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國學”?

什麼是“國學”?

1.按理講,這篇文章不該寫。我當然很清楚“國學”這個概念的演變,可此問題講起來很麻煩,我不知道怎麼找平衡點比較好。今天決定勉強談一下,是因為有朋友問到我一些細節,我覺得有必要在本文中交代一點具體背景。

2.“國學”這個詞《周禮》就有,指國之學校,如成均辟雍之類。大概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為西方文化的強勢,產生了“新學”“西學”之類,從而傳統的學問就被人叫作“舊學”“中學”“國學”。關於“國學”,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章太炎先生,如1906—1909年他在東京創立了“國學講習會”,談“國學”。

3.太炎先生講的“國學”分五類,一為“小學”,即傳統的語言之學,如文字、音韻、訓詁,二為“經學”,三為“史學”,四為“諸子”,五為“文學”。太炎先生的這個分類脫胎於傳統圖書目錄的“四分法”。“四分法”目前可知的最早來源是西晉荀勖的《中經新簿》,至《隋書·經籍志》完全確立,把圖書分為“經史子集”,裡面沒有《佛藏》《道藏》之類,所以佛教、道教的東西都不是“國學”,至於茶道、武術之類就更不是了。綜上,章太炎是在四分法基礎上提煉出的“國學”,僅指“經子文史”之學。

4.那為什麼叫“國學”呢?正如上文所說,因為面對“西學”的強勢,當時有一部分學者希望能保留住本民族的文化。而“國學”總是比“中學”“漢學”多一點認同感,顯得“含情脈脈”。其實,按照我的觀點看,“國學”這個稱呼並不太合理。因為若叫“國學”,首先就得面對一個問題,即“國”指哪個國?如果是“中國”,那藏滿蒙回莊維吾爾等該不該算?這自然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叫“中學”也有這個弊端。“漢學”儘管沒有,但是“漢學”這個詞被西方人“搶去”了,我們不好再用。“舊學”也不行,畢竟大家都知道“新學”是西方的,和中國沒什麼關係,把自己的叫“舊”總是很奇怪的。這裡不糾結那麼多,總之大家知道“國學”“中學”指什麼就好,我們就姑且按太炎先生指定的範疇用。

5.如今國人(當然,我文中的“國人”主要也是“漢人”)往往有一個誤解,即改開後所興起的“國學熱”是“國學”,實際上根本不是。我這裡要談的還不是“概念”,的確“國學”這個概念特別在近些年非常混亂,可這還不是問題,因為釐清範疇總是很容易的。我要說的是文化的改造是只要完成,就幾乎不可能回去的。從形而下的層面看,我們可以說新文化運動以來,提出了“全盤西化”,到文革砸孔廟,到改開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離傳統越來越遠。可從形而上的層面看,文革是《新青年》的延續,改革是文革基礎上的改革,三者根本沒有置換形而上學前提。所以,在形而上角度,“國學熱”是意識形態的借殼,新時代的“儒家”是一元論下的基督儒,中國那些所謂“自由主義者”,是馬克思主義者的另一種形式,因為以上都用同一套認識論基礎,所以本質沒區別。形式的變化是表面的,從穿中山裝到穿軍大衣變成穿耐克,不等於西化程度越來越高,反正這三者沒有一個是古人穿的,而且穿什麼之類是表象。真正的實質是,如今人們的認識論基礎是意識形態化的一元論,而不是古希臘式的二元論,自然更遠離了中國傳統的思維基礎。這個轉換過程至少在上個世紀20年代出生的人中就已經基本完成了。

6.那麼,漢文化的傳統思維基礎是什麼樣的呢?其實,我也不確定自己真搞清楚了。我知道的是,人不可能通過文字傳達的信息,了解文字之外的信息,也不可能通過我們的形而上學前提,完全理解古人的世界。由於我們如今國人的思維基礎明顯是繼承的西方左、右的一元認識論,知識分子是這麼認識的,進而一代代教下去,大家也就都這麼認識,都沒有感覺到異樣。可我可以確定,我們的思維基礎不可能和新文化運動之前一樣,至於太平天國之前啥樣,明教之前啥樣,蒙元之前啥樣,那就是更渺茫的事情了。當然,古代不存在思想改造,演變是很難置換思維前提的,自然不會像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以來的突變那麼快。那麼,我們如何看懂我們的傳統文化?按照古為今用的角度,我這裡提供一個尺度。如果符合“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原則,那麼我認為就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不符合,自然也就不是“聖人之道”,就要否定。如果如今的人能夠通過情感考慮問題,而不是通過意識形態,更不要黑白化與簡單化思維。那麼,我們離自己的文化總歸要近一些的吧?即使不確然。教人“仁”與“善”,理解他人,而不是製造矛盾,總是對這個世界不壞的。

12 个赞

這是我曾經答他人問寫過的一段舊文,由於看到關於南懷瑾的那個帖子談到這個問題,我貼到這裡一份。我沒有閱讀舊文習慣,因為之前寫的東西過一兩年再看,往往覺得水平較低,不改難受,可刪改卻需要花時間,因而乾脆不讀。這篇我也不想再看了⋯⋯可基本概念應該是不會錯的,所以還是發過來。

2 个赞

林先生溯本清源,把国学的定义,沿革,发展和误读,梳理得很清楚,大赞:+1:

语言的使用本身对认知和思维也有改造作用。但不可否认在现代中国文化全盘西化的表象下,中文使用和您文中所指的国学的影响对人们的认知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学界来说,我年轻时候曾经追随中国一名学者叫祁洞之,他是西学的底子,学数学生物信息模型开始,转而学习历史和研究老子和道德经,用西方数学思辨模式,梳理了东方在哲学文化上的根本不同,提出了区别于西方本体论的–本然论。这一理论我刚才搜索了一下百度上也有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本然论/12352992

不过当年我似懂非懂,但他的理论让我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本质上的不同,有了一些感性的认知。也打消了我们当年对西方文化普遍崇拜的一些不自觉的想像。

3 个赞

社會科學,如果按照西方科學的定義,恐怕都算不上科學。不過,仍然可以作為我們研究的對象,現今人稱國學,大體上与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漢文化)等價,這也是一般意義上的認識。如果要精確定義,恐怕衹是“國學”兩個字,十年也爭不清楚,其他就別討論了。

國學之所以成為熱點,是与百年前的西化過程相關的,維新變法、甲午戰爭、五四運動后,中國文化界的主流趨勢是全盤西化(學習德、日、英、美、蘇),是“中学為体,西學為用”全面破產后的現實道路。

改革開放后,內地打開國門,發現東亞儒家文化圈有一些成功國家,加上內地經濟高速成長期,國人的文化自信心開始回升,這是這個階段國學熱的一個背景。

南懷瑾先生是這個潮流中的一個代表,于丹也算是一個吧,兩人對國學(儒學)都不過三家貓水平,不過,他們的推廣能力強,對國學的普及化有作用。

2 个赞

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本來就不是一回事。人文學科從來就不是科學,也不應該是科學。至於「社會科學」,按照波普爾的定義,不可「証偽」的都不是「科學」,一個嚴謹的科學必須是可以證偽的。

4 个赞

波普爾的真理不能證實,衹能證偽,意義巨大。可是,如果推導出不可證偽的不是科學,似乎並不符合波普爾的意思。比如哲學,我不明白怎樣證偽,但能認為哲學這個古希臘被稱為“科學的科學”居然不是科學?

2 个赞

古希臘哲學當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只能說在當時存在一部分哲學具有科學的方法論。至於中國傳統所有的學問也都不是科學。現在的學科很大一個問題是科學霸權主義,科學也只不過是人類認識論的一部分而已。

1 个赞

細讀全文,有于無聲處聽驚雷之感。

最受啟發是第五點。一元、二元論的差別,深刻解釋了諸如中醫紅黑嚴重對立的根源。

物質世界裡,一元化思維方式(比如科學)已經取得絕對優勢。

那在思想領域,沒有被一元化文明重置過的國學,是否可以在如今這樣的時代,提供一些本源的、純粹的心靈滋養?

2 个赞

像中國傳統學術,從來就是另外一套形而上學前提,連學科都不是按照現在「文史哲」劃分的。他們絕對理解不了我們今天的「文學」,因為過去說的文學不是現在人說的「文學」。沒有人會認為《詩經》是文學,《詩經》在中國傳統一直都是經學,文言小說則是子學。整套思維和詞彙和現在繼承西方的學科體系都不一樣的。

3 个赞

您對科學的理解,与我的理解不同。而且,您的界定很難操作,比如,您認為古希臘哲學不是科學,那麼什麼哲學是科學呢?

1 个赞

一种观念的产生,是知识分子的作用。
一种观念的嬗变,往往被野心家左右。

1 个赞

我們説一門學問是科學,是指這門學問研究的對象,是有規律可循的,是可證明的(證實或證偽),並不是説這門學問中的學派、理論都是正確的。古希臘哲學學派,許多觀點是錯誤的,現代哲學學派同樣如此;即使是現代物理學,許多觀點也將被證偽(是錯誤的)。這絲毫不影響,哲學和物理學都是科學,這個得到學術界基本認同的結論。

3 个赞

古希臘哲學需要懂古希臘語才能研究的,這遠超我能力範圍了。我能說的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繼承了古希臘的二元論思想,科學作為一種描述世界的方式,這種描述的確非常有效,也是中國應該學習的。二元論下的一元論則產生了意識形態化,從認識論角度,意識形態化的對立是一元論產物。中國傳統不是這個邏輯。當然,一元論和二元論是西方近代哲學詞彙,古希臘時還沒有,我也只是用了這個框架。中國傳統的認識論更偏重於經驗感知,不在這個框架裡。由於物質財富不一定能解決心靈空虛問題,所以確實需要心靈滋養與道德觀念的進步,人文學科可能還有很長路要走。

3 个赞

心灵滋养,前文提到的仁恕也好,其实并不是这个文化独有的价值,亚伯拉罕系宗教都有。所以发明国学出来,其最终发展路径,无非是被用来文化对立。
在我看来,章太炎圈定的国学范畴,最终,只具备审美的价值。

1 个赞

科學能被證偽,所以被證偽本來就很正常啊。哲學問題則比較複雜,如經院哲學的本體論和古希臘的認識論都不一樣的。我承認古希臘的認識論具有科學認識論的特徵,現在科學也繼承了這點,但現在所講的哲學已經不只是科學的認識論問題了。另外,我主要還是搞傳統學問的,科哲問題我能說的有限,更多要請教相關學者了。

1 个赞

不要輕言亞伯拉罕宗教,這個問題絕對不是看漢語和英文材料能搞清楚的。但根據我所知的沃格林的研究,似乎和您所說不一樣,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宗教戰爭也說明了一些問題。別說面對翻譯問題了,即使在一個文化的不同時期,實際上對同一概念的理解也可能會有偏差的,所以我不太願意談非傳統學術這類超遠我專業能力的問題。作為民間聊天可以,作為學術討論很難。

3 个赞

怎么可能在bbs谈学术呢?这不是找不痛快吗。

宗教,不能拿学者和学术出来做挡箭牌,就像说国学不能总谈章太炎黄侃。你要看它的民间路径。

我不討論非學術問題,如宗教,宗教是你信不信的問題,但學術不是。

1 个赞

中世纪一神教的“仁恕”自然有范围,但显而易见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无论从新教还是天主教总体是向更广泛的和解演进,包括巴哈伊这种新势力。

然而孔先生的仁恕同样有适用范围,杀少正卯可算不上言论宽容的仁恕。

所以不能考古,要看观念在当下的作用和发展

少正卯只是《荀子》裡的一個寓言,朱熹就覺得根本沒有這事。這和一神教事實上存在的宗教戰爭之類似乎不是一回事。且我不懂希伯來文,但看過《聖經》,我感覺不出這兩種文化有相似性。不同形而上學前提是不可比的。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