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本身是热力学和统计学上的一个概念,描述的是能量转换的不可逆,以及系统的混乱度。在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如今似乎在社会科学上也有应用。
杜先生在“周六八点”中也引用了熵的概念。不知道各位理解的“熵”都是什么含义?
熵本身是热力学和统计学上的一个概念,描述的是能量转换的不可逆,以及系统的混乱度。在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如今似乎在社会科学上也有应用。
杜先生在“周六八点”中也引用了熵的概念。不知道各位理解的“熵”都是什么含义?
你这是老高节目补完么。。。
熵:是我不认识的一个字。
熵增定律,系統總是向平衡、無序、混亂方向發展。任何系統都是如此,人類社會,生命,都是系統,都離不開熵增定律的命運。
“entropy”一词最初是由Clausius于1865年创造的。字尾“tropy”源于希腊文,是转变之意。字头“en”是源于energy的字头。1923年,I. R. Planck来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即中央大学前身)讲学,我国著名物理化学胡刚复教授(时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自然科学院院长)担任翻译,是胡刚复教授首次创造了在中国字典上前所未有的新字“熵”,表示entropy具有热温之商之意。含义极其妥帖,沿用至今。
作者:Jacob
链接:为什么将 entropy 翻译成熵?是谁翻译的?熵的汉语意思是什么?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個詞,一個定理,一個公式,有其本意,初始的意思。衹是,他們是活的,他們一旦產生,就有自己的道路,有時候會偏離本意很遠,這不是這個詞的問題,也不是使用者的問題,而是事物本身的面貌。尤其是,越是基本,越是具有生命力的,運用範圍越广的,与本意的距離會越遠,數學是數、量的科學,可是物理學有了數學才突飛猛進,經濟學有了數學才讓人覺得成為科學,等等等等。熵增定律,之所以被認為是宇宙最基本的定律,就是因為在任何領域都起作用,否則就不是基本定律了。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科技视频,里面好像就说到,生命的诞生就是逆熵的过程,但到一定的时候生命开始衰败,还是逃脱不了熵增的命运。该视频探讨的是宇宙中从无序诞生有序的过程例如生命,是否是随机的,还是从大尺度来看,生命的产生是逆熵,但整个宇宙的无序度是在增加,不影响热力学定律。
曾经有高人,指点我看 这本诺奖科学家的书(从混沌到有序):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1315265/
不过一直没看过。
这是杜先生自己悟的?
实际上熵增定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孤立系统”,也就是该系统跟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理想的孤立系统是基本没有的。甚至宇宙是不是孤立系统,都是有疑问的。至于生命和人类社会,非但不是孤立系统,反而是一种趋向自我组织和有序的“负熵”系统。
知乎上有篇高赞回答:生命以负熵为食。我无法判断薛定谔是不是说过这话。大家有兴趣可以查证。
这个理解是靠谱的
宇宙一直是在熵增的。。到达一定的时候,就会毁灭。
上帝会不断给宇宙输入正能量。所以宇宙不会死的
毁灭是肯定的啦。对于上帝来说就是重启下机器。
上帝爱你,不会毁灭的
熵增,無序,這是定律,是宿命,是無法抵抗的。可是,人類就是逆熵,社會、組織就是逆熵,就是抵抗天命,而逆熵的前提,就是需要外部能量的輸入,以抵抗甚至暫時逆轉熵增的過程,這種歸根結底的無用功,這種最終的失敗,卻恰恰是生命的閃光,就是人類對西西弗的共感,這才是人類的偉大意義。
您指的這一段,是我的感悟。不過,我們對熵的理解沒有區別,我自認二十幾年前的理解,沒有偏離這個概念的原意。我們之間仍然有區別,就是系統是否孤立的問題,實際上,如果不是鑽牛角尖,仍然是對熵增定律是否承認的問題。假如認為熵增定律普遍存在,那就是承認即使系統的完全孤立不存在(世界上哪裡有百分之百、純而又純的東西,按照這樣標準,任何東西都不存在),那麼少量的外界影響和干擾,並不影響熵增定律起作用。如果認為衹要系統不完全封閉,熵增定律就不起作用,那麼就等於否定熵增定律,因為根本不存在完全封閉的系統。所以,熵增定律存在,世界就是走向滅亡,人類、社會、組織的命運都是如此,可是,外部能量的輸入,這種逆熵過程,這種對熵增的命中註定失敗的抵抗,是世界成為美好,是人類有價值,是生命的可貴,最高的體現。
您更多偏重于哲学思考。我是在考虑熵的本身。
作为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判定什么是“孤立系统”,什么是“可逆反应”,如何计算“熵变”,这都是基本功。对数学和物理学来说,明确边界是建立模型和实行计算的前提。
比如对于人这一系统。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很明显不是孤立系统。因为外界输入的能量远大于他的消耗。这时候就不能说他是一个熵增的模型。但是对于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那就趋向于一个孤立系统。因为从外界摄取的能量趋近于零。这时候就是个熵增的系统。
社会科学在引用自然科学概念的时候,往往只截取自己喜欢的一点或几点,却忘了该概念在自然科学中有严格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这使得很多引申都失之偏颇,大部分情况下根本是错的。您昨天提到熵增的概念,再加上冯胜平先生屡屡提起的博弈论的概念,都有类似的问题。
对于很多自然科学的定律,在科学家看来,都是些应用范围很窄的数学公式,甚至漏洞多多。但是社会科学引申开来,就仿佛是宇宙真理一样。小到“薛定谔的猫”,大到进化论,都是这样。也是蛮有趣的
你先爱我下。来这灌水下
一個概念,無論出自哪個學科,如何定義,並非是這個概念所有的,終極的,封閉的,完美無缺的定義。
一個概念,無論出自哪們科學,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壟斷這個概念運用的範圍,並且,在其他學科中的運用時,這個概念的涵義,是其他學科的概念使用者定義的。
所以,您對博弈,熵的認識,是您的認識,代表您的學科的認識,雖然熵作為熱力學的定律,未必就是化學科學的專利,其他學科必須唯化學理解的馬首是瞻。
比如博弈,您的理解,顯然是博弈的一種經典涵義,可是,您把非經典狀態,排除在博弈以外。就如同,您剛才説的,熵是完全封閉系統適用的,又説沒有完全封閉的系統,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結論就是熵是沒有用的。
社會科學運用自然科學的理論,就像跨學科的自然科學之間互相引用一樣,是有發展的,所謂嚴格的條件和範圍,在其他學科中並非就不存在,衹是條件範圍不同罷了。不能把差異,當成異端邪說。
自然科學,沒有永恆的真理,科學家都是謹慎的。同樣,負責任的社會科學家也是謹慎的,馬克思四十年的資本論沒有完成就是這樣的表現。
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引用自然科学的概念,当然是他们的权利。但是必须明确一点,他们讲的完全是两回事。那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自己的理解,谈不上是“科学”。
很多情况下看到的是,社会学者随意引用自然科学的概念,结果往往漏洞百出。然而受到攻击的时候,他们又会说:这都是自然科学的概念,科学家论证过的。自然科学家只能皱皱眉摇摇头:我们可没这么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