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爺
(MJTVHoPin)
1
向警予墓,就在黃鶴樓附近,好像地名叫龜山。
被殺時,向只有30多歲。我獨自去看她墓時,當然很感慨。
向是中共創始人、領導者,尤其是女性先鋒。
她曾就讀的周南女中,是我很熟悉的學校。蔡暢、楊開慧、丁玲、陶毅均在該校念書,其中陶為毛澤東早期女友。
若干年後,看彭述之回憶錄,得知向警予因為什麼生活作風問題,受到中央處分,才派到武漢去送死。
之前,向已與蔡和森在莫斯科離婚。
現在,我未必完全相信彭述之所述了。即使他講的是真的,又如何呢?甚至有點欣慰,她還有過奔放的愛情。
那個時代已經非常遙遠了,只剩下中共官方枯燥的傳記。
但有時候,她們鮮活的青春,還是在我腦中晃動。向警予、陶毅、楊開慧死時均才30歲左右。陶與向楊不同,而是死於藥物。
那個激進的時代,革命的時代,毀滅了多少年輕人的未來。
她們的血,全部白流了。
恰同學少年!多麼浪漫,其實是多麼淺薄、無知,卻還要拯救中國。
20年前,一位哈佛畢業生到我辦公室,說要加入我們團隊:一起拯救中國。我毫無客氣起拒絕了他。
再也沒有他的消息。希望他後來順利。
到了現在,我更加害怕那些要拯救中國的人。怕他們救國不成,先將自己毀了。
22 Likes
Fuchs
2
对于个人主义者,以及既得利益者来说,写的没毛病
前几天看了一个在基辅的喝着洋酒生活优越的英俊主播 与泥泞战壕里战士对话, 上面这篇文章很显然是这个主播的思路。结束的画面是战士说我要杀了你, 掐断了线路,主播露出轻蔑的笑
2 Likes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3
#何学 为何为学?就是因为这是一门,基于能看懂现状的思维方式,来准确预测发展的学问。
#何学 学何?学的就是跟其它所有声音不一样的启发(咱别叫启蒙了,否则我又该被抨击搞个人崇拜了)。
何老板被骂是肯定的,但我们希望何老板经常被骂,骂的人越多,我们学 #何学 的就越高兴。
#能看懂这段文字的人数应该不会超过诺贝尔奖得主的直播人数
3 Likes
关于党史人物的真实故事,百姓没有其他渠道了解更多,只能从老何、胜平和宋永毅这里得到更多信息,谢谢!
3 Likes
一腔热血的时代,洒了也就洒了。我有两个舅公,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活埋在大别山麓,在我们老家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他们为什么奋斗?为什么失去年轻的生命?那里还有人问津,有个俗谚说:年轻人的锐气就是成功的一半。安知这锐气不是莽撞的代名词呢?人各有命,如何才有意义?真是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
7 Likes
开心
(开心)
6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同地域的花期不同,揠苗不能助長。
澆水、施肥、除蟲,花開待時,來日可期。
人生苦短,不及花開,可前往別處早觀花。
4 Likes
AKA阿爺網友
(非主流早期貢獻者)
7
施主,何老板讲这党史,跟那些人说书讲党史,不是一个“商业模式”。
2 Likes
程大厨
8
一直认为李敖05年在北清复的三场演讲已经把这个道理说的很清楚了,相信也是他老了之后的感悟
这次11月底的年轻人还真的如长者所言,图样图森破,sometimes naive
我去乌鲁木齐路现场看到,基本都是20左右的稚嫩面孔,还有不少网红特意去蹭热度…
之所以我至今很反感什么白纸运动白纸革命的说法,而只愿意称其为反抗清零运动
就是因为发现白纸两字还真的就是被所谓境外势力带起来的,这对那些年轻人绝对是一种伤害
4 Likes
野蜂狂舞
9
革命,就是打破體制,徹底的革命者,當然不會受婚姻制度約束。男女兩情相悅,就滾到一起,這是天性(動物性),跟著感覺走,就是革命者,毛主席説,破字當頭,立就在其中,幾千年的東西都破了,立起來的是什麼?回到動物世界?革命,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4 Likes
古力_蘑
(古力 蘑)
10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彼时与此时不同,乱世与治世又不同,救亡图存的时代里,这种激烈再所难免。
2 Likes
Zimin
(子旻)
11
你是高興了,被駡的人心裡頭總不好受的。他這幾年下來沒得抑郁症真是苍天庇祐。
3 Likes
Zimin
(子旻)
13
看待歷史人物,如果能從當事人所處的時代出發去感受他們的心路歷程,或許可以更加貼近歷史的脉動和邏輯。
就像Bill問的這幾個問題,難道那些人都只是幼稚無知而已?我想個人的命運總是擦不掉時代所賦予的底色。
讀歷史就是為了洞悉每個時代不同的底色和它們之間的漸變關係,不迷恋萬花筒的繽紛,也不走錯時代。
5 Likes
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处于300年左右一个闭环,不断画圆圈,其实没有继承,没有进步,从没有步入现代文明。这一次步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文明最有机会的一次,又不知会不会给打断了
4 Likes
野蜂狂舞
16
黑格爾就說歷史在中國停滯了,祇有空間展示,沒有時間前進。
1 Like
Fuchs
17
你这句话把这个话题终结了两个小时, 我给续一下命:
黑格尔声称中国历史停滞是因为中国人对于过去的事物呈现出“敬畏”的态度,这种对于历史的“敬畏”使得中国历史被抓住在"一个永无尽头的无形日子". 这也成功地阻碍了中国政治、艺术、文学和其他文化的进步,因为注重过去而不关注未来。
与中国人的以史为镜一样的逻辑, 漫长的中国历史总能挑出“足够”的例子让人黑格尔
2 Likes
TomWang
(Tom Wang )
18
知道反抗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的前辈强太多了。
4 Likes
野蜂狂舞
19
黑格爾説了這話,有道理,但是未必都對,我沒有深入思考,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3 Likes
fly100
(Bingyuan )
20
革命年代,战争年代。有名有姓被记录一下已经是幸运了。多少人还没成年就成了炮灰。
5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