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Reddit上有一篇帖子庆祝位于墨尔本中央的一个与以色列护肤品牌Botanifique相关的美容 kiosks 关闭,这引发了用户们的热烈反响,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批评该店的激进销售策略。许多墨尔本人表示感到受到该 kiosks 员工的压力,他们被指控针对脆弱的年轻购物者和国际学生。多年来,许多投诉已向维多利亚消费者事务局和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提出,但许多顾客感到被忽视,导致一些人通过维多利亚民事和行政法庭(VCAT)追求他们的投诉。
个人证词显示,顾客常常面临强烈的购买压力,员工使用的策略让他们感到被贬低和不安。例如,Katherine Lopez Parra 描述了一名 kiosks 工作人员对她痤疮的贬低评论,导致她在一个小时的强迫销售推销后花费了700美元。同样,Neomi Wijewardana 报告称在压力下花费了1625美元,其中包括对她外貌的 unsolicited 评论,最终对产品产生了过敏反应。尽管她们提出了投诉,但两位女性都被拒绝退款,她们被告知只能通过公司的客户支持来追求退款。
随着 Botanifique 停止在澳大利亚的运营,消费者倡导者呼吁对销售行为实施更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在高压策略盛行的店面。消费者行动法律中心指出,小型企业在法律上并不需要显示价格,这使得误导性折扣声明成为可能。寻求退款的顾客往往面临通过 VCAT 的漫长流程,许多人,如 Lopez Parra 和 Wijewardana,对投诉处理缺乏透明度感到沮丧。呼吁改善对企业投诉的公开披露旨在赋予消费者权力,并让零售商对其行为负责。
原始來源:澳洲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