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农民小麦收成情况考察报告-哔哩哔哩】 豫西农民小麦收成情况考察报告_哔哩哔哩_bilibili
文章题目:
“共同价值观”及其在新加坡不断发展的意识形态框架中的作用
如果现在这一代人不引导新一代人……谁知道他们会接受什么新的价值观。他们可能会无意中迷失方向,或者抛弃支撑新加坡成功的价值观。
https://marklsl.tripod.com/Writings/values.htm#_ftn7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吴作栋在1988年提出的“新加坡五点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混合型的民族国家”建构。
文章中没有具体提到这五点价值观,拷贝如下:
The five Shared Values that were eventually adopted were:
-
Nation before community and society above self, 国家在社区和社会之上;
-
Family as the basic unit of society,家庭乃社会之基础单位;
-
Community support and respect for the individual, 个人得到社区的充分支持与尊重;
-
Consensus, not conflict, 要协商不要冲突;
-
Racial and religious harmony,种族和宗教和谐。
哟,刚在亨大仙的书里看到这五点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在一国宪法中的位置
@舔点 这篇?
不是的支点
美国等了太久才对抗中国了吗?
作者:奥丽安娜·斯凯拉·马斯特罗
2024年7月/8月发布时间:2024 年 6 月 18 日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许多美国领导人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必须更多地关注亚洲。2009年,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表示,“国际事务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和印度洋。2011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宣布,美国将“转向亚洲”,因为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阿富汗和中东投入了太多资源。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表示,“21世纪经济的未来将主要由印度-太平洋地区决定”。
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亚洲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战略意义的地区。它拥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拥有世界 25 个最大经济体中的 6 个、25 个最大军队中的 14 个以及拥有核武器的 9 个国家中的 4 个。亚太国家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在过去十年中占全球GDP增长的70%以上;仅中国就贡献了惊人的31%。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该地区拥有前 100 所大学中的 19 所,以及 2021 年申请专利最多的 25 个国家中的 10 所。如果美国想继续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它就必须进入亚洲,并阻止中国主导亚洲。
但正如罗伯特·布莱克威尔(Robert Blackwill)和理查德·方丹(Richard Fontaine)在他们富有洞察力的新书《失去的十年》(Lost Decade)中所展示的那样,美国一再未能实现其承诺的转变。他们写道,历届政府为完成“支点”所做的努力“在执行的浅滩上失败了”。美国继续配置更多的军事资源,对中东和欧洲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华盛顿零星地试图与亚洲国家进行更深入的接触,但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并没有做出连贯的回应。布莱克威尔和方丹清醒地得出结论,这是自1945年以来“可能是最重要的”美国政策失败。
这本书有益地描述了任何希望优先考虑亚洲的美国总统所面临的障碍。但作者忽略了他们自己建议的一些障碍,并且没有解释一旦美国将其资源转移到该地区会发生什么。对抗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支点。华盛顿必须动员起来,包括储备更多正确的武器,并增加与中国邻国的军事接触。只有这样,美国才能阻止中国的侵略,加强其在亚洲的存在,并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换挡缓慢
当奧巴馬政府宣布将转向亚洲时,其想法是减少美国在中东的介入,并削减在欧洲的国防开支,以便华盛顿可以专注于刺激亚洲的经济增长并对抗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这将要求美国带头达成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大规模自由贸易协定,将武器和人员转移到印太地区,储备适合与中国开战的装备,并加强在亚洲的外交。这一支点赢得了两党的支持,并受到历届政府的拥护,因为华盛顿已经达成共识,认为美国错配了其资产,偏向于重要性减弱的地区。
然而,正如《失去的十年》一文所表明的那样,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执行这一转变方面进展缓慢,并遭受了早在“转向”转向“之前就已经出现的亚洲政策失误的后果。例如,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总统在2001年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基础是认为经济相互依存将鼓励中国自由化和缓和其外交政策野心。然而,这种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对如何建立和行使权力的看法与美国不同。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加强了与新加坡的军事合作,将日本的军事基地迁设以减少与东京的政治摩擦,并参加了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的首次四方军事演习,从而加强了在亚洲的安全联盟。但他的政府因中东冲突和“反恐战争”而分散注意力,最终未能将更多的资源和注意力投入到亚洲。
奧巴馬总统和他的高级顾问认识到了这些失败,并宣布将重心转向亚洲,部分原因是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但他们的目标缺乏明确性,他们没有彻底规划新政策,分析其成本和收益,考虑替代方案,或与盟友协商。其结果是,这一战略往往看起来是矛盾的,一方面是需要维护在亚洲的强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有义务应对新出现的威胁,例如俄罗斯对其邻国的侵略和中东的不稳定。即使奧巴馬似乎转向了方向,这种努力也未能实现。例如,他的政府在2012年宣布,到2020年,它将把美国60%的海军舰队部署在亚太地区。但是,60%的导弹还不足以阻止日益壮大的中国海军,特别是因为许多被指派的船只将停靠在加利福尼亚或夏威夷,远离潜在冲突的热点地区。
从表面上看,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领导下的亚洲政策似乎更加一贯,牢牢植根于竞争而非合作。特朗普放弃了塑造中国行为的努力,并放弃了加入多边贸易协定,就像2017年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一样。相反,他对北京采取了对抗立场;他制裁了中国官员和公司,并努力缩小双边贸易逆差。但特朗普的做法也充满了矛盾。例如,他威胁说,除非日本和韩国为美国的军事存在支付更多费用,否则将从日本和韩国撤军,这破坏了华盛顿与这些国家的联盟,因为它对其承诺的深度产生了怀疑。
这些行动使美国的盟友不确定他们在美国的地位。拜登在2021年上任时,试图安抚这些紧张的伙伴,同时也保持了前任对北京的强硬姿态。他通过《太平洋威慑倡议》(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和《台湾增强复原力法案》(Taiwan Enhanced Resilience Act)向台湾的防御能力投入了大量资金。他加强了与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的合作。但他的注意力被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以色列-哈马斯战争转移了,进一步推迟了对适合威慑中国的新防御能力的投资。
理由还是借口?
布莱克威尔和方丹对为什么如此多的总统如此彻底地未能采取适当的转向提供了各种解释:将注意力转移到亚洲会给他们带来“没有国内政治利益”; 尽管有许多关于将注意力转移到亚洲的重要性的声明,但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催化剂来这样做;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对“转向”转型“的意义没有达成共识,也低估了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挑战。
这种分析大多是有说服力的,但在许多方面,作者对华盛顿的评估过于慷慨。他们为无所作为找借口,认为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将使国会议员成为反贸易选民的焦点”。他们指出,将军事资产从欧洲和中东转移出去可能会破坏美国在这些地区的信誉。他们认为,华盛顿未能给予亚洲应有的待遇,因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被其他地区的危机所吸引”。
诚然,美国领导人已经捉襟见肘。但他们要么无法创造性地思考不同的方法,要么不愿意承担必要的风险来确保支点成功。例如,个别官员往往显得过于专注于野心勃勃的目标,例如晋升到令人垂涎的工作或连任,而不敢在非常规的对华政策上赌博;最好还是坚持现状,他们似乎经常得出结论。美国政府还倾向于将外交努力的重点放在发达国家,而不是较贫穷的国家,这给北京留下了一个需要填补的真空。以所罗门群岛为例。美国在 1993 年至 2023 年期间关闭了在那里的大使馆,使中国得以进入太平洋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22年,中国和所罗门群岛签署了一项安全协议,根据一份泄露的协议草案,该协议允许中国海军舰艇在这些岛屿上进行补给。
作者指出,转向的一个重要障碍是美国政策制定者之间对中国威胁的性质和时机以及如何应对其存在的内部分歧。例如,鹰派认为中国入侵台湾迫在眉睫,并赞成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方式保卫台湾,而鸽派则低估了这种可能性,并担心美国加强军事存在可能会引发它试图阻止的战争。即使是同意中国构成军事威胁的国防部官员,对于美国是否应该优先考虑近期的准备还是长期的现代化,他们也存在分歧。
Blackwill和Fontaine为完成向亚洲的转变提供了一长串待办事项清单。它包括继续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联盟,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这是华盛顿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达成的贸易协议),“去风险”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大幅增加国防生产,以及将美国军事资产和人员从欧洲和中东转移到印太地区。他们希望华盛顿在对抗中国的斗争中获得更多欧洲支持,例如,鼓励盟国为技术、网络安全和人权制定联合标准。作者还建议,美国应与盟国建立以具体问题为中心的联盟,例如防止经济胁迫和知识产权盗窃。与此同时,布莱克威尔和方丹呼吁加强美中双边外交,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与北京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最后,作者建议华盛顿“支持民主和自由主义的力量”,在全球的压力下捍卫民主制度,并在尚不存在民主制度的地区培养民主制度。
其中许多建议有助于控制中国的崛起,但这还不够。例如,美国不仅需要制造更多的军事装备,还需要更智能地生产什么。它需要能够帮助维持空中优势、开展拦截行动、防御空中和导弹威胁以及摧毁深埋在地下的硬目标的武器。中国应储备远程反舰导弹、精确打击导弹、增程空对地导弹和155毫米炮弹。美国海军必须建造更多的核动力攻击潜艇,这些潜艇可以通过摧毁敌方水面舰队来阻止对手使用海洋,而更多的轰炸机可以摧毁防空系统,打击敌军并破坏补给线。相比之下,中国应该减少对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投资,因为中国拥有可以摧毁水面舰艇的庞大武器库。
但布莱克威尔和方丹的一些建议似乎不可行。正如作者所建议的那样,如果欧洲加入美国的中国战略,那就太好了。但它们没有暗示华盛顿如何说服其欧洲盟友将战略问题置于经济问题之上——尤其是在这些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像这样的想法在美国的待办事项清单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这是有原因的。作者的建议有时也相互矛盾。例如,支持自由主义的目标可能与追求基于问题的联盟的需要背道而驰,而这种联盟往往需要与专制国家合作。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占全球GDP增长的31%。
美国不能仅仅通过做更多同样的事情来与中国竞争。华盛顿需要新的想法和战略,它可以从重新考虑其联盟开始。例如,美国可能不仅对军事袭击而且对经济袭击进行集体反应。在与令人厌恶的威权主义者统治的国家打交道时,美国应该加倍加强外交努力,而不是脱离接触。华盛顿还应该在发展中国家投入更多资金,并减少对这种支持的政治条件。它应该通过提供经济诱惑和安全保障来讨好中国的邻国——特别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以换取建立基地、进入海上航线和飞越其领土的权利。
对美国来说,在南中国海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也是谨慎的做法,中国在南中国海建造和扩大了人工岛屿,以加强其领土主张。 当中国威胁盟国的渔业和石油勘探船只的行动时,美国海军应该为盟国的渔船和石油勘探船提供护航,并应向越南等非盟国东南亚国家提供类似的支持,以换取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的更大支持。如果中国在该地区的侵略升级,美国应该发出信号,表示将重新考虑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争议领土问题上的中立立场。华盛顿还必须努力在东南亚声索国之间就这些岛屿的主权达成共识。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和越南在海洋边界和自然资源问题上争吵不休,而中国则利用了他们的分歧。让盟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使华盛顿能够激发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北京的侵略和扩张主义。如果北京继续违反海事法,美国及其东南亚伙伴可能会威胁要把中国驱逐出国际组织,并实施制裁或出口限制。
美国浪费了大量时间,但应对中国的崛起还为时不晚。
Blackwill和Fontaine通过识别未来的陷阱并提出纠正措施来提供服务。但是,优先考虑亚洲只是管理中美之间竞争的第一步。下一阶段需要全国动员起来。时钟在滴答作响。
奥丽安娜·斯凯拉·马斯特罗(ORIANA SKYLAR MASTRO)是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心研究员,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非常驻学者,著有《新贵:中国如何成为大国》(Upstart: How China Become a Great Power)一书。
http://www.sky.yn.gov.cn/UpLoadFiles/File/2024-01-18/3OG6JB7J4D7_从个体、集团和国家层面看印度教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pdf
我也给你补上一篇论文,去年年底的,现在的博士读资料多,文章不像过去那样了…
讲的是“印度教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我觉得从文化角度看,可能老美在印度身上,有些想当然…
多谢多谢,最近正听黄奇帆的书
老先生真的清楚,具体问题分析的特别落地,我十分钦佩…
十几年前去欧洲旅游,为了好好看看博物馆和教堂的壁画,着实入门了一番油画欣赏,后来就放下了,最近受你的影响又捡回来看了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认知的变化,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拿十九世纪的绘画演变来说,其实就是欧洲艺术家逐渐解放思想的一个历程和缩影。
首先是“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是曾经的雅各宾党人,后来拿破仑的御用画师,雅克.路易.大卫
《贺拉斯三兄弟的盟誓》构图结构稳定,色彩庄重,取材于著名悲剧《贺拉斯》;
《拿破仑加冕仪式》,这两张原作都在卢浮宫;
接下来是浪漫主义登场,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是深沉的思考,海洋、船只、沉思的孤独者、废墟和空无的气氛…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海边的僧侣》刻意压低的视线,没有任何情节的浩瀚,以及陷入冥思的僧侣…我看了是有莫名的压抑和恐惧的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浪漫主义神作
再接下来是欧洲稳定发展的时代,绘画上出现两个唯美的派系,一个是极其讲究基本功的学院派,一个是脱离学院派的拉斐尔前派;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学院派,《克利欧佩特拉用死囚尝毒》
让.莱昂.热罗姆,据说启发了雷德利.斯科特拍摄《角斗士》灵感的名作《拇指向下》,学院派;
还是热罗姆的《皮格马利翁和加拉忒亚》,在纽约大都会,我非常喜欢💕
拉斐尔前派很像你的AI作品,给你贴几张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的作品,非常漂亮
《尤利西斯与塞壬》,取材《奥德赛》,很多大画家画过这个题目,我觉得这个画的最精彩;
《潘多拉》,同样是很多人画过,但这张真是漂亮
《夏洛特少女》这是沃特豪斯的“专属品牌”,灵感来自与一首有名的叙事诗,唯美的爱情故事,需要配上这样唯美的画作,你可以查一查
再附上一幅我最喜欢的《lady Godiva》,没错那个巧克力品牌就是追寻这位历史上伟大女性的故事
再接下来,欧洲就出现了爱德华.马奈和莫奈,印象派突破传统,在光学开始出现的时代,追寻光影结合的瞬间,再也不受色彩固定的束缚
伟大的《日出.印象》
现在绘画已经有了新出路,我画我的主观感受,你要懂我的画,要先懂我的笔触和激情
梵高的《麦田里的乌鸦》
塞尚的《玩牌的男子》
塞尚的绘画观引出了二十世纪的立体主义,那我就彻底看不懂了,我觉得毕加索的风格最适合用AI来创造
没跟你告别,用这个帖子吧…
告什么别的?
把您的第1句话再送给您: 这两年着实入门了一番网上键政,后来就放下了,以后又有契机影响捡回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认知的变化,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学问各有不同, 但性情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狂妄,有的人傲慢, 但都挡不住时光的砺石.
小机灵前阶段也走了,给我留了一个Email,我一直没有联系他, 但不妨碍时不时的能想到这小丫头; 阿嘉也有一阵子没来了, 虽然平时观点也不尽一致,但都算是认真聊天的人,也会想念.
我的ai画水准已经非常高的提升了(在某些平台已经可以认为国内第1人),不过我本身就以兴趣为主, 别人的提醒最多只是鼓励, 我准备再坚持一年:
另老哥学识精研, 非常难得了,是否值得学习先放一边,但。能力实在是有点佩服
8月初了,今年种豆子吗?
望一家安好
AI不知能不能完成中国画大写意的风格?
给你出个难题…
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现在日本收藏
https://weibo.com/2369505152/4726642537137660
这个更厉害,《泽畔行吟图》,在大都会,我非常崇拜他的人生感觉,很潇洒…
今年后半段有别的事情,不种地了😂
有空回来看一眼。
也犯不着跟谁辩论。
您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正好也是前几周,我花了点心思专门研究了一下,展开的话要写不少.
这个早晨我在鹰潭的街头,这个城市已经没有过去的喧嚣了,人少安静,下着小雨,街上没有行人,绿色葱葱,正好可以研讨一下大写意:
1.我在别处说过, Ai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支笔,理论上可以做出任何图形表达.人类中国ai进行绘画或者摄影创作的整个过程,与我们传统的创作逻辑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在一些某些细节上有很大不同(比如在一般情况下缺少了手绘过程). 一幅良好的ai作品,创意构思要花非常大的功夫,也同时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底蕴与偏好.传说中的功底之一.
2.大写意是中国绘画的巅峰,相对于别的中国绘画,精品少之又少.一方面能画大写意的人底子都不浅,必定经过许多的历练才能成就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几尺纸帛潦草几笔成画,对于贪图繁华盛景的人们总有些“廉价”.当代可能也有这样的高手,但作品是需要沉淀,若干年后被金子一样挖掘出来,才能熠熠生辉.
西方的传统绘画也是从写实开始,然而从上个世纪起, 画家们也更多的把自己的意念融进了作品中,慢慢的出现了各种新的流派,从印象到抽象,从莫奈,毕加索到科罗斯
中西方绘画这条由写实到写意之路是殊途同归,虽然在用色用墨的特点上有所不同.
3.我在用ai进行大写意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当的困难,这次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如何把中国的大写意翻译成ai能懂的关键词.也看了一些艺术类的论文,直到有一篇关于老外神经美学的文章,那我豁然开朗,找到了那个关键词,说来也挺逗的,这个关键词其实我经常在用: 极简. 其实我过去经常“画”一些极简的风景摄影或插画,因为我挺好这一口的.
当我把“大写意”和“极简”两个词放在一起时,越看这两个词越觉得他们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4.悟出了这些后,后面的就是用技术环节的摸索了,在这个环节里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 Ai平台对中国绘画数据的不完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midjourney 对于中国水墨的数据更多的是采集日韩的数据,因此在山水和人物上有深深的日韩风格,比如以下这个中国街景的图:
您细看人物, 是不是或多或少隐隐约约都是穿着和服 ?
总之这条路是可以走的, 以下是刚生成的一组, 纯属汇报进展, (写明的是中国水墨,却带着大和文化)
老人家尤其面部画得极好,有感情、有深度。
中间那只鸟的眼神凶狠。
看你沉浸在喜爱的事物之中,哪怕是暂时的,那也是幸福人生的活水源头,真是替你高兴☺️。
我虽然喜爱艺术欣赏,却远远不是内行,读你的文章一时兴起,也要附和几句。
极简主义是西方近现代以来随着人性解放而诞生的风格,你和马姐说的亨利.马蒂斯和毕加索其实都可以算是起点,走进纽约当代MoMa艺术馆(陈列着马蒂斯和毕加索的名作)和北京当代MoMa楼盘一样,都能感受到极简主义的风格特征。我自己在工作中也能感受到极简主义对现代审美的影响,
工业装饰设计里最近几十年都在强调“低调的奢华”,低调就是“极简主义”,奢华则是材料和工艺水平的极高要求,从而达成凸显“客户沉稳、厚重、深邃的审美情趣”,这句话简直就是“含蓄的马屁”,没有一个客户听了不在心里乐开花的。
当它—极简主义—成为一种流行风尚,我个人觉得其实就不再符合大写意的描述,因为AI基于formal logic的素材积累,就会把极简呈现出我们熟悉的现代时尚画风。
而大写意的传神之处在于:得意忘形。(百分之一百的褒义)
好像那张川端康成因未能收藏,而引为遗憾的《李白行吟图》,寥寥几笔,从头至脚,一个酒后微醺、“得意忘形”的人物,结合他给我们留下的诗句,一起跃然纸上。那张《泽畔行吟图》,同样惜墨如金,却和苏东坡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起走到我们心里来…
我自己觉得,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西化,已经使我们中国人短暂告别了“大写意”可以再现的时代。“穷困却意气风发的风骨”百年来没有过,因此也就只能有西式的“极简”而无宋代的“大写意”了。
不过,今天每个人都可以作画和欣赏艺术,却又是时代的幸事之一,它(绘画以及摄影)可以教我去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全神贯注的去关注。总能看到场景打动我,这让我觉得生活实在太有意思了🤔…
附上一段苏轼的《定风波》,你说我们怎么能在画中再现这样的意境呢?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由远拉至近景,像用了超级长焦头),笑中尤带岭梅香(地点和梅花指朋友和爱姬二人的傲骨),试问岭南应不好(又是长焦快速拉伸远近切换),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大写意的人生写照与词作)
好的,谢谢马姐🙏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如果AI凭的是大数据,而中国水墨目前的数据多是日韩,你自己纵画“万千”,仍是本人的“落花”。不够呀。
是不是得寻找别的“资源”?比如同仁,虽说美术界懂AI的少。海外开源(年轻人可能懂AI,但恐怕my
没有其他文化的底蕴。接上
非常好的话题甚至会延伸到很多方面,不仅仅是艺术,甚至包括意识形态与政治, 但今天我们还是在艺术层面。
我还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感受是相通的, 只是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而作者作品产生的时间交错,是我们在某个时间段里认为西方写实,东方写意, 放到一个更大的时间维度里,差别并不大.
宋徽宗的《瑞鹤图》
梵高的《杏花》
除了色调非常相近外, 事实上都具有强大的写意风格
之后我把他们做了某种程度的整合:
好像上一贴我说过看了一篇文章,让我在系统认知上对极简和写意有了联系, 这次吧文档链接发给您:https://petapixel.com/2018/10/11/neuroaesthetics-where-science-meets-the-art-of-photography
供您参考,本文从神经生理角度去探讨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里面当然涉及了写意、抽象、极简, 还有大脑的奖励机制.
这篇文章对我另外的一个大作用是, 遇到艺术品时能从神经刺激这个角度去寻找艺术品的价值, 比如最近火的悟空游戏,我是不太玩游戏,但听到那个游戏里无头怪弹着三弦,一口纯正的陕西说书曲调, 一下子就炸裂了, 我知道我的前额叶被调动了内啡肽被挤出来了 , 晚上必须油泼面就蒜
再扩展到一些大的层面, 情绪 。像你我这样的人, 看的东西不少,也经常总结提炼成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但我们会很容易被困于在一顿疯狂输出后,前额叶(中国人说的心)对我们自己的惩罚情绪。
安心之人无故乡,随遇而安
不过太难了,总有一些事情,会让我们无法心安,只能时时提醒,保持距离,小心追尾😆
秋天又快了, 期待万山红遍,祝您的事顺利