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是什么?

可怕

1 Like

显然,被社会科学引用的“熵”不可能是热力学中原始熵的定义。这些被引用的熵,在探讨之前也确实需要先下定义。

抛开这些不谈,我想对“孤立系统”开个脑洞。
你认为将熵套用在人体不成立的原因是人体并非孤立系统,存在外界物质和能量交换。我认为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如果是基因层面呢?基因或许就是一个孤立系统,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仅仅是基因的表达。从这个角度讲,是不是更贴近“熵”的定义了?

2 Likes

作业完成https://6do.world/t/guti/5135?u=guti

4 Likes

有一種理論,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任何偏離,就不起作用(我科學知識有限,舉不出例子,但邏輯成立)。大多數理論,條件不完全具備,或者條件污染,理論依然成立,當然會有一些偏離,我以為,熵增定律就是。生命体是開放系統,但是熵增依然存在(除非生命永遠不死亡),開放衹是延緩熵增,沒有停止熵增,人類社會也是。

3 Likes

我在另一个帖子回了你。

不對,即使人類永不死亡,衹是證明負熵的作用,負熵也是熵增的表現(反面),熵增定律依然起作用。

逻辑没错。条件具备与否,不影响理论成立本身。换句话说,条件,并非理论成立的前提,而条件本身就是理论的一部分。

用熵增定律,去引申理解生命的本质,是一种智慧。但要提升到科学的层面,我没有研究过,不敢妄加评判。我想此处确实需要先给定义,如果将熵增定义为生命都将走向终结,或者将生命的终结定义为无序和混乱的话,我想这个熵增定律就是成立的,至少目前能够找到实证,且还无法证伪(逻辑上可以)。

2 Likes

负熵存在的前提是正熵被定义且成立

1 Like

所谓“无序”和“混乱”,都是需要定义的。

玻尔兹曼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了“熵”的公式。他终其一生,只不过就是给出了熵的统计学定义。这个定义,就足以让他永远不朽。

理论不在于宏大,而在于扎实。对科学过于轻率的阐释,是思想的轻浮,也是对理论本身的亵渎。

2 Likes

你的说的都是正确的,但还需要灵活理解我说的“定义”,我说的定义就是针对社会科学中对无序和混乱的定义,不必太过纠结,如果觉得不合适,我们大可换一个词

1 Like

看到一篇不错的介绍“熵”的文章:不同的物理学家如何理解熵。即使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对熵的理解也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首先要对熵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数学表达)。

对社会科学,同样也该如此。如果不能量化,你怎么解释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哪个的混乱度(熵)更高?孩子的分子少,老人分子多,所以老人的生命混乱度大?或者,孩子生命力更活跃,老人行将就木,所以孩子的生命混乱度大?

1 Like

您轉的這篇文章,我以為,這些偉大科學家們的差異,不是個人對熵有不同的理解(雖然不能排除),主要是,這個概念形成的過程,是這些偉大科學家不斷接力,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與此相關,您説的那些複雜的公式、計算,主要是兩個作用,一是證實定律,二是具體利用定律計算熵增過程。

那麼,作為社會科學家,關於第一點,百分之百接受熵增定律,就無需懂得這些公式和計算(當然有理解力的減少代價),關於第二點,社會科學沒有能力(現階段)計算社會中的熵增過程,所以也無需懂得這些。

結論,社會科學完全接受自然科學的成果,運用于社會科學,是人類歷史上從來就有,也是永遠存在的,常識。

1 Like

克劳休斯和玻尔兹曼两个人都给出了熵的公式,请问:两个人定义的熵是等价的吗?如果等价,为什么不是统一的公式?如果不等价,谁定义的熵是真理呢?

作为社会科学家,应该用克劳休斯熵,还是玻尔兹曼熵呢?

誰都不是真理。社會科學研究中,所取的熵的概念,是最大公約數,是這些科學家都共識的部分,差異、區別確實存在,可是,共識,才是熵增定律成為偉大理論的原因,大多數科學家的共識(自然科學),是哲學和其他科學接受這個理論的原因之一。

1 Like

克劳休斯和玻尔兹曼对熵的共识是什么?

一个是统计学,一个是热力学,我看不出共识在哪

看不到共識,是您缺乏概括能力。如果兩個人的概念完全沒有重合之處,合乎邏輯的結果,就是兩個人根本不可能用同樣的概念。如此嚴謹的大科學家,不會犯這種概念混亂的低級錯誤的。

请指教,共识在哪?

不要用结果倒退原因。牛顿第二定律的质量,和万有引力的质量,是等价的吗?为什么它们用同一个质量的概念?

任何事物,都是从有序走向無序的,沒有例外。這是我的概括,不知道他們兩位如何概括,不知道我的概括和熵的概念有否衝突。

您又偷換概念,或者是不理解概念了。質量,在不同的範疇,當然不等價,兩者有共性,和兩者等價是一個意思?您的語文真是成問題。

我和您有共同點,都是人,等於我就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