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六度开辟了新的功能,出现一系列对各国、各州的简介,可能是为了测试其实用性。我恰好写过日本的武士和明治维新。看看我的“武功”是否全部费了。呵呵。
牛兄在日本嗎…可以介紹有哪些好吃好玩的……
“1868年,以长州藩、萨摩藩的中下层武士精英为核心,联合部分与幕府有矛盾的公卿,加上江户、大阪一代的豪商豪农,发动了日本历史上具有革命性质的政变—明治维新。”
坂本龍馬與勝海舟在這段歷史中不能不提。沒有前者,長薩諸蕃合不到一起;沒有後者,前者可能只一個脫蕃浪人,江戶城也有可能成為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里昂。
您好!我人在美国,虽然心仪日本,只去过一次。您提到的“好吃好玩”之事,我有些男性“知日派”,如有兴趣,我可转递消息。
您好!从中俄关系、台海关系,到日本历史,您都有独到而翔实的见解。愿意向您学习。
上帖是给子旻的,抱歉!
Maya你好,過獎了,正好讀到過一些相關内容而已。一起進步吧。
哈哈,謝謝,木事木事…以為您老兄在日本……
我也刚好最近有些阅读,与您分享、探讨。
除了您文中所提诸位之外,福泽谕吉也是明治维新中不可不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之一。
从经济角度来看,社会大变革确实是资源重新配置的需要,但是在政治上配合这样的“资源重新配置”而采取的行动却往往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发生,法国大革命和明治维新以及戊戌变法都是实例。
其中特别为中国人忽视的就是明治维新。这是日本“废蕃制县”,脱离“周制”,走向“秦制”的一次重大改革。福泽谕吉就是主要的改革思想提供者。他自己出身下层武士家庭,家中深受门阀等级的影响,所以从小他就厌恶儒学,黑船事件之后,他频繁接触西学,认为国家强大必须还权于天皇,破除儒家影响,亲近法家,走国富兵强的国家(军国)主义路线。到后来渐渐发展到实君宪政的思路。他的打破封建枷锁,追求个人独立自由(但必须绝对忠于天皇),后来影响了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大批中国旅日知识分子,如章太炎、鲁迅等。使他们成为五四前后大力批评儒学、反对家庭束缚,倡导伪个人主义的主力军。
福泽谕吉还深深的影响了杨度,正是以他为主的策士,力主袁世凯称帝,实施日本式的实君宪政,以图中国式的军国主义,富国强兵,称雄亚洲。
日人與漢人思想上的蜜月期其實從甲午戰爭後就開始了,甚至有說法認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最早是進攻遼東的日軍所散佈的耳語。及至日俄戰爭獲勝,漢人對日之祟拜達到高峰,視其為希望之所在。大批學子赴日,傳回了大量漢字新詞及其所承載的西方思潮。
這種親日氣氛也為日本精英階層所樂見。半個沙俄已經把日本財政打空了,如何面對更為強大的英法德?只有讓中華帝國也走上維新之路,打造東亞共榮,才能有效抗𧗾西方帝國主義。但顯然,自己的手下敗將滿清已經朽爛,必須另謀他人。
於是流亡在橫濱的清延逃犯孫文就成了合適人選。經日人牽線,同盟會在東京成立,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後面又加上了"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隨即大量援助從日本本土和台灣跨海而來,革命形勢高漲,終於在武昌城頭變換了大王旗。
可孫文終究名文不名武,沒有兵權在辛亥後的中國就什麼都不是。日本又把希望寄托在了曾經在平壤城跟自己交過手的袁世凱身上。他們視袁為日本在華利益的最佳保證,妄圖趁着歐洲列強深陷一戰泥淖而大撈特撈,為此甚至支持(至少是初期)袁稱帝。
但事態很快超出袁日雙方的設想(日本這種戰略上的誤判,後來不斷發生),及至二十一條東窗事發,日本迅速變成了中國民族主義矛頭所指的對象,後來兩國關係就愈來愈差了。
才短短二十多年,漢人對日態度從熾熱到冰冷,這樣劇烈的轉變的原因是什麼?或者說,漢族(後來被誕生於日本的"中華民族"一詞所替代)的民族主義是如何興起的,跟當時歐洲的民族主義思潮有什麼樣的連結?如此之外,十月革命的那聲炮響,是否也對驅趕日本勢力(煽動反日情緒)起到很大作用?至少日本因此太平了十年。
谢谢Bill Chen 和子旻的抛砖引玉:不但有补充,而且有批判!
由于你们的观点比较深入,容我花时间消化一下。而很高兴有你们指点。
我曾经问过一位朋友,日本为什么有“中华情结”?答曰:他们认为就像蒙元、满清一样,日本也可以征服“中原”,与之同化。因为基本上是同一个文明圈,即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大意)。
我不知道此观点的准确度,但其蒙元、满清一说,还是开了我的脑洞。
另外,俄国、美国和日本诸列强,都曾对中国有过大赌。而美日的前景应远比苏俄“美好”,但为何苏俄竟一时半刻占了上风?
也请你们各位专家解惑。[Salute]
您客气了,咱们一起聊历史,看现在,所谓:愿把闲暇寄书斋,点滴明白,胸中畅快。
Zimin的长段刚好接上您的文章,让我们把视角一下子从日本拉回到中国。您的问题特别好,西方、东方、北方,都是有图于中国的社会大变革,而中华儿女则各有所倚,形成几大势力。
西方列强来到这里代表资本的意志,商品的倾销地、原料的来源和有利的投资场所,不影响这三原则,则无妨,因此他们在竞争中是不会使出全力的;
北方恶霸意在建立有利于自己国家利益的南部缓冲区,混乱分裂的中国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此既帮国民党也助中共,还致力于漠北蒙古和新疆分裂,在东北与日本角力,真是十足的恶棍!
东方日本志在建立基于天皇的统治和大和民族之魂的全新亚洲,他来坐总舵主,用力最猛,起初得利也最大,同时他的行为也遭到了西方与北方加持的国共双方势力的激烈反抗和民族情绪对立,最终失败。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予中国知识分子一条国家主义的新路,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走极权主义的国家复兴之路才可以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中迅速强大起来,而不至于被吞噬掉,所以孙文决定建立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集权政党,同时要建立党军和党国,而早期的共产党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就更要建立一个极度纯洁的战斗堡垒,以走向胜利。
无论日本的道路,还是苏俄的道路,都极度契合中国两千年法家实际统治模式,并最终在避免被肢解和殖民地化的前提下,导向了一个更加专制的国家。
抛砖引玉,请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