总统在天安门事件后急于恢复中美关系,尽管国会施加了更严格制裁的压力,且美国公众对此表示愤怒,他认为与李会面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但更好的双边关系是否总能惠及两国人民?在没有设定条件或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维持对话,很容易滑向默许。正如李所说,维护“科学的普遍性和各国科学家之间的自由交流”可能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但将这种世界主义理想误认为现实,忽视了知识生产背后的政治动机、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以及促进或禁止人和思想流动的权力结构。科学及科学交流的政治性质在李的教育和职业生涯中始终显而易见。科学从来不是无辜的,即使科学家们尽力做到这一点。
当物理学家吴健雄于1997年去世时,李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回顾了她辉煌的生活和他们的丰硕合作,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在结尾,李引用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纪念玛丽·居里时所说的话:“在一位杰出人物走到生命尽头之际,让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她的主要人物的道德品质,或许对一代人和历史的进程更为重要……”正如李所引用的,爱因斯坦接着赞扬了居里的“力量”和她的“意志的纯洁”。
李写道,这些话是“最恰当的”来形容吴健雄,我认为它们同样适用于李。他体现了他所称之为家园的两个国家中最优秀的部分,并直面其最糟糕的元素。他努力将自然的复杂性提炼为基本原则,寻求一种能够超越分歧的更高统一。凭借纯洁的意志,他揭示了世界的美丽以及其破碎。解读宇宙和实现地球上更好治理的追求仍未完成。李已经尽了自己的份,值得安息。现在轮到我们了。
原始來源:NPR
https://www.npr.org/2024/09/05/nx-s1-5092630/td-lee-legacy-perspective-china-physics-yangya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