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同意您关于改革(发展)路径选择的论述,学习西方还是回归传统,当局的态度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兼容并包,采取实用主义路线。
但您对改革(近几十年发展)的动力的论述,我不能完全同意(仅针对近几十年中国发展动力的客观描述的不认同,而非本人的价值取向)。我们都知道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谁掌握了资本,谁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引擎作用。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资本大多集中在政府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几乎没有民间资本的存在。政府不但扮演着您所说的“维持市场秩序、集中资源攻关重大科技、重大危机处理”的角色,更是直接下场搞经济,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虽然有些并不直接表现在政府直接投资上,而是以国有银行放贷的形式注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到了后期,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依然相当重要(如大基建)。浙江的成功经验,也是建立在改开后的对外贸易中迅速积累的民间资本的基础之上,这一历史机遇和成功案例在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绝非“政府少管”就能解释的通的。虽然像天津以及全国各地的开发区、产业园这样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依然无法否定过去几十年政府作为主要发展动力的事实。
当然,如今的现状是,这种政府作为发展的推动力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当局必须把主导权交给民间,“如何交权”成为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