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还是墨子杨朱等等?
我喜歡老子和莊子 另外也喜歡看周易雖然沒看懂
记得秦晖先生和易中天都提过杨朱跟墨家的辩论: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觉得这个学说还蛮有趣。
論實力還是墨家
話說老子莊子哪個有趣?
当然是庄子有趣。
老子留下的东西太少。庄子就有趣多了。各种生活细节和体验,还有哲学的思辨,浪漫的想象,远古的传说。丰富又生动。
我也覺得是莊子,在老子看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莊子眼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很顯然,莊子比老子更有趣。
其实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说法,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有规则有法律的世界,是不怎么需要圣人的道德教化那一套的?这个世界似乎总是缺什么就宣扬什么,类似于民主啊,自信啊,道德啊无不如此?一个正常的世界是大多数人在规则下做好了自己的事,就会有一些高尚的人会做为大家的事,并不需要特别的道德教化?杨朱确实说过“拔一毛以利天下我不为矣”,但真的没说过大家应该某个理想献身,也没说过我要拔别人的毛以利己,所以我还是蛮喜欢这个讲法的。
–杨天先生评价杨朱先生
我当然喜欢杨朱。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愛好 所謂百家諸子也是百花齊放
刚说拔一毛以利海鸭我不为矣,结果发现还是被海鸭拔了毛…
就好像我喜歡老莊一樣:老子是一個冷眼觀察世間一切萬相的人,更像一個徹底的哲學家;莊子則是一個感性至極、想象力豐富的人,更像一位詩人哲學家。
但如果讀不懂莊子,恐怕也理解不了老子,進不了衆妙之門。
老子《道德經》的開篇是一句玄而又玄的話:道可道,非常道。莊子在《逍遙遊》開篇則展現了一幅圖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所以老子是一個冷眼觀察世間一切萬相的人,更像一個徹底的哲學家;而莊子則是一個感性至極、想像力豐富的人,更像一位詩人哲學家。
杨先生在西方生活这么久,有没有注意西方的道德教化是怎么做的?西方如何看待“圣人”?
就我自己的观察,基督教就是把所有的人成为圣人的潜力和光环都拿掉,大家平等地谦卑地站在造物主面前,接受同样的教化和审判。西方是“道成肉身”的信仰,而东方是“肉身成道/成圣”的妄想。西方的所谓“圣人Saints”,只不过是在人神之间穿针引线的布道者。之所以得到尊重,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多高明的见解,而只是把神的话传给更多人知道。东方的圣贤,那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智慧和修行,有朝一日能坐上高高的道德审判台,教化众生,审判善恶,接受万世朝拜。“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此之谓也
我如同我不怎么尊孔,但喜欢孟子一样…
我的天 一起在同時打字
一個說神話 一個造神話
最初的基督教原型在古罗马时期,是非常down to the earth, 就是救助穷人,帮助under-privileged的人们,并没有成圣的说法和做法。可能是因为屡遭打压,现实世界中作为基督徒的严酷处境需要在天堂中给予弥补吧,才逐渐形成了封圣的制度。在罗马后期,教会成为主流,成为权力后,封圣成了教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思的是此时的基督教正逐渐演化成统治和压迫的角色?
基督教在反对古罗马社会三大陋俗恶习的过程中脱颖而出
群里还有群友喜欢鬼谷子的。我总是怀疑其人是否全出于杜撰?因为现行的鬼谷子一书全然是后世的伪作?传说中鬼谷既是兵家的先祖,也是纵横家立派的宗师?在我看来就像是当今世界横跨文理科的博士,或者是传说或者是斑“驳”纷杂? (最后一句请读者们高抬贵手,请勿外传给王军涛先生或者杨建利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