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及中转站

他在纽约时报有专栏

过不过气不了解,一直在写

好像还经常参加白宫的新闻会

印象里犹太人里的开明人士,当年属于对中国比较友好包容的。但那会儿全球化正热闹,他鼓吹得挺起劲,比如“地球是平的”之类,而美犹一般都是”国际主义者”。最近的文章没有印象,可能因为不出格。

https://www.cchere.net/thread/4981784

美国国债简述

有心人看吧

现在,对美国而言,似乎唯一有效的就是一场二战规模的热战,并取得胜利。

2 Likes

看了,挺好的分析,算是一种有益的技术视角。:+1:

我不知道你的观点,看你描黑的引用,也许你同意文章的结论,通过热战孤注一掷,一劳永逸地去解决问题。

这个结论明显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是另一个可能,用自杀(或着杀人)去解决棘手的问题:smile:。这个就不是技术流了,也不是评论里说的“相关性并非因果性”的逻辑链条问题,而是自己把自己套进去了。

美国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放弃和中国的“制度竞争”,这就是其右翼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新冷战的基石: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制度所推进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竞争力,是不能和中国这样的低福利社会制度(或儒家重商主义)所推进的经济政策和产业能力相竞争的。

转换成合作,通过廉价商品降低债务风险,通过退出承担的国际责任(特朗普的孤立主义观点),来减少政府债务,通过收紧和严厉的移民制度来减少福利开支,通过增加税收,特别是克服合法逃税(即特朗普经济顾问们提出的特别时期统一税率,效法俄罗斯的非常规手段)来增加政府收入,最重要的是和中国分享世界管理权,来实现全球性的投资盈利能力…等等等等,何必要打仗,用致命手段来解决非致命问题?打仗的风险有一条是玉石俱焚,就是全毁灭,全球留下100-200万人,在重新书写历史,用残留的科技书籍再来一遍…

但是,文章的观察框架对我有宜,自由主义经济发展的宏观蓝图,就是这个样子,幸亏大多数国家选择了福利社会主义制度和非单纯强调权力制衡的游戏规则,中国在这两者中绝不会选择前者,也就是说“制度之争”,最终会以中国提升人民福利待遇而结束。

我对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的态度:smile:

2 Likes

数据和图表非常详尽,涵盖时间轴范围较广
不过最后的结论太过粗糙,有些一厢情愿
美国债务在过去一百多年都是一样的趋势,在川普短短一两年间豪赌就破坏了这个趋势,终结了不可持续的美国债务,太着急得出结论了。感觉作者不是金融或经济内人士,金融或经济内在逻辑是信用,推而广之是人心,信用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丧失殆尽。这有点像一个老农民担心商人不能偿还债务。
还有一个问题,这里没有贴出中国和欧盟的债务图表,如果贴出来,是不是也会得出中国和欧盟同样会崩溃,同样迫切需要战争来解决的结论。
当然经济萧条下,美国,中国,欧盟都不好过,大家都憋着想别人先犯错。如果乌克兰和巴以冲突能把美国拖入,那么中国就好过了。同理,如果中国能卷入台湾战争,美国也好过了。所以你打的歪主意的同时,要想到别人不是傻子,也打着同样的主意 :joy: :sweat_smile:

转到这边应该是多个原因促成的:

论据部分是有章法的,比较少的意识形态.这一点上强过很多其他文字了; 文章的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印证我前几年的看法: 站在近70的美国国家利益观念角度,高成本速战速决,是最佳选择, 不要留给对手时间(所以我其实特别能理解美国右派的各种说法,以及在美国的某一些手法)

您说的合作方式来缓解, 那真的需要美国精英们换思路了, 甚至是“死掉一个旧美国(观念),换一个新美国(思路)”, 是一个方式, 但沟壑太多了.

所以美国人内部在上述两个方向上斗争,如这几天雷蒙多要禁掉各种芯片给华为,甚至可能是推及到中国地区, 说这的确会使很多公司失去金钱,但这是国家安全.

另外对于中国和中国内地的人来说:最后一句话,不能完全当成是观点,而是一种底线。

1 Like

纳百川

作者也就是在论坛上发言,可能有很多严谨性的问题,但写作态度还是平实负责的。

正如这篇文章有回复帖提出的: 只是数据耦合,但理论性不足 。这种疑问的表达就比较好

至于他的背景,我也不知道,为你这句话,我还专门去查了一下,似乎也是在美国,关注政经方面,时间也挺长的:【原创】奥巴马的基建 [一] - 西西河

“一个老农民担心商人不能偿还债务”, 你再往深的想, 老农民担心的是不是商人不收农货了?

另外又岔出去说一句: 台湾不是问题, 动台湾一定是动美国; 同理美国如果鼓动台湾独立, 也标志着美国要下场, 如果发生这场战争,不会是代理人战争, 和乌克兰以及加沙战争是不同的。

我觉得美国只有通过“战争”(各式各样的),才有可能破局。

从中国的角度,有定力,就不上钩。闷声发财;广交朋友。一二十年后,不“战”而胜。

现在打,美国有优势 ,所以才有人跳脚。而中国就不打,有时候就得忍。打对中国没好处(即使涉及台湾)。真正做好了,不战自屈。

棋手下棋一般会预先设想后三手棋,军事中的参谋就是干这些事的,有A,B,C计划,等后背方案,并不是一根筋单单一句战争可以概括的。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二次大战时谁会算到美国会收割胜利成果。同样仅仅计算中美的博弈,盘算,是不是还忘算了谁会捡便宜?
如果美国能用非战争手段收割中国,自不必用上战争。一开始对战的时候,就期望对手使出必杀技,是江湖阅历太浅的表现,妄图毕其功于一役,求战心切。冷静、从容,见招拆招,盲动是兵家大忌。

现在,美国的定力未必高于中国。

国内比较分裂,国际上若采取攻势(恐怕“多行不义必自毙”吧?)

双方有大量的不一致,但是有一条是一致的: 他们在打我们

:joy:

所以是打还是没打?不关键

关键是基于时间与节奏,整个进程在谁手里?

不知你们家老爷子是否跟你提及当时中央撤出延安时,他们的心路?

有时候就得忍,不争一日之长短。

如果问“老爷子”,他作为小卒,已同大军转战东北。

我猜想,当时在中共眼里,延安已经不重要了。

嗯,我知道你们家老爷子那时在东北, 就是想知道当时大本营被端了,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不是“核心”,但对“核心”有信心”吧。

 当时中共的“时运”在,这连美国都知道。😊

在现实政治观察中,强化技术流的分析方法,其实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我们把意识形态定义为:“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持有和相信的信念”的话。

我很喜欢:two_hearts:技术流提供的辨识工具,长时段的数据、图表,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结合理论提供的观察框架,可以充分发挥“历史提供的累积智慧”的作用。比如在你这个话题下,托马斯.皮凯蒂的社会持续进步观点 — 权力分配、资源分配的逐渐扁平趋势,人类向寻求越来越平等方向迈进,每一次大型战争之后,财富分配的转移和公平扭转的趋势等等 — 都可以找到佐证。债务危机是有福利大增的背景的。

持有社会持续进步观点的大师,还有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精密论证的过程中,现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决定了人类将在一个方向上持续前进,那就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累积智慧来供应社会演变的营养,你的这篇文章刚好佐证了这个观点 — 当绝大多数人类都认识到,如果我们不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改变行为模式(资源分配、权力分配、调整政治制度,这些改变的思考,在上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人类还没有足够的预警思考时间)战争在未来就可能发生。

因此辩证的看,(大规模)战争就不会发生,这就是自然科学的持续累积提供给人类觉醒的“时间窗口”。

关于意识形态的描述,我旗帜鲜明地反对泛化,不然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也将是一个意识形态, 这讨论就太泛了.

我是支持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物质世界是整体进步的, 甚至觉得将来是一个无限的目标; 但回到人类,所谓的“社会持续进步论”, 与人类的幸福感,安定感,安全感无关(这已经是我最收敛的表达,负相关的例子也很多)

但“社会持续进步论”以及“发展中解决问题”, 这种事情对于短时间是合适的, 特别是在混沌阶段.

而在矛盾激烈阶段,以牺牲某个群体换得资源再平衡, 这样的描述不仅仅是社会学领域, 而是物理科学描述

bill 又到了互助学习小组,发学习资料的时间:blush::blush::blush:

这次主题还是现实主义地缘政治, 这次发言的是俄罗斯班:

1 Like

没有此结论的解释。

要么是老生常谈,要么是我水平所限,看不出新意?

很宏大的文章,套入了太多的观察框架和分析视角,也许暂时只能宏观上聊一聊,捋捋思路:smile:

  1. 宏观视角凸显俄罗斯的国际关系理念,与普京接受采访时说的框架一致,但是更深入了;

  2. 三个主要结论中,先谈谈俄罗斯视角下的两个;

2.1 异步多极。

金属力学里钢铁冷却成为稳定前的内部结构是极其不稳定的,晶相结构易变且应力分布不均匀,此时施加外力,部分位置有脆断变形的可能,用来形容这个“异步多极”也许是合适的。

文章指出“其可被称为异步多极。国际关系的不同领域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时间适应新的事态。一些秩序的要素比其他要素更快地形成。单个要素的变化速度不同在材料内部产生摩擦和阻力。这正是阻碍稳定结构形成的因素…”

在这一节的解释部分,作者们提到了俄罗斯的观点“从军事力量及潜力的分布来看,当代世界早已是多极化的。可以说,美国在国防开支方面超过所有国家的总和,具备全球投送力量的能力,并拥有训练有素、技术先进的军队。然而,美国不能随意对一系列国家发动军事冲突,否则将面临巨大而难以接受的损失;因此,军事霸权是不可能的。其他权力中心在利用军事手段实现其目标方面也受到限制,特别是当大国支持中等或小国时。美国及其盟友在乌克兰提供大规模军事和财政支持,严重阻碍了俄罗斯在其特别军事行动中的努力。反过来,俄罗斯对叙利亚合法政府的直接军事干预阻止了美国在叙利亚内战中实现其目标的努力。由于美国政府带来的强大制约性,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行动是否能成功远非确定。”

这一部分解释,继续明确了普京的观点,就是美国搞错了方向,也用错了气力。“你妨碍我的战略目标,我也只好妨碍你的,别忘了还有个中国座山观虎斗”

在下一个结论中“等级体系的消亡”,作者们的这段话最能代表俄罗斯的国际关系视角:“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随着制度危机的发生,国际政治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历史类比被提供作为例子,因为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确实是历史的常态。然而,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将考虑大流行病作为急剧阶段的开始,该阶段随着乌克兰的军事政治危机而继续)表明,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秩序中,这些国家正在努力,而且相当成功地实现自我组织。金砖国家(BRICS)的不断扩大是世界前进方向的标志之一。

因此,就其个别参与者的生存和发展而言,以前的国际秩序的崩溃并不是一场灾难。我们看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以不同程度的成功适应新形势。他们经常面临严重困难,但本质上无法在困惑中袖手旁观,等待别人来帮助他们。从本质上来说,世界仍然是分散的。冷战后试图将其垂直整合的失败只会强调这一事实。新旧之间的互动是动态的,并分解为不同的过程,这些过程阻止了在任何旗帜下集中“世界大会”的企图,无论它们是保守派还是革命派。”

这两段话的核心是(我理解),“混乱中孕育的新秩序是需要你们(美国与西方)适应的,但我们(俄、中以及新兴国家)则不必太担心,任何旧秩序的改变,都会对我们有利。你们不改变,就会惊慌失措,应对失误。”

  1. 最后一个结论“互联互通与开放”,看上去是给老习一个面子,但其结语

“通过集体努力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总是意味着某种形式的国际领导。然而,目前对这种领导的需求很低。每个国家都评估自己的利益、能力和现有的威胁。相互依存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决定性因素;个别国家在做出关键决策方面的自主性要重要得多。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主要军事大国之间存在尖锐的军事和政治分歧的情况下,自主性也有助于各国维护全球开放和互联互通最重要的成果。”其内涵离老习的三个全球发展理念相去甚远,不禁令人莞尔。

结论(我的粗浅认识):整篇文章,显示出一个好战民族的性格特点,压力越大其战斗的决心越强,而且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喜欢主动出击寻求解决方案的民族,这在文章的叙述中可以找到很多证据。

我很喜欢这样的文章,因为饱含观察框架。现实中足够多的微观细节对于我们掌握起来太难了,只有观察框架提供的宏观视角才有利于我们整理手头为数不多的微观细节,用以填充进去,以辨别方向,并为行动提供依据。

黑格尔在提供思考方式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形而上的观点,我们的观念A所对应的具体事物,由于我们的观察误差,必定是-A(有极大偏差),因此一定有一个B合成了观念A和事实-A,我们要通过各种努力找到这个B,但其实由于误差,也必定有一个-B,为此只有努力去寻找他们的合成真理C,以此类推,这就是自然科学持续前进的思想标尺。与你共享并:handshake:。感谢你的文章…

1.我们常讨论西方的地缘政治学家的观点(特别是美国), 我们也处在中国的环境中,可以切身回首几十年到现在, 体验它如何从一个贫瘠的大国,慢慢走向世界的一极. 而安理会“上三强”中的俄罗斯因为历史和最近一系列发生的事情,是他们的学者的声音消失在我们日常可触及的媒体中, 这对于我们深度了解各方是不合适的.

2.我同意你关于观察框架的说法, 您这个说法至于我,一直认为: 应不断的完善思维树, 尽量多地接触已有的框架; 现代社会、现代的条件让足够多的微观事件呈现在我们眼里, 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这些微观世界在不同框架中的定位,分析其出现的合理性(包括这件事传播的合理性),并预估它的生命力。

我不是一个喜欢提“真理”二字的人, 但不妨碍我对你提的黑格尔那段的同意

3.该文章价值,就是丰富的引用,虽然没有详细引用, 但是线索非常清晰, 足以让愿意进一步了解的人找到线头, 在这方面比很多人都强, 至少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故事的开局, 然后走到故事里面去探索

4.关于金属应力以及多极异步这一点上你的扩展,是我特别欣喜的。真正做到了文章起了个头, 您在金属力学上做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和类比, 之后我利用ai 粗糙地构建了金属加工与国际间政治治理各参数的类比关系以及解决办法的类别(笑死), 收获还是挺多的。

如果就回复你的内容来看, 这个类比最大的作用是呼应了您:

在对应“金属加工过程中材料内部结晶不同步造成的应力” 的 “多极异步" 方法只能通过互联互通与开放,如:

1.应力消除-建立互信机制
 2.晶粒细化﹣促进小规模合作
 3.相变控制﹣管理经济全球化
 4.合金化﹣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
 5.冷加工与再结晶﹣经济制裁与恢复对话

....后面还有五六条

文章中还有很多概念,可以更多的讨论,先到此,以后再说吧,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