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没烂尾!452万人被强迫搬迁雄安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5月10日,习近平(专题)(右一)视察雄安新区,李强(右三)罕见陪同。(视频截图)
2017年习近平拍板设立的雄安新区,号称“千年大计”。但6年过去了,几千亿的资金也已经投入进去,却徒留一座空荡荡的“鬼城”,不见人气,被外界质疑为“烂尾工程”。
5月10日,习近平率领一众政治亲信,包括政治局常委李强、蔡奇、丁薛祥,中组部部长李干杰,副总理何立峰等人,前去雄安新区视察,阵仗之大,历史罕见。分析认为,习近平这次高调视察,是在回应雄安烂尾传闻,也就意味着逼迁“大计”迫在眉睫。
习近平首先考察了雄安站的建设运行情况。他在讲话中称,中央对雄安新区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不能心浮气躁”,并说雄安各方面工作是“扎实有效的”。5月12日,习近平一行到访石家庄,并主持召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习近平再次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指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处理好同雄安新区的关系。
中国官方称要斥资30万亿元人民币(专题)“打造一座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用以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的高校、医院、央企等,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副首都”。雄安新区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左右。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信息显示,先后有63家中央企业投身雄安新区建设,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落户雄安新,中国地质大学等4家大学也已选址定案。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高调视察雄安等地,背后传递什么信息?
据新华社通稿称,继首批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和医院项目向雄安新区“疏解”,习近平在最新讲话中催促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以及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转移。
时事评论员文昭5月12日在自媒体节目中表示,习近平这次去了雄安车站、社区、工地,就是要确保他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没有停工烂尾。这个出访阵容显示,这一届中央完全支持习近平的迁都大计,雄安新都又要捋起袖子开干了,准确地讲是雄安开干、北京开拔,北京被选中的人就要被逼迁了,习近平又一挥手:你们都给我搬家!
习近平的目标是把雄安打造成以央企、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骨架的产业集群。然后就是其他非首都核心职能,商业的、服务的机构也迁过去。
《北京日报》3月30日提出的具体目标是:2023年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2所医院加快建设,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而2022年还仅是20家央企“落地注册”。根据一些了解情况的人反馈,所谓“落地注册”无非就是挂个牌子,设立办公室而已,人员还在北京。而在2023年是要求人都搬过去了。搬迁是个越往后,越加速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早在2019年就有宣布,大约15年内100家央企、452万人搬迁雄安。
看到452万人即将搬离北京,中国经济学专家们进一步看空北京的房价,包括住宅、也包括商业地产。
近期官媒密集报道雄安新区工程“复工”的消息。随着工程项目一个个完工,搬迁规模逐年提速,也就意味着逼迁“大计”迫在眉睫。
今年3月份,河北要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要在雄安新区建设校区,引起了不少教育人士的注意。有人表示,这4所高校,将会全部搬入雄安新区,不再保留北京校区和原来校区。
可是,这4所高校却表示,他们不会放弃原来校区和北京校区,就算要在雄安新区建立校区,也不可能是全部迁移。
习近平认为投入巨资建一座雄安新城,以为把人撵过去,大城市病就解决了?首先是病因诊断就错了、然后药不对症,怎么可能解决呢?
有专家认为,雄安新区,一个完全违背市场原则,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政治产物,难免变成一个典型的烂尾工程。而英国《金融时报》更是直指雄安新区项目为习近平的“宠物工程”。
2017年4月1日,习近平亲自敲定的河北雄安新区,被官方宣传定调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2022年10月,河北省委副书记廉毅敏在中共二十大的第一场记者会上说,雄安新区5年来已累计完成4600亿人民币的投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雄安新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40个。
如今六年过去了,没有看到任何有规模的产业在雄安落户,没有看到任何有知名度的品牌是从雄安这里打出去的,更不用说其它金融、旅游、高科技等等产业入驻。雄安新城却没居民愿意来住,大量的房屋闲置,房屋也租不出去,街道空空荡荡,如同一座“鬼城”。
我们再来看一下耗资达300亿人民币打造的亚洲最大高铁站—雄安高铁站。这座高铁站总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有66个足球场大小,相当于6个北京站,站场总规模13站台23条线路。雄安车站已在2020年末已经投入使用,但受到习近平清零防疫政策的影响,据实地考察的网友今年年初发布的视频显示,高铁站周围杂草丛生,站内客流量极少。
而习近平竟仍然信心满满地强调说,雄安新区短短六年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被外界指责习近平吹牛的本事也是堪称奇迹。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5月13日表示,习近平此行应该是憋了口气。之前外媒都在说他烂尾,所以这次他一定要总理、副总理都参加有关雄安新区的会议,加快所谓的雄安新区建设。问题是,雄安新区在选址方面本来就存在先天的不足,其地势过低,容易出现洪涝。这些并不是习下令加快各类建设能够解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会体现出来。
李林一认为,习近平大量投钱,以前官媒吹嘘有万亿资金会投到雄安新区,但最终效果很可能不会尽如人意。
另外,亲北京的“香港(专题)01”报导说,如此多的中共高层领导同时对一个地方进行视察的情况堪为历史罕见。这既凸显高层对于雄安新区的重视,又折射出中共政治秩序发生微妙变化。
过去20多年以来,中共总书记和总理通常不会在北京之外同时出现,除非遇到重大的事情。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和时任总理温家宝都到达现场指挥救灾。
另外,除非涉及重大事件,很少会有政治局常委陪同最高领导人在北京之外考察,一般是由分管的政治局常委随行。迄今,习近平已三次到雄安视察。2017年由第一副总理张高丽陪同视察,2019年由第一副总理韩正陪同。今年同时有三名政治局常委陪同习视察,更为罕见的是总理李强也亲自陪同。
港媒《星岛日报》说,如此阵势,等于是现场办公和督战。
美国华裔(专题)经济学者李恒青表示,习近平的最新表态透露一个信息,就是党内杂音多,有人质疑他,说雄安新区烂尾了。前段时间这些消息披露出来,现在习被逼无奈要去雄安,还专门看了火车站的建设情况,就是试图打脸质疑他的人。
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11日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雄安新区由习近平亲自策划、指挥,不过变成“鬼城”,在党内面对很多质疑。习近平二十大后全面掌权,今次率领强大团队去考察,是为了抢救这个烂尾工程。
冯崇义说:“这些人都是他的跟班,都是他原来的幕僚,纯粹习家军,他叫谁,谁随时都要听命,外界看来好像动员很庞大,但其实他把这些人看成是他的马仔,反映他的雄心壮志,要做出结果来,主要给中国一个讯号,不惜任何代价,我需要把它(雄安新区)搞起来,是很荒唐的,属于一个政治意图,做这个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事实上,中国内部关于雄安新区的质疑和争议也一直不断。
首先,雄安地理位置有缺陷,属于一个洼地。雄安新区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华北第一大淡水湖白洋淀坐落其中,上游(电视剧)有多条河流。在那儿建一个5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如果遇到大洪水,会整体被淹。另外,雄安地区水资源也不行,都是污染的,水资源整体充沛度甚至比北京还差。
旅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早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初就曾发文说,由于当局上世纪在河北修建了几千座水库,海河流域已经没有常年流水的自然河流,白洋淀已经丧失了自然生存和自然净化的能力,水污染非常严重。
2021年8月,王维洛采访时重申,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存在重大缺陷。“雄安新区那个地方根本不能建大城市,因为它是中国华北平原上地势最低的地方。如果白洋淀海河发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那么雄安新区的九成左右都会被淹没。”
习近平选在白洋淀打造这座“未来之城”,不知道他是不是觉得自己能控制水势。
Thu, 18 May 2023 17:30:16 GMT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